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内蒙古盟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第627期 作者:□文/薛建春 吴 彤 时间:2020/2/16 13:20:33 浏览:150次
[提要] 本文对内蒙古12个盟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别的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全区建设用地为主要碳源区,净碳排放变化与建设用地碳排放变化一致;内蒙古碳排放强度整体回落,但仍未实现绝对的碳减排目标;各盟市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均占比过大,碳汇存量已无法抵消建设用地的排放量。并根据碳排放强度与GDP关系将内蒙古12个盟市分为能源消耗型城市、低碳转型迟缓城市、低碳转型初期城市等三大类。
关键词:碳排放;土地利用;内蒙古;12盟市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8MS07011);内蒙古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7NDB113)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2月16日
一、引言
土地、化石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据国际能源局(IEA)报告,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增加57%,近年来温室效应引发的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在探索碳排放源过程中,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焚烧化石矿物获取能量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人类在对土地利用改造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内蒙古地区碳排放的相关研究中,杨新吉勒图等运用清单算法核算了内蒙古地区碳排放量,巩芳从经济、产业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陶鹤争利用岭回归方法对内蒙古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杨存栋定量测算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李洁对内蒙古的农业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阿如旱分析了内蒙古多伦县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动态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发现,学者们较多对内蒙古碳排放的研究大多局限在省域或行业层面,没有对12个盟市的碳排放量进行系统地测算与分析。本文选取内蒙古12个盟市为研究对象,对内蒙古12个盟市2011~2017年七类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净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和分析,为内蒙古各盟市发展低碳城市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采用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对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其他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模型如下所示:
Ex=∑Ai=∑SiTi
式中,Ex为直接碳排放量,单位为t;A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为t;S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单位为hm2;Ti为第i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折算系数,单位为t/hm2。结合内蒙古各类土地利用特征,参考方精云、赖力等学者对各地类碳排放系数的研究,分别取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及其他用地的碳排放系数为0.372t/hm2·a、-0.398t/hm2·a、-0.487t/hm2·a、-0.191t/hm2·a、-0.410t/hm2·a、-0.005t/hm2·a。
2、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由于内蒙古12个盟市历年的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等各能源消耗量难以获取,故将各盟市消耗能源划分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类,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如下:
Ey=∑Cj=∑Pmj?兹j
式中,Ey为间接碳排放量,即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单位为t;Cj为第j类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为t;Pmj为第j类能源的实物消耗量,单位为t;?兹j为第j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选取美国能源信息署等机构确定的同类能源消耗碳排放系数的均值进行测算,得到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系数分别为0.7329t/t、0.5574t/t、0.4226t/t。
3、碳排放强度测算模型。碳排放强度是指增长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用来反映地区经济与碳排放量的相互关系。碳排放强度的测算模型如下:
Ij=■
式中,Ij为第j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强度,Ej为第j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GDP为各盟市对应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若经济上行时期,单位碳排放量随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而下降,则说明该研究区处于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土地利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和内蒙古土地调查规划院的2011~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并根据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进行分类。能源消耗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2018年的内蒙古各盟市统计年鉴。
三、结果分析
(一)内蒙古土地利用碳排放总体变化分析。2011~2017年内蒙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总体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内蒙古碳排放总量出现了先增长后平稳的波动趋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4年),内蒙古碳排放总量在这一阶段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增长约1.23倍;第二阶段(2015~2017年),该阶段内蒙古碳排放总量处于平稳波动阶段,增幅为5.70%。内蒙古地区的碳源有耕地和建设用地两类,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占总量的85%以上。从图1看出,2011~2017年内蒙古的碳源排放总量与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对控制碳排放总量具有重要作用。林地是主要的碳汇,2011~2017年内蒙古地区林地面积连年减少,与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连年增加趋势相比,林地等碳汇效应远不能抵消建设用地碳排放量,碳汇效应对碳源的平衡作用非常微弱。(图1)
