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30期/创业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3/3/10

作者

-

浏览次数

2137 次

“蔗王”神话
  
  ——记农民科学家李梅
  甘蔗,人们并非鲜见,其茎不仅可以生食,而且是制糖的良好原料。其副产品糖蜜可酿酒、制作酒精;蔗渣可制隔音板、纸浆等。因此,甘蔗成为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广大农民长期种植的主要作物。
  据有关史料记载,甘蔗在我国种植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种植区域一直限于长江以南地区。“桔不过淮,蔗不过江”,已成为历史定论。由于甘蔗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北方的广大农民一直梦想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甘蔗,走上富裕之路。
  一个农民出生的科学家,以满腔的热忱和执着的精神,为北方农民圆了千百年的梦想,不仅在太行地区种蔗取得了极大成功,改写了“蔗不过江”的历史,而且建起了北方地区最有影响的蔗种资源基地。他就是河北省行唐县太行园艺良种实验所所长李梅。
  1950年李梅出生于河北省行唐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多年前,他就自费学习钻研食用菌技术,并在自家的小院里种植平菇、黑木耳,一举成功。不久,李梅被聘请到北京农大教学实验场食用菌总厂当技术指导。在北京农大实验场的几年间,他潜心研究食用菌、中药材的栽培技术。科技是财富,化腐朽为神奇,一些不起眼的锯木屑、棉子壳、花生皮,经过一段时间的菌化,竟能生长出五彩斑斓、青翠碧透的蘑菇、木耳、猴头、灵芝,这在当时的环境下,足以令人兴奋不已。
  此时的中国农村,改革已全面开始,农民有了自己的责任田。李梅谢绝农场党委的挽留,辞职回到了家乡,把自己掌握的食用菌、中药材栽培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在李梅的带领下,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富裕路。自1993年,由李梅主持的“食用菌巨型菌周年栽培”、“麦菇一体化大田栽培”、“冬虫夏草菌体试验”等课题获得成功。李梅多次被省、市授予“农村科技拔尖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科学的发现往往来自于偶然,而造就了必然的结果。一次,李梅在阅读《中国甘蔗地理》一书中发现,一衣带水的日本邻国有甘蔗。这个发现,令李梅十分振奋。他想日本与我国的华北地区的纬度几乎相同,为什么日本能种植甘蔗,而我们却不能?
  1996年,李梅创建“行唐县太行园艺良种实验所”,开始了艰难的“甘蔗过江”科技攻关。他六下江南,走访专家,拜访老农,四处搜集资料,并引进日本蔗种和台湾蔗种在自家小院里搭起了塑料大棚试种。种下甘蔗后,他每天蹲在田头,观察甘蔗发芽、出土、生长情况,并认真记录。在甘蔗出土的日子里,天天跟泥人一样,日夜守望着那一株株稚嫩的生命。经过反复实践,李梅选育出了适应北方种植的甘蔗优种“冀蔗一号”、“甜梦2000”、“北国红”和“台湾蜜蔗”等新品种。还摸索出了下覆地膜上盖棚膜的双覆膜栽培技术。经大田检测,蜜蔗比南蔗株高、茎粗、节间长,甜脆,含糖量高,并且根系发达,耐旱性较强。李梅研创的“双覆膜种蔗技术”也成为开发旱区农作物高科技改关的壮举。
  李梅从自家小院试种蜜味甘蔗成功,后投入大田高产栽培,从单膜覆盖到双膜覆盖,从单品种试种到多品种选育,从自然增糖到人工增糖,都做了大量的试验,写下了4万多字的试验笔记,撰写了北方甘蔗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论文26篇,先后发表于《甘蔗》、《新农民》、《北京农业》、《河北农民报》等报刊上,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李梅北方旱区双覆膜种蔗新技术的问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彻底改写了北纬33-44度的北方地区不能种甘蔗的历史。中国农科院刘书城教授亲临基地考察验证,中国第一个甘蔗博士、广西农科院李扬瑞院长也多次向李梅调研质疑。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各省区农科部门也纷纷派员考察。他们共同的感叹是:只有查不到的,没有干不成的;只有不成功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事!
  2001年10月30日,李梅甘蔗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研究主体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被中国甘蔗协会委任为唯一的北方会员,出席了在贵阳召开的中国第九次甘蔗研讨会,相关事迹和项目编入《中国农用新产品指南》、《中国农业专家名人录》等。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高度评价李梅的甘蔗项目:“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创出一条新路”,是“开发北方旱作农业高科技攻关的一次壮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中原大地到长城脚下,从东海之滨到塞上边城,昔日只长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的黄土地,如今也展现出茂密挺拔的北方蔗林新景观。
  李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甘蔗神话,成为名副其实的蔗王。
  (邮编:050061电话:0311-6854838)(本刊记者李德勇)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258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