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补齐人才短板推动乡村振兴 |
第619期 作者:□文/刘 洋 时间:2019/10/16 11:02:39 浏览:244次 |
[提要] 乡村振兴与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但是,年龄结构不均衡、了解农村工作人才较少、农村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都存在于乡村人才队伍中。因此,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6月3日
当“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次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并被党章写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到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点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全面繁荣发展,将会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及工作。但是实现乡村振兴,既不是简单的建立图书室,也不是盲目的挖山填河,而是需要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工作队伍来推动。归根结底,只有人才流动,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动力。所以,推动乡村振兴,补齐人才这段短板是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实现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乡村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总量、结构和培养等都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想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乡村的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城乡发展、巩固乡村发展的基本条件。乡村人才是实现乡村农业科技化、增长快速化和生产经营多样化的中坚力量,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和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是农民幸福、乡村和谐和城乡协调不可替代的力量。
(三)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尽快改变农民整体素质的现实需求。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技术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不够等已经成为了影响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为乡村发展提供活力,以乡村人才带动农民共同发展,提高乡村整体素质,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农村是否有人气,是否能留住人才,是农村振兴的一个显著体现。当前,要想建设人才队伍,推动乡村振兴,我们面临着很多艰难险阻。
(一)缺少人力资本,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中青年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有才、有钱、有能力的群体流失严重,在乡村居住的大多是“61、38、99群体”,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大大减少,在接受新技术,开阔新视野方面无法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个人才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状态,这也影响了乡村振兴的部分政策的落实和向前推进的速度;另一方面目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出现在了我国乡村人才队伍当中。一是总量不足,现在乡村发展的需要已经不再是现在仅有的乡村人才队伍能满足的;二是不均匀的行业分布,以往传统的生产类人才占比大,而技术类的人才比重小;三是地区分布的不均衡,中部和西部的地区乡村人才较少;四是较低的文化素质,很少有高学历、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愿意扎根在乡村。
(二)农村条件艰苦,留住人才难度增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以往将各类人才留在乡村的“追求精神世界、享受奉献”的信念已经慢慢消失。一些稍有成就的农村人都选择进城生活和就业,加上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水平和就业情况都较城市来说普遍偏差,进城农民长期在外生活,使得乡情逐渐减少,想要留住人才的难度也逐步增加。另外,我们虽利用一些方式引进了专业技术人才,也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留不住”。
(三)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实力薄弱。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很多人才的流失就是因为人才机制的不完备。比如有些地方进行机构改革后,编制缺少,使得很多优秀人才渐渐流失,从而导致人才队伍力量薄弱;还有些地方,因为缺少经费,对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使得人才在后续工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视野不开阔;一些地方,虽然对于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措施,但是未考虑到人才的专业性、理解性与接受性,盲目的进行培训,使得人才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且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强。
三、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主观不重视。一是不全面的了解乡村人才的价值,导致地方政府和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引进人才抱有很高希望,而对于本土农民视而不见,看低他们的学历和技术,没有把农村人才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二是有些本土人才思想保守,抱着求稳的心态,对自身能力的提升需求不高,导致自身素质不高,眼界并不开阔。在乡村,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人才资源的必要性,没有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使得乡村人才外流严重,后劲严重不足。
(二)服务不到位。我国农村现在的公共服务功能并不健全,农村产业发展环境不佳,营商环境不优,交通、社会服务、文化娱乐、就学就医等建设滞后,很难满足农村人才的就业和生活需求,并且对于乡村人才亲属的生活和教育与城市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各类人才在乡村工作中普遍存在后顾之忧。
(三)经费不充足。一方面因为乡村的物质条件相对较弱,乡村人才的分配制度以及奖励制度改革力度都不大,针对乡村人才的奖励也很少,使得有些人才的积极性并不高;另一方面受经费限制,培养乡村队伍力度不够,有些农村对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培训都比较少,且不能完全适应农村人才的接受程度,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广泛性和多样性,也与发展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衔接不够,从而使很多人才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少,获得的知识不够。
