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管理/制度 |
| 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能动机制构建与实践 |
| 第620期 作者:□文/欧阳慧1 欧阳愍2 时间:2019/11/1 11:31:17 浏览:314次 |
[提要] 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从制度层面激发企业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政府领导、推动和保障作用,构建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的能动机制。
关键词:职业院校集团化;构建;能动机制
基金来源: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能动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C16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7月17日
一、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6月23日,经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行业部门批准、同意正式成立的职业教育集团已达30家,成员单位含中职学校、高职学院、本科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等2,458家,涉及在校生人数近259万人,办学涵盖主要行业涉及制造、轨道交通运输、财经、电子信息、土建、艺术设计传媒、文化教育等有关区域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与湖南省九大千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匹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成果显著。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和企业双主体共同合作育人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如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株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成立了“湖南湘化化工医药产品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与科林威尔环保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纳米碳酸钙研发与实训一体化装置”的项目,举办集团职业技能竞赛,与企业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科研攻关,研制开发新产品。2013~2014年完成校企合作项目30余项、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水库移民培训、农民工培训等多项培训1,993人次,创收达240余万元。并与巴陵石化、长岭炼油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训师生员工积极参加全国石化系统的各类技能比武活动。
(二)资源共享,服务经济发展成绩突显。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如湖南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李德毅院士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作站”、“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所”、“新能源汽车基地”等“一站两所五基地”八个技术创新平台,2018年立项智造类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课题)21项,获得制造类专利数47个,与制造类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27项。自主研制了具备无人驾驶循迹导航、无人驾驶自动避障、手机约车等“黑科技”功能的旅游观光车,2018年11月亮相广东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中国教育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向150个单位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共涉及72所学校含18所理事长单位,70家企业和8个行业协会),对10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从调查结果来看,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与运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职教集团各主体参与动力不足
1、学校方面:如表1所示,高职院校对职教集团全面了解的不足30%,超过50%对职教集团的认识一般化,往往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分析或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来源理解较为片面,仅限于毕业生需求和技术开发需求等人力资源层面的利益结合“点”分析,从而使企业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弱化。
2、企业方面:如表1所示,企业愿意接受集团成员院校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的比例较高,对专业及课程建设以及企业专家参与教师与授课并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比例较低,均不到25%,企业设备和资源能够为教学所用比例更低,仅占10%。职教集团为企业服务能力较弱,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教师能深度参与企业管理和生产制造等深度合作均不足30%。根据以上数据可知,企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
3、政府方面:如表1所示,认为政府机构协调作用和政府在推动项目开发、监督和评估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占比均超过50%,说明政府对湖南省职教集团的发展促进作用明显。但是目前湖南省职教集团其成员大都隶属不同主管部门,限于管理权限和职能权限,很难获得政府、各行业部门的投入支持。
(二)职教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目前,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形式上多以某个院校牵头,联合相关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自愿组成的产教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这种联合体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组员间融合度、人才培养方式及内容和教师队伍合作培养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三、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能动机制构建与实践
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能动性是指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因此,能动机制可以界定为系统各要素通过有机结合,形成能自我主动完善和发展的联动关系。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能动机制是指职业院校集团参与主体通过相互作用建立一套自身完善的工作体系,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实施制度。本文拟从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两个关键主体即学校和企业行业以及政府两方面构建能动机制。
(一)激发企业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主动性。职业教育集团中存在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两个关键主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就是要重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合作平台,加强各方联动,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达到既培育人才,又服务企业经济发展的双赢目的。
目前,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存在的“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企业行业参在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中缺乏能动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企业行业参与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的能动机制:
1、改革职教集团产权制度,建设利益共享机制。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产权制度主要有职业教育联合体、事业集团、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股份制职教集团等模式。湖南省主要模式为职业教育联合体,管理较为松散,企业行业参与能动性不够。建议大力发展股份制职教集团。通过产权改革,加深集团成员的合作,促进协同发展。
2、完善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提升内部聚集能力。职业教育集团应改革集团内部的工作和协调机制和日常工作机制,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即联席会、理事会或董事会等;健全相应工作章程、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完善投入、决策、执行、考核和监督等制度。
3、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完善考核评估和反馈体系。湖南现有职教集团基本上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其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是以满足学校教学需求设立的,没有将对区域经济的接合度、贡献率等纳入绩效考核评价范畴。考核评价权也归属教育主管部门,存在教育主管部门既当教练又当运动员的现象,这种管理方式无法全面、准确地对集团办学绩效进行评价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制度、评估和反馈体系,将集团化办学情况纳入职业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向社会公布年度发展报告。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全面提升职业教育集团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综合服务能力。
(二)充分发挥政府领导、推动和保障作用
1、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领导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充分认识集团化办学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制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规划,加强对集团化办学的战略规划和协调监管;制定相应政策优先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体制机制改革、招生招工一体化、培养模式创新等探索实践;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落实好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配套政策,提高集团内企业成员单位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2、加大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投入。多渠道加大投入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真实训系统;信息共享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中心等。加快集团内涵发展,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1.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长沙市中等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子豪.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3.
[2]龙麒任.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现状的分析——基于湖南省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5.
[3]李忠良,田征,唐晓惠,卢璩.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9.
[4]于勇,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