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96期/公共/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0/7/1

作者

□文/秦国伟1 卫夏青2 叶资英1 魏岩岩 3

浏览次数

1094 次

从制度视角看大学生村官现象
  提要 本文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客观现实,系统分析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促进大学生村官制度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选派接受过系统全面的现代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愿意到基层服务和锻炼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这给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注入了新血液、促进了新发展。实施“大学生村官”总的来说,就是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时间一般为2~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作为服务期满后享受相关就业优惠政策的依据。
  一、出现“大学生村官”现象的原因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改善农村民生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扩大农村需求是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建设现代农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化解当前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村官”的产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从我国的客观实际来看,我国农村相对落后,农业长期发展缓慢,农业水平相对低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竞争力不高,以及政府对二三产业的倾斜优惠政策,工业优先得到发展,这就造成了农业在市场上竞争力薄弱,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目前,国际粮价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瓶颈更加突出,金融危机影响着世界政治和经济,也使得我国农业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冲击,在国际大环境中就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改变农村的这些现状、扭转在国际竞争中的局势、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根本作用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农民。然而,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农村金融等方面人才的紧缺尤为突出,人才在农村已成为稀缺资源,人才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可见,要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关键靠引进或培育人才,因此为了给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为了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就需要国家利用多种优惠政策吸引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
  从历史上看,我国的资源要素配置总体上是向城市倾斜的,这种状况导致了工农业发展失调、城乡发展失衡。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就要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要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
  (二)“大学生村官”的产生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根据教育部资料显示:2007年有495万高校毕业生,2008年突破500万大关,达532万毕业生,2009届毕业生又突破600万,达到610万毕业生。2008年全国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为70%,2009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大学生村官计划,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方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在城市有限的空间里,很多大学生才华得不到施展,然而在缺乏高知识、高素质人才的农村,他们既能使才华得到施展,又帮助了农村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三)“大学生村官”是完善农村组织结构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长期工作的重点。青壮年想方设法跳出农门思想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村级干部老龄化,很多地方党组织多年来未接收新力量,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基本上作为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为完善基层党建、基层民主,实施村民自治和促进村委工作都起到了推动和加强的作用。大学生村官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特别是有想法、有干劲、有能力的党员大学生到了农村,发挥其党员先进性,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利用“村官”这一小舞台,创出了大天地,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基层村委会的信任和满意。
  (四)“大学生村官”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方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青少年越来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再加上在学习期间实践不够,到企业后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导致企业运行成本增加,造成了企业不愿意接受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的尴尬局面,这给本来就有就业压力的大学生造成更大的困境。让一部分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既能服务于农村,又能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做事的态度,起到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提升综合素质的作用,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五)“大学生村官”是解决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创新尝试。我国城市与农村的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人才资源相对过剩,而农村人才资源相对匮乏。这是因为我国当前城市的条件远远好于农村,农村条件艰苦复杂,信息相对闭塞,交通不便,甚至有些地方还处于未开发地区。而城市正好相反,不但交通发达、引进外资容易,而且信息、教育等资源都十分雄厚,以及长期形成的在农村就业的羞愧心理和歧视观念,导致城市对人才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不但城市人才不外流,而且农村自身的人才还流向城市,且流失严重,这就造成农村人才严重匮乏。相对地,由于人才都向城市流动,城市人才相对过多过剩,许多人才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未能实现其人生最大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很大浪费。而且实践已经证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才的合理流动仅仅依靠市场的调节根本不能解决,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导向,于是大学生村官政策就应运而生。
  二、“大学生村官”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不仅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他们在整合当地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凝聚两委力量、使组织优势转化为创业力量;在传播先进科技、使技术优势转化为农民本领;在引进项目资金、使发展瓶颈转化为增长动力;在打造经济亮点,使贫穷落后转化为发展繁荣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制约“大学生村官”发展的问题
  1、大学生村官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完全与实际要求相符合,行为存在短期性。一些大学生村官在报名前并没有接触过农村,对农村发展形势也不完全了解,缺乏工作经验,所学的知识和当地实际不一定就完全符合。再加上农村较为复杂和艰苦的环境,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讲,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向实际工作要求转化。而且大学生当村官在推动阶段获得了极大的政府承诺,比如解决户口、优先安排上研究生等等,所有这些在给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当村官的行为短期性更加明显。