(二)内蒙古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变化分析。2011~2017年内蒙古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整体下降了10.35%,处于下降趋势。截至2017年,内蒙古碳排放强度降至9,656.41吨/亿元。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实施促进经济社会转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降碳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何建坤等人研究结论,若要实现二氧化碳的绝对减排,其碳排放强度的下降速率要大于GDP的增长速率。2011~2017年内蒙古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42倍,增长速率为41.95%,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远远大于碳排放强度降速,说明内蒙古依旧迫切需要采取碳减排系列举措,寻找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
(三)各盟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强度变化分析。2011~2017年内蒙古12个盟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净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在内蒙古12个盟市中,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的净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各盟市平均净碳排放水平,其余盟市的净碳排放量均呈现平缓波动,其中赤峰市、呼伦贝尔市的净碳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自2011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的净碳排放量增加了66%,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占比达到95%以上,鄂尔多斯市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2014年起乌海市大力推进生态改造,地区碳排放量快速回落,实现了从“煤都”到“山水新城”的转变。2017年包头市建设用地碳排放量下降了25%,说明包头市政府发布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系列试行举措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产生了积极作用。呼和浩特市净碳排放量在2017年呈现增长趋势,缓解环境压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图2)
分析12盟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强度及国内生产总值,2011~2017年各盟市国内生产总值处于增长水平,碳排放强度呈现波动变化。根据各盟市碳排放强度与GDP变化关系,将内蒙古12个盟市划分为3类城市,即能源消耗型城市、低碳转型迟缓城市、低碳转型初期城市。能源消耗型城市指碳排放强度变化速率随地区GDP增长而增长的城市,低碳转型迟缓城市指碳排放强度变化速率对地区GDP增长变化不敏感的城市,低碳转型初期城市指碳排放强度变化速率随地区GDP增长变化而降低但尚未实现绝对的碳减排目标的城市,具体城市分类如图3、图4、图5所示。(图3、图4、图5)
能源消耗型城市(见图3)中,阿拉善盟碳排放强度年均超过20,000吨/亿元,地区GDP呈现年均-0.62%负增长趋势,反映出阿拉善盟能源依赖性过强,急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强有效的碳减排措施。根据图4得出,2011~2017年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的碳排放强度年均变化率为-0.30%、0.19%、0.99%、2.40%,GDP年均增长率为6.91%、6.11%、9.77%、6.48%,说明这些城市的减排降碳成果并不显著,需要寻求符合地区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由图5发现,各盟市碳排放强度随GDP增长下降,其中乌海市的碳排放强度降速是GDP增速的3.15倍,达到绝对的碳减排水平,但考虑到其土地净碳排放量基数较大,还应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四、结论
内蒙古七类土地利用方式中,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区,林地和草地是主要的碳汇区。2011~2017年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并且净碳排放量与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变化趋势总体一致。林地与草地作为主要的碳汇,其产生的碳汇效应已无法抵消建设用地的碳源输出。2011~2017年以来内蒙古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内蒙古地区已经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但是,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远远大于碳排放强度降速,说明内蒙古地区还没有实现绝对的碳减排目标,需要各盟市采取更切实有效的碳减排系列举措,寻找符合各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对内蒙古12个盟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与GDP的动态分析得出,建设用地是各盟市最主要的碳源,其中包头、乌海、鄂尔多斯市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盟市水平。根据碳排放强度与GDP变化关系将内蒙古12个盟市划分为能源消耗型城市、低碳转型迟缓城市、低碳转型初期城市三类城市,其中通辽市等能源消耗型城市急需采取强力有效的碳减排措施缓解碳排放强度的持续增长趋势,赤峰市等低碳转型迟缓城市应继续提倡落实碳减排计划,探寻符合城市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Quay P D,Tilbrook B,Wong C S.Oceanic uptake of fossil fuel CO2:Carbon-13 evidence[J].Science,1992.256(5053).
[2]高冠龙,张小由.内蒙古碳排放现状及森林碳汇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2).
[3]杨新吉勒图,刘多多.内蒙古碳排放核算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
[4]巩芳,王芳.基于LMDI分解模型的内蒙古碳排放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2).
[5]巩芳,陶鹤争.内蒙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10).
[6]杨存栋,王雪.内蒙古旅游业碳排放估算及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3).
[7]李洁,修长百,闫晔.内蒙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碳排放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4).
[8]阿如旱,牡丹,苏德苏日古格,阿斯那.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4).
[9]Cheng Y,Wang Z,Ye X,et al.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carbon intensity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4.24(4).
[10]车敏,阿如旱.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空间格局分析[J].草原与草业,2017.29(3).
[11]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6).
[12]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
[13]段晓男,王效科,逯非,欧阳志云.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J].生态学报,2008(2).
[14]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15]汪刚,冯霄.基于能量集成的CO2减排量的确定[J].化工进展,2006(12).
[16]何建坤,刘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66721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