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美国遏制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647期 作者:□文/刘 玥1 姜 鸿2 朱 静1 时间:2020/12/17 8:55:57 浏览:333次
[提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向美国以及美国向中国出口分别进行增加值分解,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除中国自身获利外,美国也能获得部分增加值利益。其他经济体中,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所包含的增加值出口相对较多。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中美国自身获利占比更大,其他经济体中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涉及的增加值出口相对较多。因此,美国遏制中国致使两国贸易矛盾升级,这对中美双方以及全球其他经济体均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打击。对此,建议采取保持与美国积极对话、联合世界各经济体和实现出口多元化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我国规避中美贸易冲突带来的伤害。
关键词:中美贸易;出口增加值;世界投入产出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绿色贸易利益的测度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AJL012)
中图分类号:F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0月26日
一、引言
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活动非常频繁,给两国经济带来了诸多的发展机遇和利益,其贸易关系在全球贸易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美双方的贸易矛盾也相伴而行,尤其是奉行“美国优先”政策的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加剧,中美贸易形势因此受到极大的威胁。2018年4月中美贸易摩擦正式爆发,经历了多番升级过程之后,中美双方通过多次贸易谈判,终于在2020年1月15日签订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贸易冲突也转向了暂时缓和阶段。但由于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态势严峻,经济严重受挫,再加上2020年美国大选,因此美方把矛头又一次对准中国,近期更是多次无故挑起事端,明令禁止华为5G在美国运营并不断挑唆其他国家打压华为,同时还要封禁TikTok软件在美国的使用,将更多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两国经贸关系急剧恶化。
事实上,中美两国贸易往来一直都是十分密切的,本文根据世界银行WITS数据库整理了2004~2018年中国向美国以及美国向中国出口变化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总体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在2018年达到479,701.58百万美元,大致为2004年的3.8倍。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虽然小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但前者占美国总出口的比重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在2014年达到了7.21%,而后者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变化不大,甚至在2007年时有所下滑,近14年基本保持在17%~19%之间。整体来看,中美双边贸易额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图1)
但图1中的出口额衡量的是总值出口,中国出口美国及美国出口中国所产生的贸易利益并非全部流入中国或美国,部分要素报酬也会流向世界其他各经济体。在2011年,WTO(世界贸易组织)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提出了“增加值贸易”这一概念,将传统统计方法得出的出口额以增加值的形式进行分解,分为国内增加值与国外增加值两部分,从而更好地分析各经济体从中获得的利益。
鉴于此,本文运用增加值贸易分解模型,研究中美双边出口增加值的流向和大小,从而分析美国遏制中国最终导致中美出口贸易减少会给中美两国以及世界其他经济体带来的经济影响,并对我国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围绕中美增加值贸易出口的测算,国内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张咏华(2013)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分析中国制造行业的出口额及中美贸易失衡程度,结论是以往的统计方法高估了我国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出口规模,增加值贸易的计算结果与总值贸易具体数值差异较大。王岚、盛斌(2014)运用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重新测算中美双边贸易额,得出两国实际贸易差额和获利大小被严重扭曲的结论,此外还发现中国从向美国出口中的获利程度在不断减弱。程惠芳和刘睿伣(2017)基于1995年至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比分析中美两国总值出口和增加值出口的情况,发现总值出口的衡量方法严重夸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张志明、杜明威(2018)以增加值贸易及总值贸易两种视角,研究中美双方相互制裁产生的经济效应,结论是中美两国均会受损,而美国遭受中美贸易冲突的损失会更大,与中美两国具有价值链联系的经济体都将受到负面冲击。戴枫、周天怡(2018)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对中美两国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和测算,认为增加值贸易的失衡分析比双边总值贸易的失衡分析更能准确反映中美贸易的真实情况,并且发现在建筑业和一些传统服务行业中,中国所处的价值链地位比美国更高。李焱等(2019)利用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针对中美双边服务业贸易进行系统测算并分析服务业贸易失衡的特征和原因。肖志敏、冯晟昊(2019)在GTAP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增加值分解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发现总值出口测算结果极度夸大了中国出口的受损程度,得出中美贸易摩擦不利于整个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关于增加值贸易的成果丰富,但大多数论文侧重于比较中国和美国增加值出口或是对增加值出口和总值出口进行对比分析,没有从中美双边出口减少对全球各经济体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具体列出了中美出口贸易中的国外增加值所对应的经济体和其增加值所占比例,并结合当前中美贸易冲突的实际背景,分析各经济体受贸易摩擦影响的不同程度,具有现实意义。
