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韩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及启示
第622期 作者:□文/马晓东 时间:2019/12/1 15:28:40 浏览:332次
[提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世纪,韩国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缔造了世界范围内广为称道的“汉江奇迹”。在这期间,韩国职业教育作出突出贡献,其专门大学在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才的同时,也构建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明确耦合关系。本文首先以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开题,解读专门大学在韩国职业教育中的定位与作用,然后重点实证解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探讨为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门大学;经济发展;耦合关系;作用;实证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17日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一)理论基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存在互动关系的,这主要源于二者之间的内在需要,所以从内在相关性来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互动是需要人力资本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支撑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例,它被视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内生力量,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经济学家Paul M.Romer在《内生技术变革》(1990)一文中所阐述“人力资本的存量决定了经济增长率。”由此衍生出了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那就是内生技术的进步应当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内生技术本身就应该包括了知识与技术教育,通过教育激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进而促进经济形成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在现代社会领域,人才是最宝贵财富,高技能人才引领了社会经济发展潮流,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共识。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更注重实用性技能运用,是职业发展所必要的,因此这种技能教育与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直接关联,所以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提高国家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1999年,我国首次召开全国高职高专教学会议并指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要求,全面培养发展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说,人力资本理论已经成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共生、耦合发展的关键理论基础。
(二)现实依据。在二战以后,职业教育迎来了全球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各国纷纷建立职业院校,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职业教育发展也成为了发达国家与其他类型国家的重要分水岭,因为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的确从职业教育中获益匪浅,他们培养了能够改变国家经济走向的专业人才,使得国家经济能够在战争后得以快速回复,像日本、韩国就是职业教育改变国家发展命运的典范。在他们看来,只有职业教育与区域企业实现良好互动,做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能培养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全面体现职业教育为区域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所以职业教育发展应当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是具有社区服务功能的,像美国的社区学院就在战后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社区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从社区发展以点带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在日本、韩国,社区专门学校实施短期教育,它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可敏感应对地方劳动市场的所有需求,其中资格教育领域占据了较高比例(约70%以上),例如理发师、美容师、营养师、护士、保育士等等都是社区发展所必需的,像日本著名的资生堂专门学校就专门培养美容美发领域人才,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第一线发型师、美容师人才资源。总结来说,上世纪后半叶发生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大发展是值得所有国家学习反思的,他们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形成良好耦合关系树立了典范,提供了现实依据,这更值得开展职业教育较晚的我国学习。
二、韩国专门大学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与实证分析
(一)耦合关系论述。采用熵值法计算韩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度,明确耦合关系是有必要的,因为它能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客观、深入的了解韩国专门大学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与作用,知晓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细节。当然,运用耦合度分析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目前还相对少见,像我国基于耦合度分析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就能铺开这一问题,展开更多定性研究分析。
在计算耦合度之前,必须计算耦合系统中所存在的大量子系统序参量,将韩国专门大学职业教育系统与国家经济系统联系起来,分析它们的综合发展指数。采用熵值法的原因在于它能够客观赋权,相比起其他方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没有太大的随意性,可反映在某一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差异程度,所以采用熵值法计算韩国专门大学职业教育系统与其国家经济系统之间的综合发展指数,以下给出具体的计算流程:
第一,给出m个评价样本,对应n个评价指标?酌ij',可形成如下评价公式:
?酌ij=■
结合上述评价公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获得矩阵为:
R=(?酌ij)m×n
第二,对无量纲化处理想干评价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并得出以下计算公式为:
fij=■ (i=1,2,…,n;j=1,2,…,m)
最后,计算评价指标熵值,得到第i个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得出评价矩阵乘权重向量,获得综合评价值。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韩国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动态关系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其专门大学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结构与特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考虑指标选取方法,最终构建专门大学职业教育系统评价体系。当然,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韩国国家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层次性与系统性,并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是否可操作,可基于韩国户籍统计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来准确衡量韩国国家经济系统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
