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第528期 作者:□文/王宏安 时间:2016/1/1 16:13:25 浏览:987次

[提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迅猛加速进行。最新版巴塞尔协议是全球唯一作为衡量金融各种标准的框架文件,它意味着未来新的全球金融监管标准慢慢步入正轨。这对发达经济体的美国、欧盟有巨大意义,此外对我国银行业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巴塞尔协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118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文化环境是指银行员工在处理事务的方法原则的体现;制度环境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办下去对银行各方面采取的制度补救。内部控制环境就是由这两方面构成。第一,银行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一个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十分重要,不仅仅是企业处理事情的规则依据,好的文化对于员工与管理者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对领导者没有做到约束,而是什么事情由行长一人说了算,没有办法做到集体参与,让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知识少之又少;第二,职位安排不到位,缺乏条理的管理。银行的机构设置不够科学,都是由总行规定怎么设立、如何设立,不考虑分支行的现状,盲目地决定这些制度。

(二)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中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测控风险的方法不先进,虽然银行工作人员不少,但是真正懂得风险评估方法的又有几个呢?就是因为没有可用的人才,才会让风险在各个部门逗留。也是因为我国早期计划经济的施行,只一味地大力发展经济,我们要富起来,而不知道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会有各种风险的产生。总的来说,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不够,没有切合世界经济的发展势头,没有学到西方在管理风险方面先进的文化。

(三)信息与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银行内部的信息传递不光是速度问题,安全可靠也成为了一个重大隐患。第一,信息在传达时有许多的不安全。在商业银行信息传递步骤中,银行职员多数对计算机的操作运用缺少系统的学习,只是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收付款业务,再多深的运用就不会了,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信息传达时外漏而工作人员却不知道;第二,信息的传输不顺畅。商业银行对有关自己的信息的收集、传达和分析方法过于陈旧,不能及时收取、上报需要的信息,管理层做出决策的难度加大;银行内部员工对可用信息进行窜改,将不真实的信息传达,管理层的目的无法实现;银行内部缺少对政策的宣传,员工不了解自己在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对信息的共享缺乏有用的渠道,可能由于技术的不完善无法实现信息很快地共享给需要的人。

(四)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层对银行内部控制相关常识、理论研究潜、投入少,大多数都是泛泛而谈,认为只要了解皮毛就好,不会有太大太多的问题存在,等到真正要对银行实施内部控制却无法了如指掌。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缺乏有机地结合,任何企业都有风险与收益并存的状况,银行不例外,当银行碰到风险就应将风险与相关业务融合,只有两方面考虑才会取得双赢,我们知道出现风险是必然的,重要的是要明白利用风险的存在,做好与相关业务配合,想办法将风险转为收益,既添加了企业的业务量又获取了收益。

(五)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欧美国家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做得比国内企业要好。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速度进步实在是不小,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模式、对外的风险意识、运作方法都有不小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在内部控制的管理模式、对风险的意识和人员素质方面还是有差异的,分别是:第一,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商业银行安排内部审计时,银行的员工主张“不得罪,不理会”的态度去面对审计人员,另外就是审计人员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也得不到实质性施行,只是口头应付审计人员,过后不去执行;第二,岗位的安排不明确。银行的管理层应对内部审计给予充足的权力,让内部审计在职能上对董事会负责,在行政上对管理层负责的同时,要明确内部审计人员与银行员工的工作,要做到各司其职,将能量发挥到最大;第三,审计知识不到位。企业内部的审计也跟随世界经济的前进而发展,无论哪个企业都需要内部审计的,少了审计监督就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策

(一)强化资本约束经营理念,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来看,三大支柱当中占据首要位置的是资本问题,委员会成员依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对巴塞尔协议进行了最新的改版,提出了最低资本的要求。一个企业想要获取更多好处就必须从企业资本角度着手,这样才能更有力度地把握企业的控制力,才会有在企业内部的话语权。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规定,首先应建立有用的资本约束机制,说明不是员工人人都可以对资本的运用指手画脚,更不是人人都可以掌控资本。

(二)全面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包含丰富的企业文化、规范的规章制度、全面的治理结构和超前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没有哪个企业不担心自己企业的风险的。在社会中生存经营的企业,要开拓自己的视野,不能始终停留在旧知识层面,管理层要组织一部分员工定期参加风险管理的培训课程,让员工进一步了解世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极的做法,将这些先进的思想带回企业,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为企业带来有价值的利益。各部门针对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方法做出详细规定,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统筹全局的新型风险管理体系,使银行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体系既相互独立又协调配合。

(三)监管当局加强监督检查。当前,我国已有多部监管的法律规定,但实际工作中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不仅是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新资本协议规定,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分别从监管层的监督、资本市场的约束、企业内部的管理、银行的行业自律四个方面着手。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促使我国也跟上了世界的末班车。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银行业不得不采取开放策略,针对银行业的巴塞尔协议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出台了最新版,根据新版巴塞尔协议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带进我国金融圈,不只是想发展好我国的经济,更是想充实我国在这方面的思维。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要有监督机构的设置,这个机构不仅仅是看管钱财,更是监督各部门的工作是否各司其职,是否有越权行为,是否搪塞领导层。只有监督管理的执行,员工才会中规中矩,负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偷工减料,不干涉别人的工作,这样企业在监督的执行下更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蔓卿.金融危机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俞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分析[J.现代营销,2010.4.3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086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