三、模型设计及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计。现假设共有3个经济体,分别为r国、s国和t国,且每个经济体有n个部门,投入产出关系可以表示为:
XrXsXt=Arr Ars ArtAsr Ass AstAtr Ats AttXrXsXt+YrYsYt (1)
其中,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Xr表示r国的总产出,Yr表示r国的最终需求。将式(1)进行变型,可得:
XrXsXt=Brr Brs BrtBsr Bss BstBtr Bts BttYrYsYt (2)
式(2)中,B=(1-A)-1为里昂惕夫逆矩阵,其元素表示各国各部门对最终产品需求而导致对所有部门总产出产生的影响。设定增加值系数为V,即各部门增加值与总产出的比率,则r国对s国的总值出口Ers可以分解国内和国外增加值:
Ers=[Vr Vs Vt]Brr Brs BrtBsr Bss BstBtr Bts BttErs00=VrBrrErs+VsBsrErs+ VtBtrErs (3)
拓展到G个经济体(G≥3)的情况,则r国向s国的出口Ers以增加值的形式可以分解为:
Ers=VrBrrErs+VsBsrErs+■VtBtrErs (4)
其中,Ers=Yrs+ArsXs,即r国向s国出口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总和,式(4)中的VrBrrErs、VsBsrErs、■VtBtrErs分别表示r国对s国的总值出口中包含的r国、s国和t国(除r国和s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增加值部分。
(二)数据说明。本文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提供的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该表覆盖了包括世界其他地区(ROW)在内的44个经济体,每个经济体有56个部门。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是当前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由于短期内生产技术变化不大,当前的投入产出结构与2014年类似,因此本文的结论对我国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结果分析
基于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将中国和美国分别对应式(4)中的r国和s国,其他经济体设为t国,研究中国向美国出口增加值的流向和大小。美国向中国出口增加值的研究反之类似。
表1为201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增加值分解结果,中国对美国的总值出口为347,311.11百万美元。从表1中不难发现,虽然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值大多流入中国,所占比例为80.724%,但世界其他经济体也会因此获得贸易利益。其中,除世界其他地区(ROW)的增加值占比最高为7.179%以外,韩国、日本与中国台湾相对最多,增加值所占比例分别为1.531%、1.280%和1.230%。这是由于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地位相对下游的国家,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地是我国较大的中间产品供应方,这些经济体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同样,在中国向美国出口中也包含美国的增加值部分,占比为1.187%。而爱沙尼亚、塞浦路斯及马耳他等经济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且与中国的价值链联系较为疏远,所以其增加值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0.003%、0.002%和0.001%。因此,当中美两国发生贸易摩擦,美国采取贸易制裁限制中国出口,除中国会受到经济损失之外,美国与其他一些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经济体同样也会遭受负面影响。(表1)
表2为201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增加值分解结果,美国对中国总值出口为112,051.41百万美元。从表2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增加值出口占比为85.170%,高于中国对美国出口中中国增加值的占比80.724%,说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贸易利益大多流向美国自身,美国作为全球价值链地位较高的经济体,中间产品进口需求也相对较少。在国外增加值中,除世界其他地区(ROW)增加值所占比例为3.522%外,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等经济体相对获利最多,分别达到1.949%、1.581%和1.102%,这是由于中美两国经贸往来较多,而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又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相互之间合作密切。当中美两国发生贸易冲突,中国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使得美国对中国的总值出口额下降,但由于美国对其他经济体的中间使用相对较少,因此反制裁对世界其他各经济体的负面冲击也相对较小,其产生的利益损失大多由美国自身承担。(表2)
综上所述并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中美贸易形势可以发现,美国遏制中国致使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的同时,增加值出口中包含美国的增加值部分也会下降,其他经济体中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受到的负面打击最大。而中国对美国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时,美国向中国出口减少,增加值出口中包含中国的增加值部分也会下降,此外其他经济体中加拿大、墨西哥遭受的伤害相对较多,但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上游,因此其对中国出口减少所产生的绝大部分损失指向美国自身。
五、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增加值出口的视角,利用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中国对美国出口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增加值分解情况,同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遏制中国的现实背景,分析贸易冲突对全球各经济体造成的经济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向美国出口包含的中国增加值所占比例为80.724%,国外增加值中除ROW外,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增加值出口相对较多,而美国也能获得占比为1.187%的增加值。第二,美国向中国出口包含的美国增加值所占比例为85.170%,说明美国对其他经济体的中间产品需求较少,美国从对华出口中的获利能力较大,而在其他经济体中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相对而言获得的增加值较多。第三,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交错连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美两国不管哪一方采取政策限制出口,都是在打击对方的同时,损害自身利益。