  2、融入民主生活有冲突,作用不当就会闲置成摆设。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村官是由村民民主选举出来的,只能由村民来管。通过“海选”,村民掌管了“人权”,通过评定干部报酬,村民又掌管了“财权”,村里的任何决策都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村民还掌管着“决策权”,同时拥有这三项权利,才真正构成了村民的民主权利。一些地方采取了变通的手法,给大学生增设了村党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以使大学生村官在“空降”的同时,大学生村官还存在与目前农村政治民主生活如何融合的问题,这需要从制度上加以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大学生当村官,仅担任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不够的,如果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必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因此,大学生真正进入农村,参与村民委员会,还需要自身的努力和村民的肯定,当然也需要政策上的鼓励与实施。
  当前,当村官的大学毕业生专业各异,理工、农医、文法,一应俱全。而真正了解农村、热爱农民、懂得农业实用技术的高校毕业生较少,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专业不对口,无法很好地施展专业所长。如果在融入和适应上不能短期解决,两年村官任期往往成了摆设。
  3、当地管理和后勤跟不上要求,缺乏一种让大学生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截至目前,所谓“当村官”还不是一种建制性设置,可以看作是一项权宜性安排。无论是承诺3年“锻炼”以后考研加分,还是准允将来“提干”可以作为一项参考,或优先录取公务员,乃至于“一律给予北京市户口”,以3年为期,期满走人,并没有长远制度性打算。最早实行此制度的海南已经遇到了“后期管理”问题,可见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在一些领导者看来,让大学生当村官,主要是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不必指望他们做什么事情。大学生村官到了工作岗位上,只能服从上级领导、听从领导的安排,至于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到村里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缺乏实质性考虑和安排。因此,领导机关就必须改变思维方法,必须按照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一开始就给大学生村官明确任务,带着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具体项目去基层。
  三、“大学生村官”发展对策
  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大有可为。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加强跟踪培养,完善政策措施,构建长效机制,鼓励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使他们不仅下得去,而且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一)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让“大学生村官”走得更远。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作为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工作举措和配套政策,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岗位培训和工作指导,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建立乡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带制度,帮助他们熟悉农村政策,掌握发展农村经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引导和保护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激情,给他们压担子、分任务,让他们有事干,帮助他们干成事,鼓励和支持他们做创新创业的带头人,真正感受到农村是施展抱负、增长才干的广阔舞台。要加强管理和考核,既要完善激励保障政策,又要建立竞争择优机制,使大学生村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源源不断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输送来自工农一线的后备人才。
  探索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北京市平谷区在全国率先采取政府雇员制形式,由区财政出资,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担任村主任助理,初步建立起新型的用人机制。平谷区重视对他们的使用,并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包括工资增长、继续教育等。”
  探索建立村官直选公务员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村主任助理,经过组织程序可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并纳入镇乡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在镇乡干部队伍出现空缺时,可通过公开选拔优先补入。村主任助理从事本职工作满两年,可参加区内公务员公开招考,并在面试阶段采用加分的办法优先录用。
  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制度,使教育培训科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制度,充分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医疗、社保、住房需求和其他要求。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机制和选拔制度,使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更加科学规范,工作更加切实。
  (二)创新形势、丰富内容,让“大学生村官”做得更深。大学生村官具有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带头创业、带领农民创业的热情高、干劲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不是形式主义,不是走过场,而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政府各部门应多与大学生村官交流,帮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及时掌握农村产业化经营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多嘘寒问暖,及时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生活上出现的各种困难;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觉悟,认清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本质,以便积极配合其工作;完善管理机制,将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工作落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于农村工作中。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成功与否,政府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各级政府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大力支持计划实施,为广大百姓谋福利。
  (三)转变观念、不断学习,让“大学生村官”干得更好。村官岗位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虽然很有限,但是这个措施对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作用是实质性的。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到村任职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实践人生提供了极好的舞台和机遇,农村生活虽然苦一些,但苦能锻炼人,农村工作虽然难一些,但难能考验人,村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一定要志存高远,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刻苦磨炼自己,安心扎根农村,真情服务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大学生当“村官”,它的号召效应比实际效应要更好,因为“村官”岗位毕竟是有限的,我们看到了在农村或者在基层很缺乏大学生,号召大家到基层去,这是个正确的导向。另外,一方面到基层去对人的素质锻炼是非常好的,尤其在农村处理各种各样的是非,的确是能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素质。
  (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北京林业大学;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章霁.凤阳县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9.
[2]任江林.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3]张丽.大学生村官现状思考——以首批大学生“村官”中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862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