(三)实证分析。对韩国5个地区专门大学职业教育发展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结合上述所谈到的国家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构建专门大学职业教育发展指数体系。从整体上评价,韩国职业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其师资力量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也在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具体数据如表1。(表1)
结合表1从整体看,韩国国家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前五大城市的职业教育平均发展指数相对较高,特别是其专门大学职业教育系统与国家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形成了拥有良好的耦合度。从耦合度的基本变动趋势看,像首尔、釜山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增长阶段,不过增速缓慢,而仁川、春川、蔚山则耦合度上升趋势明显,但还依然无法超越韩国前两大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如果从横向角度分析,整体来说五大城市代表了韩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其耦合系统发展均衡,差异偏小,这说明韩国职业教育区域布局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保持在一个相互一致的水平线上的。
总结来说,首先当前韩国的专门大学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耦合度处于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缓慢向前发展的良好趋势,它很好满足了国家对高素质劳动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其次,韩国专门大学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耦合度还在稳步增长中,其招生规模、毕业人数增长较快,专门大学的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都有所改善;最后,韩国专门大学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度差异相对偏小,这说明韩国职业教育区域布局合理,专门大学数量充足,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照应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节奏基本保持一致。
三、韩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能够倾国家之力,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专门大学教育机构组织,它在促进产学合作、颁布系列法律、推出发展项目、给予大量资金支持、调整学校教育布局结构、优化专业设置、由企业激发专业技术革新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操作都是值得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所学习借鉴的。而从韩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我国也应该从中总结经验、提炼精华,结合本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展开分析,争取获得更多有价值启示。所以在本文看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结合韩国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总结归纳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一)充分发挥国家政府力量,全面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在韩国拥有专门的强制性法律,它要求企业与学校双方都要认识到产学合作的重要性与法律义务,在产学合作过程中保证专门大学职业教育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发展位置。为此,韩国提出《职业教育修正案》,结合职业教育发展与国家通商产业发展政策展开设想,通过法律强制与国家支持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再由职业教育带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我国也应学习这一点,实际上我国也已经在2010年发布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其中就指出职业院校应该与区域企业展开产学合作,通过这一合作指导职业院校明确自身教育发展的约束性、法律性内涵,进而有针对性的培养职业人才,形成规模、布局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格局,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所存在的区域部分不均匀、院校规模建设不到位等等状况。并能够将职业教育开展范围从大中城市扩大到小城市及农村乡镇地区,更好的实现全国职业教育均衡化发展。
(二)注重职业教育项目开发,给予大力资金支持。职业教育要注重抓项目,且政府及地方教育机构应该给予大力资金支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早在2006年就已经展开了示范校、骨干校、特色校、优质校等项目平台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我国仍希望继续学习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项目开发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与做法,像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与韩国企业就专门为专门大学建设了基金会,通过大量资金支持专门大学开展教育学术项目,通过资金支持也能获得来自于专门大学的技术人才输送回馈,形成双赢局面。这一点是值得我国学习的,要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产生以项目为契机的联动互动机制,如此才能促进区域内企业与职业院校发展,形成一箭双雕的利好发展局面。
(三)推动建设“双师型”师资结构,清晰化高职教育定位。“双师型”师资结构建设也是借鉴于海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在韩国,“双师型”师资结构已经构建且相当成熟,而我国依然在前期摸索阶段,因为目前在国内,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人才相当稀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因为高职院校还应当承担起培养职业教师的责任,建立专门的教师培养体系,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输送教师到企业中实习取经,培养他们良好的专业实操能力,积累专业业务经验,使得高职院校教师成为地方职业教育技术革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还必须清晰定位自身教育层次,充分调研市场,培养市场、企业需要的人才,例如可开设企业项目课程、增加社会企业需要的新兴专业,从教师到学生人才培养做到一步到位。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金今时,王运佳.通过NCS提高韩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8(4).
[2]宋臻.韩国:大学层次的职业教育[J].职业,2016(10).
[3]李洪修,李哨兵,胡净悦.韩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动力与发展保障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8).
[4]赵崇铁,郑义,洪流浩.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1).
[5]徐福圣,闫广芬.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主体关系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07270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