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4月发展至今,经历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的缓和期,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贸易冲突呈愈演愈烈之势。就当前美方对华的强硬态度来看,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不容乐观。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保持与美国平等且积极的对话,推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实。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达成作为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虽然谈判结果还存在着诸多分歧,但它表明中美双方有朝着建设性的方向共同努力的意愿。多阶段的谈判协商是中美两国解决贸易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美国疫情的蔓延等多种原因,特朗普政府有意推后第二轮中美贸易谈判时间,因此我国应该主动出击,与美国在关键领域进行积极沟通,并共同执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内容,这才符合中美双方的根本利益。
第二,主动联合世界各经济体,共同抵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美贸易摩擦对各经济体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一旦中美两国全面爆发贸易冲突,对世界经济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应加强与其他各经济体的联系,尤其是与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地的往来。一方面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之际,我国投桃报李,积极施以援手,向日本、韩国等多个经济体提供抗疫物资,拉近了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关系;另一方面继续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增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同时,办好中国进口博览会,主动分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果。基于WTO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世界各地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从而有效地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
第三,构建多元化的出口市场,调整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目前,美国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我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程度过高,不利于自身的经济安全。我国应改变对外出口的重心方向,在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兴外贸出口市场,从而减少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将美国施加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为世界科技的进步提供支撑,从而真正打破美国“去中国化”的意图。
第四,积极发展国内中高端产业链,提高我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当前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分工中地位相对较低,对美国的出口额虽然较多,但国内增加值比重不高,出口获利能力相对不大,因此全面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主要任务,应大力实施优才政策吸引高水平人才,同时加大对创新型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提升我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1.常州大学商学院;2.常州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咏华.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与中美贸易失衡[J].财经研究,2013.39(02).
[2]王岚,盛斌.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美增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利益[J].财经研究,2014.40(09).
[3]程惠芳,刘睿伣.中美双边出口贸易额测度——基于增加值贸易法和总值贸易法的对比分析[J].财会月刊,2017(21).
[4]张志明,杜明威.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非对称贸易效应——基于MRIO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12).
[5]戴枫,周天怡.GVC视角下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与测算:以中美贸易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33(04).
[6]李焱,赵晨熙,张海燕.贸易增加值视角下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失衡特征及原因分析[J].价格月刊,2019(12).
[7]肖志敏,冯晟昊.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分析——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9.35(01).
[8]赵瑞娜,倪红福.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经济效应——兼论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997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