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95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10/6/4

作者

□文/柏 鹤

浏览次数

1702 次

如何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提要 医疗改革的实质其实是医院管理机制的改革。医院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人、财、物,而要把医院中的人、财、物诸要素组织到最佳运行状态,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只能通过科学管理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医院;内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以人为本,科学地进行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一)人员总体管理原则。人员费用是医院成本费用的重要内容。应注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双向竞聘制,合理的人员配置定额,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能,防止因人力资源而造成的耗费。要改革分配制度,把隐性收入、福利收入、灰色收入明朗化,建立严格的临时用工开支,改革医院内部组织结构,简化管理层次,减少管理人员,实现高效管理。
  1、按需设岗原则。根据医院发展与管理的需要设置岗位,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岗位所需人员的结构与人员数量。
  2、分类管理原则。对全院人员进行系统的分类,建立符合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等各自岗位规律特点的管理制度。
  3、竞争上岗原则。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在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各岗位所需的人员采取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以利于各岗位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率。
  4、实行岗位工资,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采用定编定岗和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定额,根据各岗位的技术含量、承担的风险程度、工作量等,结合职工的工龄、职称等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5、人员进、出管理及退出机制。完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对于医院所需人员,面向社会,经过考核聘用,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应从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员中择优录用。另外,要建立健全人员退出机制,实现高效管理。
  (二)人员分类管理原则
  1、对临床人员实行三级技术结构管理原则。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三级技术结构是医院技术水平的核心。要不断完善医务人员的三级技术结构,促进医疗过程各链条的正常运作。
  2、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委任、选任等多种形式的任用制度,改变单一的任命制。行政管理岗位实行聘任、委任、选任等多种形式的任用制度,改变单一的任命制,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人员走向领导岗位,同时也能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3、对后勤服务人员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后勤服务人员可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实行商业化营运。另外,可以将各科室负责各种运输工作的人员集中管理,成立一个为全院病人及临床各科室提供24小时服务的专业运输中心。同一时间病人需做多种检查时,“中央运输”选择最优检查程序,使各种检查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大大降低了人力和运行成本。
  二、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1、加强病人预交金管理,保证医院周转资金来源。对病人预交金设置明细分户账核算,是加强收费处与财务科内部制约的较好方法,通过分户核算、月末核对,既能防止差错的发生,又能保证医院周转资金的来源,还可以降低病人欠费率。
  2、加强收费管理,确保医院收入渠道畅通。它包括严格现金管理制度,如现金的收缴制度和空白收费凭证的使用、保管制度等。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现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要求每个收费人员对每天的收入日清日结,并打印日结清单上交财务。财务人员重点复核收费凭证,审核退费单据,发票联、存根联、收据联三联齐全时方可确认退费。对检查情况做好记录,作为对收费人员业务考核的依据。
  (二)实施全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济收益
  1、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降低低值易耗品的消耗量。因为实行全成本核算后,各科室领用的物品要计入成本,与收入相配比,计算效益,根据效益大小分配效益工资。各科室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就会自动减少物资损耗,降低费用。
  2、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因为要计提设备折旧进入成本,暂不需要或运行成本较高的设备,各科室不会再争着要,医院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支出,使能集中使用的设备集中使用。不仅如此,提足折旧的设备继续使用,不再提取折旧,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设备使用科室就会爱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能。
  三、加强物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
  医院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库存物资、药品材料、往来款项等,一般占医院总资产的30%左右。从当前医院管理情况看,加强流动资产管理的空间较大,流动资产高效、安全运转对医院减少运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立健全财产物资购入、验收、保管、消耗制度。按照财产物资的“归口”管理原则,建立以财务科为核算中心,物资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构成的三级核算网络,使财产物资从购入到消耗层层把关、层层核算。
  (二)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期。大型医疗设备的购进必须先进行专家论证,应做好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使购入设备的投资回收期尽量缩短。一切采购都采用招标的形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价格降到最低。在使用中要搞好大型设备的单机成本核算,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三)加强药品管理,正确核算药品价值。对药品成本的管理应实行医药分开核算,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重新考虑药品的储备数量,善于运用现代物流配送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备。凡是能够顺畅配送、保证医院需要的药品物资,医院要尽可能减少储备,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医院声誉的建立和保护,这也是医院内部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一家医院的名气就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它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建立,而几起大的医疗事故就可能使医院名声扫地。声誉的维护,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全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以求保护并发展医院的品牌。
  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公立医疗机构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低耗费、高质量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获取较好的医院收益?医院管理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只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才能开创一个医患双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善禄,王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1994.11.
[2]张林忠.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对提高整体效益的体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2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