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内涵式发展研究
第627期 作者:□文/谭晶晶 时间:2020/2/16 13:19:35 浏览:152次
[提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在党中央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其围绕着农村、农业与农民等问题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其旨在通过经济、文化、生态、人才以及组织建设等五方面的内容,实现农村区域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农村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2月5日
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可以说,在传统小农经济以及农本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农业所得的经济收益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与农民问题也是党实现善治,坚守初心的关键。现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的步伐加快,作为国计民生的本质性的核心问题,将农村建设成为富饶之地,使农民钱包鼓起来,精神富起来的愿景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标。但是,由于农村区域的发展与规划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而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因此,政府以及相关的社会自组织应当紧紧跟随着党中央的核心战略规划与部署,将农村经济、生态建设以及精神文明风貌等具体事项落实到位,着力将“三农”问题贯彻落实于农村区域的建设规划的具体工作当中,最终实现内涵式的农村发展。
一、产业振兴:消除农村贫困
在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各地域的经济发展受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习俗观念、政策方针的落实效果以及发展机遇等多种复杂的、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阶梯化。即在我国的东部农村地区,由于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域条件的积极促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且经济发展质量较高。而中西部由于受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传统农本思想的桎梏而客观地造成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滞后,最终造成农村地域的贫困化趋势较为明显。
为了消除农村的贫困问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各地域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夯实产业的基础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在该战略部署中,政府深入贯彻生产力的发展思维,认为只有实现农村的产业振兴,才能为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经济基础与保障。为此,各区域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根据党中央所发布的相关乡村振兴意见与政策指导,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实况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经济。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将帮扶的政策温度更大限度地凝聚于农村发展共识之上,其严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线,坚持质量促进农业、绿色优化农业,加快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的研发力度,致力于做到科技兴农、助农。
二、文化振兴:提高农村文明
在农村区域的发展规划进程中,农村的社会文明建设一直是最难啃的一个骨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界思想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农村的民俗风情逐渐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变了味道,传统的乡土文化的生存土壤愈发的贫瘠。比如,不管是经济相对发达还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还存在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习俗,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农村原有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淳朴民风逐渐被淡化,在农村的大环境下形成了“钱包鼓了,人情味却淡了”现象。
另外,在现代化的农村建设事业的推进中,不仅仅看重的是农民的“钱包鼓”,更应该看重的是“脑袋富”。因而,让淳朴民风回归田园,是当前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与目标。基于此,农村基层组织以及相关的社会自组织应当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并健全与完善相关的娱乐基础设施,将“德治”充分地融合到基层治理体系当中去。再者,农村文化振兴与教育事业密切相关联,教育的质量与公平关乎农村村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因而,政府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应当注重教育对农村学生所带来的成长红利,在教育链条公平性问题的处理上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域的孩子提供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教育环境。最后,在“三下乡”精神的推广中,要更加理解与换位思考,最终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的文化水平与精神文明。
三、生态振兴:强化农村环境
在农村区域的发展规划中,农村生态环境一直是农村建设规划的一大难题。在各个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在日常的农业耕种的实践行为当中大量的使用化肥与农药,导致化肥在实际作用的发挥中效率较为低下且流失量高,导致农田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在黄土高原以及南方部分地区的丘陵地带等地域的农田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由于农户在日常耕种中大量地施用化肥导致剩余的化肥在分解、渗透与挥发等环节对周围水体及地下水产生有机污染,最终使得农村区域的大量水资源因富营养化而不具备可持续循环使用的能力。再次,在农村地区,农户在国家鼓励养殖业的政策支持下而进行违规地养殖生猪。由于养殖地址选择不善以及后期处理废物的技术不达标,农村区域的水质在长期的影响下开始变黑变臭以致农村的养殖生态圈造成严重地破坏。最后,我国大部分农村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农村生育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村的人口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与增加,造成农村生态资源的环境承载力超出极限的范围。
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必须将环境承载纳入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衡量标准内。具体来讲,农村区域的生态工作应当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首先,在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管理上,各区域的管理者应当将类似于河长制等片区管理的制度落实到个人,使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政策行之有效。其次,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工具与手段。村委会及相关自组织应当依托各聚居区的实际情况,将排污管道以及选址等因素进行科学与合理的规划,为其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除此之外,在农业的种植上科学运用生物技术,实现秸秆还田以及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及化肥在生态建设上也具有积极效用。最后,村委会在日常的治理中,可以通过宣传栏、报纸以及广播等传播途径对村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活与耕作观念,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最终在农村的发展区域内扎扎实实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农村的建设工作当中。
四、组织振兴:优化人才队伍
事靠人做,业靠人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上建设一支有序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组织是关键的一步。没有一个农村发展建设的领路人,也就无法使得各种惠农政策得到真正地贯彻落实。当前,在有些的农村地区,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散漫,倦怠心理滋生。并且在相关惠农政策的落实上,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且往往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出现许多不达标的“豆腐渣”工程。因而,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强化现阶段的人才支撑与干部的领路作用。
首先,农村党支部作为连接基层与上级指挥的强有力纽带,因而要推进组织振兴工作目标的达成,需要正确处理好基层党组织与上层领导之间的关系,并且村级党支部是否将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落实到乡村的组织与建设工作当中去。其次,实现村级的组织振兴,必须要夯实由万千党员组成的领导根基,使其成为坚定“乡村振兴”的先锋模范,着力将实现一流的乡村建设,缩短城乡之间差距的目标作为自己的行动指标。最后,在组织振兴的目标达成上,国家应当时刻将培育好人才的任务作为乡村振兴的“激活源泉”,不仅要吸引农村原有的人才回流,还需要通过政策补贴与激励吸引外部专业人才的流入,打破传统的人才单向度流动的局面,并且组织人员应当将“高素质”作为人才引进的目标,积极鼓励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下乡服务农户,并将先进的治理观念落实到具体的基层管理当中去。另外,需要明确一点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它关乎于国家农村扶贫工作的完成治理与速度,因而培育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成员的“工匠精神”也是当务之急。再者,在扩大农村的基础治理队伍的进程中,各管辖区的负责人应当通过各项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政策吸引拥有当地户口的高素质人才回归农村,留在农村,确保在农村的基层建设中拥有自治、法治以及德治等多方面配套的农村治理体系。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是中国现期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是中国14亿同胞共同的心愿,更是中国农村小康梦实现的乡土情结。因而,在建设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共中央、村级的基层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自组织应当理清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并在经济、文化、组织、人才以及生态等多维度实现农村发展的优雅转型,为农村区域的发展以及农民带去更多的新关怀、新视野以及新动力,从而注意政策的温度、人才的广度实现乡村人才的回流,更大限度地将传统的农村单向向城市流动的形势扭转过来,为农村区域的发展凝聚更多的发展共识与动力。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曹露.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策略研究[J].新西部,2019(30).
[2]高凌霄.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9(27).
[3]姚春玲,史俊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4).
[4]郭春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T市D乡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9.
[5]何静.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人民论坛,2019(11).
[6]高晓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2).
[7]赵梓名,罗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19(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65578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