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如果你是商业巨贾,你会设想如何把业务发展到北京;如果你是文人学者,你会想到上北京去谋求前程;如果你是普通的手艺工匠,你会想到到北京去试试手气;如果你是平民百姓、打工仔,你会想到北京去找饭碗、淘金;如果你想在北京打开市场,亦或是想在北京立足扎根、找到自己想得到的位置,或者试图在北京挖到第一桶金。那么,你不可不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不可不谙熟北京人的生意经,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读懂北京人,让你的生意如鱼得水挣大钱
去北京谋生创业,做生意搞经营,要想旗开得胜或将来挥洒自如,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生意习俗或观念。只有成为“北京通”,才能让你生意、创业如鱼得水如愿以偿。
与北京人打交道要学会融合政治味。北京人的政治神经特敏感,是中国人中最崇拜政治的一族。他们崇尚政治没有职业之分,那怕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仍然会被在外地人看来不会带来任何实际利益的政治激情所感染和陶醉。即使是街头小贩,甚至也会当街大谈特侃政治。就连一个微不足道或与政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北京人也能嗅出它的“政治”气味。特别是文化艺术现象最容易在京城引起轰动。当上海人从“好看”“不好看”的角度去评判时,北京人却从政治背景、人事关系、领导人态度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去揣摸,去猜测,去评价,搞得你摸不着北。所以,有人说“政治就像北京人生活中的盐,没有它,北京人的生活就会变得寡然无味”。这确如一句顺口溜所说,“北京人侃主义,广东人谈生意”。
与政治化相连的,是北京人重门第、重背景、重身份的传统。生意场上,如果你的名片上赫然印的是某某大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北京商人便会对你油然而生敬意,与你认真谈生意。
但是,从做生意的这一角度来看,与北京人打交道,不能对他们的政治情绪大加指责,相反,更应该去利用他们的这一特性为做生意服务。首先,在与北京人做生意时,一定要带点官味,多打政治牌,才能博得他们的好感,打开合作的第一步;其次,要学会搬出一些政治名人(包括古今中外的政治名人)做招牌,可以增加企业或个人在北京人心目中的份量;第三,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容易在北京打开局面、争得市场;第四,生意场上公司、集团的董事长或总裁亲自出面,北京商人会认真对待,他们会认为自己受到“政治”上的重视,反过来会非常尊重你。在北京,大项目或大生意勿用自己手下无足轻重的人与他们谈生意,这样做不仅谈不成,反而会破坏生意气氛。
懂得北京人的幽默也是一种生意技巧。北京人在中国人中可能最具幽默感。也许是燕赵文化赋予北京人热情爽朗的性格特质,加之北京长期作为都城的优越地位及独具魅力的北京方言,使得北京人幽默起来挥洒自如,且在商务活动中常被北京人大用特用,成为一种制胜的武器。北京人与人谈生意,批评、反驳对方,不喜欢用锋芒毕露、相互打击的语言,而是喜欢用风趣、委婉的、含蓄的语言,这样做达到既批评对方,又不致破坏双方关系的效果。有位叫王四洋的东北人,与北京燕洪果品公司做了批松子生意,王四洋派公司的陈虎去催了三次款,每次都是与对方争吵而回。最后王四洋亲自出马,他找到果品公司王经理自我介绍说:“王经理,我是松子公司经理,叫王四洋,前三次我公司陈虎来到贵公司做了‘三虎’,对不起兄弟,这次我来做洋,负荆请罪请兄弟多关照。”一句幽默话把双方感情距离拉近了,结果王四洋不仅收回了货款,而且还做成了第二笔大生意。
由于北京人很幽默,因此,与北京人打交道,做生意,必须迅速地学懂他们的幽默,才能领会他们言语的真正含义,对人对事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更好地进行自己的决策。首先,要熟悉北京人常用的惯用幽默,体会出其侃的特点;第二,要多接近一些善于京味幽默的北京朋友,领会其幽默风格;第三,听到一些颇与环境不合的话语时,这就可能是北京人的幽默,这时应多想想,领会其幽默之意。
练就一身“侃”功,学会从“侃大山”中做生意。北京人最传神的写照,莫过于“侃大山”。这是任何外地人所望尘莫及的。他们是侃完了长城侃故宫,侃完了克林顿侃萨达姆,直侃得天昏地暗。“侃”是北京人特有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它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从侃中谈成的。如果你与北京人做花卉生意,先不要一见面就谈花,应该先与对方侃有关花的新闻,等双方感情侃近了,再去侃生意,这样大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生意侃成了。侃是一种能力和资本,北京的各行各业都有一些知名度甚高的“侃爷”。如在北京企业家的聚会上,企业家们往往是争先恐后,高谈阔论,语惊四座。不了解“内情”的人会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而了解北京特点的人就会知道,他们借机在巧妙地做广告宣传,争相在从侃中做大生意。
针对北京人能言善侃的特性,外地生意人有三点必须牢记:
一是要有耐心。北京人爱侃又善侃,侃起来滔滔不绝,没完没了。此时的你一定得沉住气,即使你觉得很无聊,脸上却不能显露出来。须知,满足北京人侃的欲望,是打开生意大门的钥匙。在谈生意时,与北京人一见面,就单刀直入谈生意,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二是要善于引导。北京人侃的话题极为广泛,吃喝玩乐、衣食住行、花鸟虫鱼、奇闻轶事、政经文体、东西南北,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但在侃的过程中,你要不断地引导,可以用请教、请问的方式,把对方的话题引到自己生意上来,这样既尊重对方,又缩短了谈生意的时间。