四、补齐人才短板,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
当我们建立了一个了解农业、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时,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的问题。因为做到懂农业,就能对农业有认同感,并能尽心尽力发展农业;通过热爱农村,他们就拥有对乡村的归属感,并扎根于农村;通过爱农民,他们可以与农村有一种亲密感,能够为农民带来幸福。具体来说,做好农村的人才工作,一靠“引”,二靠“留”,三靠“用”。
(一)“引进”新人才,为乡村工作注入新鲜力量。鼓励各类人才投身于农村的建设,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并支持各方面的人才到乡村工作。一方面要营造一种吸引人才回归农村的强烈氛围,不仅要将乡愁作为一种环境,还要保留甚至扩大现有的政策,以情感打动人,更要用工作吸引人,用事业的发展成就人;另一方面引导鼓励更多优秀的人才和高校毕业大学生到乡村去工作,为他们做好政策保障。习近平曾经说过,我们大家都能够有机会拥有出彩的人生、实现梦想和共同成长进步。所以,我们要鼓励青年人勇于下基层,乐于下基层,善于下基层,在工作中挥洒汗水、奋斗青春、实现价值,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保障,打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枪。
(二)“留住”人才与乡贤,为乡村工作持续发力。“留”就是要把招录的人才留下来、把本土的农民留下来。一方面人才之所以被引进来,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农村条件艰苦,事务繁琐,那优惠的政策、施展的空间等就成了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要想留住这类“引进来”的人才,一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让他们从心底里了解到在国家的发展中,人才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使他们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二是加强政策倾斜,建立奖惩机制,让大家都能积极主动的去工作,并让大家在做事情中得到相应的回报,更好的影响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人才走向乡村,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扎根乡村,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村工作、支持建设人才队伍良好氛围,让人才在有依靠感、有获得感的气氛中逐渐成长,为乡村振兴工作长久发力。三是提高乡村公共的服务,因为各类人才不仅需要事业,也需要生活。绿水青山、生态宜居,一直以来是所有人向往的生活。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均衡配置好公共资源、改善好居住环境、解决好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使人才在其他方面无后顾之忧,专心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另一方面农民是最懂乡村的人,是最希望乡村振兴发展的人。充分调动农民的乡土情怀,开拓新的事业平台,增加农民发展机会和农民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本土农民对外交流、研修培训等,拓宽本土农民的视野,让本土农民心甘情愿的“留下来”,汇集每个人的力量一同推动乡村发展,打好建设乡村人才队伍的持久战。
(三)“用好”人才与乡贤,为农村工作选好“领头人”。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重点培养和用好各领域突出人才,通过他们来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搞好农村建设,特别是发展特色农业,更需要有领头人,没有合适的领头人不可能实现特色农业发的目标。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因材施教促其发展。将外出的有才能的人、城镇里的人才“引进来”,不但需要依靠各种政策措施,而且还要通过培养各种培训教育,让他们“留下来”“干得好”,在振兴路上阔步前进。一方面整合职业学校等各类培训资源,比如现在正在推行的“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对象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等,为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愿意扎根在基层、有技术的人才队伍,以他们带动乡村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要重点做好“选准对象、分类施策”,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使各类人才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亮。并且,确保人才培训授人以渔,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培养人才队伍的创造力,探索创新规模经营等多种方式,激发农村资源潜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带头人,将心系农村、敢于担当的能人贤士选举成为村“两委”干部,培养战斗力强、团结一心的“两委”班子,使大家生活在风清气正、公正和谐的政治氛围中,为推动乡村振兴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结合“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三个步骤,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第一,乡村人才及干部做到“懂农业”,成为农业方面的专家能手,才能从根源处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做到传播、践行、推广农业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走好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步。第二,只有拥有热爱农村的团队,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目前乡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阻碍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更加延缓了乡村振兴的实现,而想要清除这些绊脚石,就要靠这支“爱农村”的人才队伍,真正从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表现出对乡村的热爱,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献计谋划。第三,如果我们要彻底解决农民问题,就需要一支“爱农民”的队伍来带领农民。三农问题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农民的问题,只有彻底的解决了,我们才能真的实现乡村振兴,创建一支热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从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加为农民服务的情感。创建 “三农”工作队伍,做到了解农业、热爱农业、热爱农民,更好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仲红岩.在外乡贤“叶落归根”路径研究[J].唯实,2017(11).
[2]汪发元,孙雪莹,黎璟萍,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12.
[3]章越松.乡村治理视域下乡贤的含义、样态与定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37(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