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新时代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第637期 作者:□文/魏 鹏 时间:2020/7/16 17:50:03 浏览:328次
[提要] 当前,为提高我国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必须加大他们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力度。本文对金陵科技学院2020届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和33家涉农企业对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的调查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据此提出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育人全过程、做好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探索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22日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大局,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家庭的幸福,也关乎全社会的安全稳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了帮助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笔者从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现状和培养路径三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
一、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郑重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和严峻。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却在逐年攀升。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将更大。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总共八项能力。其中前三项为职业方法能力,后五项为职业社会能力。实践证明,职业核心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核心,更是其在入职后行稳致远的关键。因此,在新时代,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亟须增强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笔者对金陵科技学院2020届农科专业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采用生涯人物访谈的形式访问了33位涉农企业来校进行校园招聘的负责人,对于涉农企业关注的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对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相关建议进行了梳理。
(一)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结果。笔者编写了“金陵科技学院2020届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以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园林园艺学院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园艺和设施农业与工程5个专业的2020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43份。其中有效问卷339份,无效问卷4份,回收率98%,有效率96.86%。
第一,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此次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女生有154人,占54.57%;男生有85人,占45.53%。从调查对象的生源地来看,来自农村的214人,占63.13%;来自城镇的61人,占17.99%;来自城市的64人,占18.88%。从参与调查的学生的生源地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远多于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这是由农科专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从所学专业来看,动物科学专业有74人,占21.83%;动物医学专业有82人,占24.19%;园艺专业有85人,占25.07%;园林专业有68人,占20.1%;设施农业与工程有30人,占8.85%。其中,设施农业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占比较少,与2016年该专业的招生和录取人数较少有关。
第二,学生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对于你是否了解职业核心能力这个问题,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55%的选择非常了解,37.17%的选择比较了解,45.72%的选择一般了解,3.24%的选择听说过,还有5.31%的选择不知道;关于你觉得自身哪项职业核心能力需要提高这个问题,被调查学生中,69.32%的选择自我学习能力,67.85%的选择外语应用能力,64.01%的选择创新革新能力。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对于职业核心能力还是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的;在八项职业核心能力中,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认为自我学习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创新革新这三大能力是有待提高的。
第三,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程度调查。对于你认为哪项职业核心能力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影响最大这个问题,被调查学生中,24.48%的选择了创新革新能力,20.94%的选择了自我学习能力,17.11%的选择了与人交流能力,13.27%的选择了与人合作能力,8.55%的选择了解决问题的能力,7.08%的选择了外语应用能力,6.19%的选择了信息处理能力,还有2.36%的选择了数字应用能力。由此可见,大部分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认为创新革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是八项职业核心能力中对他们未来发展最有帮助的。
第四,学校对于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力度。被调查学生中,38.05%的认为学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54.28%的认为学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一般重视,5.31%的认为学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重视,2.36%的认为学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不重视;关于学校应该何时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33.33%的认为应该从“大一”开始,40.71%的认为应该从“大二”开始,23.6%的认为应该从“大三”开始,2.36%的认为应该从“大四”开始。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还是关注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但是培养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另外,绝大部分农科专业学生还十分关注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他们认为应该在大一、大二就开始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五,关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被调查的学生中,6.8%的选择学习专业知识,9.08%的选择参加专门举行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讲座,38.1%的学生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有46.02%的学生选择去企业实习。可以看出,八成以上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去企业实习更有利于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六,关于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否有明确的规划。被调查学生中,33.92%的表示自己有明确的规划,56.64%的表示自己有一定的规划,但计划比较模糊,9.44%的表示自己完全没有规划。可以看出,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四学生还有六成多的学生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可见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
(二)涉农企业来校招聘负责人调查结果。笔者准备了访谈提纲,利用涉农企业来校招聘的机会,采用生涯人物访谈的方式采访了33位涉农企业来校招聘的负责人,调研涉农企业关注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果如下:第一,涉农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最看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例如,正邦集团提到自我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到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光明生猪有限公司提到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第二,涉农企业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最看重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例如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提到与人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海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提到与人合作能力、适应力和沟通能力。泰州市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到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执行力。第三,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在校如何培养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涉农企业提出学生要加强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参与各类实习、实践,增强对于行业的了解,努力使自己成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例如,江苏淮阴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就提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涉农企业实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总结分析。通过对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涉农企业来校进行校园招聘的负责人的访谈,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对于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大部分被调查的大学生还是拥有提升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同时涉农企业对于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受访的涉农企业校园招聘负责人大多提到学生要善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被调查学生中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并不多。因此,需要加强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
三、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涉农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习近平在2019年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应用型本科在对农科专业大学生进行培养时要结合我国农业的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载体,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加大与涉农企业的对接力度,构建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之间紧密对接,使农科专业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
(一)将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受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学习生活实践等活动、关系和环境的影响。必须将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有重点、有阶段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对于大一新生,重点培养他们方法能力。对于大二及以上的学生则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具体来说,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主要是帮助新生了解自我,了解所学专业,引导他们明白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从大二开始,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参加“创青春”、“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革新能力。
其次,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专业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第一,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的经历,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热情。第二,专业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赴涉农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块,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认识自己能力的弱项,不断去提高。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再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所学专业的特长来服务社会,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积极进行社团活动、“三支一扶”、志愿服务和青年见习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最后,将学生养成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分发挥朋辈榜样在思想引领和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学生中选拔学习榜样、励志榜样、科技创新榜样和社会拓展榜样,并积极宣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学生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见贤思齐”;通过QQ群、微信群、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制作一些贴近当代大学生特点,能够引起大学生共鸣的“微媒体”产品,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他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二)以社团为载体,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用型本科可以以社团为载体,帮助农科专业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提升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鼓励学生成立各类职业生涯指导社团,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有效融合。第一,鼓励学生成立各类职业生涯指导社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开展活动。同时,邀请校内外具有职业规划资质认证和行业经验的专家学者、涉农企业的高管担任社团的导师,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专业性指导。第二,充分利用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优势,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对接与整合,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更好的落地,确保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新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中得到质的提升。
2、分阶段开展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用型本科可以依托职业生涯指导社团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农科专业大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合分解到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升未来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针对性。对大一、大二的学生侧重于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储备知识技能、了解职场环境。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则要着重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
(三)积极构建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应该积极探索,努力构建一套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主动加强和涉农企业的联系。应用型本科可以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论坛,就如何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同时,邀请涉农企业高管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之中,使企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第二,加强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学校要鼓励农科专业教师定期到涉农企业实践锻炼,使得专业教师能及时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邀请涉农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将优秀的企业主管、企业精英请进课堂,将鲜活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全方位增加直接经验,强化感性认识,使得学生自觉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第三,加强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与涉农企业的紧密合作,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需求,实现校外实践与校内训练育人模式的有机结合,为应用型本科农科专业大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红娜,曹禹,孙飞飞.新时代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8(6上).
[2]李林.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实路径[J].人民论坛,2019(24).
[3]张丹.校企合作模式下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
[4]张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17(1).
[5]张烨,黄秋明.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巴符州双元制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8(2).
[6]汪如春.农科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困境及其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
[7]金环.高等院校农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基于沈阳工学院农科专业学生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18(2).
[8]邹正源,魏鹏.当代动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基于J学院的调查[J].改革与开放,2019(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0533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