三是当心美人侃。善侃的北京人经商不忘调侃,且连连使用妙龄女郎跟你侃。从心理学上讲,男人在异性特别是漂亮的异性面前,最容易心慈手软,放松警惕。一个不愿让步的条件,很可能在女人的甜甜声中妥协。北京商人身边的丽人善侃,所以,在美人侃面前,你得保持理智,她不只是他的“小蜜”,更重要的是他俘虏你的“糖衣炮弹”。(文/支农 林平)
掌握三要点,小人物也可以在京城淘大金
北京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她的经济是多元化的,既有大商人发财的前景,也有小人物挣钱的市场。无论是商业巨贾、还是普通百姓打工仔,只要掌握方式、方法,善用北京的特点,都有在北京这个大市场挖掘一桶金的机会。
一、做生意、搞经营要注意讲究文化品味。北京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这里汇聚了中国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也集中了中国最优秀最杰出的人才。有人戏言:在北京,随意扔一颗石子,砸着的可能不是处长就是博士。现在北京至少有100万个拥有自己资产和雇工的老板,而且这种趋势还在迅猛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新办的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老板是年轻人,而且文化层次在提高,不少持有硕士、博士学位,甚至是出国留学归来的人,他们一般从事科技、信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这些从知识分子转化而来的商人,文化层次高,信息灵敏,他们经商经验不丰富,但他们市场经济理论丰富,不少人到国外观光、考察过,经过几年的商海浮沉,往往成功者居多。
由于北京人素质好,知识水平高,企业老板具有现代管理经营知识。因此,与他们打交道、做生意,除了应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外,还应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具体说来,要有儒商气质,谈吐举止高雅;知识面广,学识渊博;对本领域专业知识要精通,至少不能说外行话,不懂行会被别人看不起;与文化界人士有一定交往,有一定艺术修养,会讲普通话,最好懂得一门外语;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如果对某一问题,包括商业问题看法见解一致,这些京派商人会把你引为知己,那么不仅生意谈成,而且你还会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
二、在生意上要讲究“情”、注意“诚”。老北京的四合院形成一种非常友谊和睦的人际关系。现在,高楼大厦虽然代替了古老的四合院,然而这种文化特征却一直延续下来,并不断增添新内容。如在吃饭问题上,几个生意人一起去饭店吃饭,大家总会争着付钱,常常出现相互之间各不相让、都要交钱的情况,以至于饭店收款人不知收谁的钱好。北京人中你我界限极不分明,在集体活动中很少能见到大家平均摊钱买东西或自食自用的情况。在他们看来,如果彼此之间利益划分太清楚,尤其是斤斤计较,那简直就是小气和自私。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计较个人利益而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一旦有人破坏了这种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那就会被视为“见外”,北京人叫“不怎么样”。这不仅会排斥你这个人,还会拒绝你的生意。这是一种不懂友情,不会做人的表现。北京人和朋友交往,宁肯自己吃亏,也不愿损害对方,有一种“患难之交难逢”的意识,一旦成为知己,就会成为“永久”的生意朋友。
在生意场上,北京人恪守一条格言:“骗朋友仅是一次,害自己却是终身。”因此,他们为人热肠古道,急人所难,乐于助人,处处替别人着想,无微不至地关心朋友,而且不图回报。北京人热情好客也是在全国出名的。北京人直爽豪放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们不愿片面接受别人的恩惠,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也非常注重“礼尚往来”的交往方式。
针对北京人的这一特点,在与北京人做生意时,必须注重与他们的人情交往,讲求人情味。要真心待人,不虚伪;做到货真价实,不搞假冒伪劣产品;商品标价要实在,不能夸大;说话要算数。诚会让你有朋友,也会让你有生意。
三、只要勤奋,就会有商机,就会有钱赚。由于历史原因,再加上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的优越,使得许多北京人谋生、创业特爱面子,讲究排场,他们看重大生意,瞧不起“苦行当”。正因为这样,使得许多北京人把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创的业、挣的钱,拱手让给了外地人,给外地人创造了许多赚钱的机会。所以在北京,无论大商人还是小人物,只要勤奋,不怕苦,不怕脏和累,就会有钱赚。
来自安徽的朱世平是1998年到北京打工的。一天,他去永定门一个菜市场买菜,无意中得知有一个叫李玉琼的北京人,要转租一个菜档。他接租后,由于勤奋,他的菜进价低卖得也低,再加上上门送菜,他的生意越做越火爆、越做越兴隆。如今,他不仅卖菜、送煤气,还创办家政服务公司,年收入不低于25万元。他告诫北京的打工者:“只要勤奋,主动上门服务就会有商机,只要肯做,无论是卖菜、送货,还是当保姆、做家务、搞维修,都会有钱赚,都可以做成大老板。”(文/陈 农 阿 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