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江苏省休闲农业模式匹配性分析 |
第641期 作者:□文/陈 彤 时间:2020/9/16 16:42:25 浏览:178次 |
[提要]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发展势头正好,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江苏作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对其他省市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表率作用。通过了解江苏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对江苏省具备的经济、农业基础、文化、交通等优势和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常见模式进行匹配对比,得出江苏省目前休闲农业发展不均衡,部分经济更发达地区匹配性较高等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江苏;休闲农业模式;匹配性;分析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编号:KYCX19-2124);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编号:X20190842)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6月3日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得到了飞跃式发展,迸发出了无限生机和发展空间。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而扩大的市场需求和由于农业产业转型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休闲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商户都能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有不少休闲农户只能在行业中昙花一现,无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模式不适合、形式雷同、缺少特色、不能快速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等都是摆在休闲农业从业者面前的考验。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国休闲农业产业陷入危机,但同时也是休闲农业经营者自我思考的机会。江苏省作为我国休闲农业较发达的地区,研究其休闲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区域特征和模式匹配性,对其他地区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江苏省区域特征
(一)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截至2019年,江苏省拥有常住人口8,070万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同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99,631.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3,607元,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二,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江苏省内部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无论是在经济、人口、产业发展等方面,苏南、苏中、苏北的发展都有较大差异,但省内各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依然处于全国前列。
(二)地势较平坦,农业基础好。江苏地势较为平坦,以平原地形为主,占全省面积的七成以上,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省。气候适宜,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作物生产地区,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具有优质的农业基础。并且,由于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省内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很迅速,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转型中都已取得不错的成果。
(三)交通便利,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江苏省交通便利,交通工具及运营方式多样化,已于2019年10月15日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具有完善的陆运、水运系统,且仍在不断建设、完善各项交通基础设施,省内外运输都较为方便。
江苏跨江靠海,境内湖泊、山丘,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生长着2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以及野生动物600余种,成立了多家森林公园及野生动物保护区;同时,拥有悠长的历史,自古以来都是文化发展荟萃之地,是金陵文化、吴文化、淮扬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的发源地,现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学、美术、戏剧、饮食等多方面独具特色。
三、休闲农业常见模式特征
(一)发展模式特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我国的休闲农业百花齐放,有多类发展模式,常见的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市民农园是城市居民租赁并委托农民代为种植田地或本人耕种的一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城市性,对于距离和交通有一定要求,此模式下市民与农民间的互动较多,持续时间长,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常见于一二线城市;“农家乐”模式是国内目前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休闲农业模式,集吃、住、体验为一体,大多为私人开设,规模较小,适应能力较高,能根据当地环境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民俗风情模式依赖于区域内的传统民俗,如演艺、节庆、庙会和民间工艺等,以特色取胜,一方面有助于农户吸引客户,另一方面能够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民俗资源的抢救和保护,实现共赢;村落乡镇模式是以古镇、古建筑为核心,将村民集中居住点,建立新农村格局,利用空置的古宅院发展旅游业;休闲度假模式依托于当地的自然风景以及地热温泉等休闲娱乐资源,顾客在园区内停留时间较长;科普教育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等场所,帮助游客了解农业现代化科学手段及农业发展的历史,不但吸引游客,也可以作为科教单位和普通农户沟通的渠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二)投资经营模式特征。根据休闲农业投资经营的主导者区分,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农户为主体的投资经营模式,其产业主要位于城市近郊或是靠近景区,通常规模较小,提供的服务种类比较单一,缺乏长时间吸引消费者的能力,更新换代较快,最容易被替代,较依赖区位,风险较高;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休闲农业,由企业自主投资、开发和经营,运营方式较为科学合理,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能够体现出新农村的特点,由于经济实力强,产业规模较大,服务种类丰富,不太具有时间、季节限制,对游客的吸引力强;三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休闲农业产业往往是各地政府根据特定的农业资源设置项目,号召能力强,容易形成农业休闲产业带以及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在经营时也会考虑科普教育方面,规模大,对当地农业产业带动力强,服务项目多样。
四、江苏省休闲农业模式匹配分析
(一)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江苏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产业已超过9,200个,全年接待游客达2亿人次,综合收入超过535亿元。到2017年年底,全省已有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其中包括农民92.3万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江苏培育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市级休闲农业精品村、主题创意农园等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每年各地举办超过1,000个农事节庆活动,包括桃花节、菜花节、葡萄节、茶叶文化节等。同时,江苏省政府以及各市级政府对于省内休闲农业的关注度高、扶持力度大,省农委每年都会遴选省休闲农业精品村以及创意农园等。2020年4月,江苏省政府再度发文,开展了“江苏省10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力求把省内的休闲农业资源有效整合,与城市旅游规划衔接。
(二)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也已经形成了一些特征:休闲农业园在江苏省休闲农业产业中占比最高,是省内休闲农业的发展主体。虽然农家乐产业数量很多,但是由于规模较小,需要依赖集聚效应,但是目前形成的“农家乐”精品村数量还较少,还存在不小的发展空间;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休闲农业产业,二者合计占比可达到休闲农业投资的八成以上;江苏省休闲产业中设备与服务水平总体较高,服务类型大多包含餐饮、住宿、娱乐休闲、购物及科普功能,融合农业产业类别的能力较高;节庆活动是江苏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开发形式,也是各地休闲农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这些节庆往往由政府牵头主导或者从旁协助,主要以花卉主题为主,一些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已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对应经济发展,江苏省的休闲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苏南和南京市的休闲农业发展和模式丰富度要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苏中地区整体的休闲农业规模不如苏南和苏北地区。
(三)分析及建议。根据上文的情况汇总,江苏省内休闲农业模式匹配性有一定差异:南京、苏州等经济发展情况更好的地区,模式匹配情况较好,对于本地资源的利用程度高,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多样性更好,发展模式与本地资源基本匹配;而苏中苏北的大部分地区,在休闲农业模式的选择和服务项目实施上趋于同质,未能充分与当地的特色充分结合,互相之间竞争激烈,容易被取代,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情况。省内休闲农业的季节性差异较大,如像节庆主要集中在春季,各地互相间主题重复较多,且有关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的节庆相对较少,在这方面存在模式不匹配的情况。此外,虽然江苏省交通发达,但是休闲农业产业的辐射范围并不广,对外吸引力有限,没能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优势。
针对这些情况,江苏省休闲农业应当增强对省外市场的关注,提高江苏休闲农业产业的特色度,增强对外省消费者的吸引力,拓宽辐射范围;将规模较小的产业(尤其是“农家乐”模式)尽量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减少不必要的内部竞争;深度挖掘各地的文化资源,包括农俗、传统活动、特殊技艺等,形成各地的代表特征,降低省内项目内容重复率。
五、结语
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对休闲娱乐需求量的增加,为江苏省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尽管2020年疫情影响对休闲农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打击,但是扎实的基础没有消失,休闲农业产业也能借此机会进行自我修正,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向雁,陈印军,侯艳林,屈宝香.河北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J].地理科学,2019.39(11).
[2]单福彬,邱业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新模式分析[J].北方园艺,2019(7).
[3]朱小军,毛帅.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0).
[4]李阳.“互联网+旅游”背景下江苏智慧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5).
[5]鲁飞.休闲农业改变乡村面貌[J].农经,2019(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