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鄱阳湖流域企业排污第三方治理对策分析
第535期 作者:□文/王志强1,3 王海2 黄国勤1 许晓清3 时间:2016/4/16 15:33:35 浏览:924次

[提要] 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环境污染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是关键。本文首先介绍鄱阳湖流域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现状及地域结构特征;其次分析第三方治理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模式在鄱阳湖流域内的应用效果作探讨;最后为提高第三方治理模式在鄱阳湖流域内企业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效果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企业排污;第三方治理;对策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JJ1412);通讯作者:黄国勤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30

引言

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2014年全省经济总量高达1.57万亿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如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加重等许多突出问题,生态环境有逐步恶化的潜在风险。王毛兰等、吴兰等、刘倩纯等认为鄱阳湖流域表层水体总氮(TN)、总磷(TP)等含量相对较高,基本上达到了富营养化程度,已经严重影响鄱阳湖流域水功能的发挥。大气污染也有加重的趋势,据凤凰卫视江西频道报道,20161320时,江西地区11个城市中达到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城市共有8个,覆盖江西70%多的地区,AQI指数在200以上的城市占比50%,同比具有明显恶化的趋势。逐步恶化的水体和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已制约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关键。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11日起正式实施,这些新法律法规的实施给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和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逐步向“污染者付费,第三方专业化治理”模式的转变,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化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高明、郭施宏认为环境污染治理的模式从整体上看主要有四种:网络治理、协同治理、多中心治理和整体性治理模式,各种模式都有自身的侧重点和治理途径及一定的优势,并认为处在转型中的中国,合作式的环境治理模式是处理跨域环境问题的较好方式。污染区域跨界,行政力量分散、各自为政,合作不力,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缺乏统一管理机构,应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罗冬林、廖晓明认为加强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建立区域合作网络联盟,发挥合作网络的激励作用是解决环境污染的关键措施,但是区域治理费用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以及政策是否协调和连续是区域政府合作的关键,这些研究多半是集中在单个流域或是湖泊的研究上。高翔通过对全国41个主要湖泊和水库的可以获得较完整数据的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水资源周边涉及的行政区数量对湖泊水质的影响,从整体上研究了跨界区域水污染的“公地悲剧”现象。杜建国等探讨了政府与第三方专业治理污染企业之间的交往过程的演化,并通过双方的支付矩阵,研究发现了政府与第三方治污的交互关系演化系统存在两种模式的收敛,但是两种模式的发生概率存在显著差异。前期的研究多数是集中在政府间主导的政企合作治理模式和途径上,对于政府引导的第三方专业治理模式的分析较少。本文首先介绍了鄱阳湖流域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现状及地域结构特征;其次分析了第三方治理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模式在鄱阳湖流域内的应用效果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为提高第三方治理模式在鄱阳湖流域内企业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效果给出了相应促进对策。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企业排污现状分析

(一)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污总量情况。江西省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大力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和任务,全省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为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保持经济持续加速发展的同时,以2010年为基数,全省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减排比例年均分别为:2.11%6.47%5.36%1.78%4.26%,基本达到国家的节能减排和江西省经济社会资源和谐发展的要求。(表1

(二)企业排污区域结构情况。江西省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效果较好,但是区域之间的排污及治理状况极为不均衡。以2014年为例,在企业污水排放量方面,2014年全省重点调查企业5682家,合计排放工业废水60150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1803吨,氨氮排放量6154吨,废水治理设施数2597套,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1108万吨/日,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176759万元,工业废水处理量165078万吨。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方面,赣州和宜春地区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的主要地区,而萍乡、九江地区则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地区。全省各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方面,排放量较大的设区市依次为赣州市、宜春市、南昌市,其中工业方面排放量最大的是赣州;氨氮排放量方面,排放量较大的设区市依次为赣州市、宜春市、南昌市,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最大的是赣州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方面,排放量较大的设区市依次为萍乡市、九江市、宜春市,其中工业排放量最大的是萍乡市;氮氧化物排放量方面,排放量较大的设区市依次为宜春市、九江市、上饶市,其中工业排放量最大的是宜春市。

二、第三方治理模式及其优势和挑战

(一)“第三方治污”模式及其优势。所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主要包括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适用于新、扩建项目的“委托治理服务”;另一种是适用于已建项目的“托管运营服务”。以前环境污染治理通行的模式是谁污染谁治理,但由于排污企业在环保治理人员、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导致了污染治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多种优势:首先,由于第三方治污的集群化优势,即第三方治污企业可以采用专业化技术集中处理集群内的不同企业的相同污染物,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了治污成本、为整个社会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企业的达标排放率;其次,治污责任向环保公司转移和集中,环保部门监管对象大为减少,政府、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之间的三方合作关系较稳定,第三方治污企业可以改善政企之间的博弈关系。从政府来说,政府及环保部门逐年加大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环境状况改善现象难见起色;从排污企业来说,污染问题难以治理或是治理成本过高,企业必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导致企业的主业和治污不能首尾兼顾,不能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第三方治污一方面可以落实政府的环保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排污企业处理污染问题,作为将政企之间的对弈变成共同合伙人的桥梁,因此第三方企业治理污染优势明显;最后,第三方治污的出现还刺激了环保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也给私人企业家创造了新的创业途径,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第三方治污”模式应用中面临的挑战。首先是第三方和排污企业责任如何界定。以前企业超标排污,责任很明确,直接归责排污企业。引入第三方企业后,排污企业会认为治污已交由第三方处理,排污不达标应由第三方担责,治污方会认为排放不达标是因排污方不按照合同排污,导致污染难处理,存在推诿现象;其次是第三方与排污企业间可能存在互相勾结。实践中,一些环境服务第三方机构往往成为排污企业违法排污的帮凶,与排污单位恶意串通提供虚假环评材料、伪造或者篡改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如有些第三方机构帮企业挪动烟囱上的监测点位置,或改变在线监测的程序设置,让废气排放达标;再次是市场推广困难。在现有法律条件下,排污企业仍是法律责任主体,一旦发生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情况,即使排污企业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仍需承担违法排污的法律责任。此种情况下,排污企业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大大降低了其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积极性。此外,经费保障、税费缴纳、专业化处理能力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第三方治理的顺利推进。排污企业如自行治理污染,其治理费用可计入生产成本,无须纳税。而如果委托第三方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排污企业向第三方支付污染治理服务费用,环境服务公司作为企业需缴纳各项税负。这也无疑增加了全社会的污染治理成本,不利于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行;最后是第三方企业治污风险大。由于现在开发区也好,工业园区也好,往往是边建设、边招商。如此一来,越到后期,入驻企业越可能与当初园区的产业定位不一致,结果是要处理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数量更加复杂,对原有处理系统产生的冲击较大。第三方企业要处理的污染物更复杂了,处理成本无疑会抬高,而且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将缩短,如果没有一个动态的价格调整机制,企业将陷入亏损状态。因此,园区的计划变动带来的投资运营风险增加了第三方企业治污的风险。

 

(三)第三方治理模式在鄱阳湖流域内企业污染治理中的应用。2013年作为试点的江西省新余市引入了第三方污染治理公司——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对孔目江流域的毓秀山观巢林场的一处铅锌矿尾矿进行了专业治理,原本大片裸露的焦黄色土壤、黄褐色水,像一个巨大的伤疤,格外扎眼,雨水冲刷出的大量重金属物质严重威胁了孔目江的生态安全和水环境安全。

永清环保公司采用专业的治理技术,用药剂将可能进入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物固化,然后在矿渣上覆盖80厘米厚的土壤,并栽种了松树和柏树。经过一两年的治理,最终解决了这个多年的难题。预计耗资上千万元的环境治理工程,实际花费不到3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的模式,全市环境治理成本减少约15%20%。政府花钱购买第三方服务,不仅省掉了人员费用,而且治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诚然,第三方治理是一个可以实现多赢的治理模式,但是数据却显示,工业污染治理设施的市场化运营比例较低,只有5%左右,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达50%左右的比例。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第三方污染治理模式的发展步伐。

三、发展第三方治理对策建议

(一)完善市场运行环境。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是推进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加快创新发展、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监管体系等。具体有:第一,加大环保投入,增加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第二,强化环保执法,特别是结合新环保法的实施,通过严格规制让企业排污实现长期稳定达标。同时,增强企业委托第三方治理的内生动力,从而扩大第三方污染治理的市场需求。今后企业排污必须达到环保的要求和标准,达不到就要被严厉处罚;第三,鼓励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进排污权交易等。

(二)完善市场机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投资回报机制和公共环境权益保障机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发展多层次环保资本市场等方面,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一是形成合理的调价机制,给市场合理的稳定预期,吸引大家积极投入到这个市场上来。公共权益保障机制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提高环境公共服务质量和供给效率;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治理项目给予中央资金支持,探索以市场化的基金运作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完善信贷政策和流程,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治理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实行优先审批等。

(三)明晰市场主体责任,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必须明晰责任,才能免除相关企业的后顾之忧。目前的规定是要求排污企业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第三方治理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企业的委托要求,承担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对此,应该由第三方而不是排污企业来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这既可以让更多的排污企业有动力将治污交给第三方,有利于第三方企业的做大做强,同时也让第三方有动力去监测排污企业的行为,真正做到污染者付费。

(四)加强市场监管,加大环境污染惩罚力度。只有监管真正严格起来,才会催生出市场需求,需求的大小决定了产业的规模和前景。如果监管到位了,处罚足够严厉,企业无法偷排或者闲置环保设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市场发展也就应运而生了。

(作者单位:1.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2.江西科技学院;3.南昌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毛兰,周文斌,胡春华.鄱阳湖区水体氮、磷污染状况分析[J.湖泊科学,2008.20.3.

2]吴兰,葛刚,龚世杰等.鄱阳湖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及遗传多样性[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0.

3]刘倩纯,胡维,葛刚等.鄱阳湖枯水期水体营养浓度及重金属含量分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0.

4]高明,郭施宏.环境治理模式研究综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

5]唐兵,杨旗.协同视角下的湖泊水污染治理——以鄱阳湖水污染治理为例[J.理论探索,2014.5.

6]罗冬林,廖晓明.合作与博弈: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地方政府联盟——以南昌、九江与宜春SO2治理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5.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106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