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96期/公共/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0/7/1

作者

□文/刘伟波 汪 猛 夏磊超

浏览次数

934 次

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人-人”系统培养
  提要 本文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形成原因,提出高校学生就业“人-人”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要素、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五个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人-人”系统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宏观经济走势趋缓,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在此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出现了较困难的就业局面。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首先应认清、分析好当前的形势,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其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调整思路,开拓创新,方能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成因分析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559万人。2003~2007年教育部直属和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生人数从30.08万人增长到39万人,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52.46万人增长到352.1万人,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数从5.21万人增长到56.69万人。可以看出,地方高校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通过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如下:
  第一,大学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数据,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增幅接近13%,截至去年9月1日,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有超过140万人还未能如期就业,往年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将加入2008年的就业大军,与559万新毕业生“抢饭碗”。尽管国民经济运行仍然良好,但毕竟受寒风侵袭亦难独善其身,企业用人非但不能增加,还有大幅萎缩的趋势,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如此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的岗位需求,供给的绝对量大于需求的绝对量,直接导致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
  第二,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涉及到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在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时候,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等信息不能及时发布,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同类专业毕业生的同台竞争和大量积压;二是学校尚未能根本转变办学理念,只顾教书,对就业问题未引起高度重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需要多少、分布地区和行业知之甚少,学生得不到完全充分的就业信息;三是社会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信息不充分,提前发布的很少,要么集中招聘,要么临时搭台,致使大量就业合同集中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无法形成完整、明晰的信息流,使政府的决策、学校的教学、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技能准备无法一致起来,出现就业梗阻也是必然的。
  第三,培养产品目标定位的偏差。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催生了全民教育时代的来临。然而,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还没有得以彻底转变,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未来预期没有变。这一观念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产品)仍然坚守精英教育模式下的观念。这需要我们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重新定位,即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合格技术人员。笔者认为,不管是什么专业、哪所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你是公务员也好,是教师也好,是公司职员也好,都是合格的技术人员,只是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罢了。如果我们再不正视这一点,仍然会出现许多毕业生由于身份意识障碍而出现无法就业。
  第四,产品结构、知识结构与就业岗位结构之间的背离和不对称。一是学科的刚性约束与自主设置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取决于其有社会影响的专业,尤其是与社会需求高度相关的专业,但在专业设置方面,刚性特征十分明显,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利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专业老化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高校按照国家公布的高等教育招生专业进行招生,而有的专业已是明显的边际专业,社会需求有限,培养的学生必然出现过剩;二是学科的趋同与同类型人才培养数量的激增,导致相同专业学生供给过剩;三是高校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要彻底从传统的灌输教学转变为开放性、启发式教学,真正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消除产品结构、知识结构与就业岗位结构的背离,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第五,高等教育产品积压的累积效应。产品积压形成的累积效应将产生以下结果:一是缩减存量的压力很大;二是制度设计难度加大,需要两头兼顾;三是对在校生产生就业压力,出现就业焦虑;四是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若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家庭就会失去送子女上大学的热情,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五是社会和企业对毕业生需求步伐的放缓,既然有如此众多的人可供选择,就不再急于求成,对劳动力价格的谈判也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如此一来,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出现新一轮的就业困难。
  二、高校学生就业“人-人”系统概念的提出
  在学校管理中有“人-物”系统,也有“人-人”系统,但主要是“人-人”系统。所谓“人-人”系统,就是用系统观点对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人-人”系统积极状态形成的规律。在学校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由教师教、学生学以及教工配合教育、教学工作和发挥领导干部作用的一种综合效果。在此,我们借鉴学校管理心理学中“人-人”系统的观念,提出培养高校学生就业的“人-人”系统积极状态培养。
  (一)高校学生就业的“人-人”系统构成及动态分析。由图1可见,“人-人”系统是由个体、群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组成。它们之间分别组成有层次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关系。(图1)
  1、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是指环境对人的要求和人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例如,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要求学校由应试模式转为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领导、教职工为了适应社会这一外界环境的要求,采取改革措施,改变学校当前的教学状况。而广大学生,则应通过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逐步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发展趋向,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其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2、人际活动的互动关系。是指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活动交往关系。例如,老师在参加学生班会活动、教研组备课活动、党小组学生活动、领导集体决策活动以及家长学校授课等群体性活动中,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甚至社会团体有关人员发生交往关系。人际活动的互动无形之中就编织成了一种信息资源“大网”,通过它可以高效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个体生理、心理发展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是指学校中每个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班级的同学在学习专业文化课的同时,能够与老师形成默契的配合,同学能够更大的调动上课的积极主动性,听课效率极高,收获颇大,而老师则也会心情愉快,上课的行为显得比较灵活而准确。反之,若老师与学生没有应有的默契,则会出现上课秩序混乱,则会因老师的情绪烦躁影响教学行为,如言语表达混乱、挂图不及时等情况出现。学生也会失去对课程的兴趣,继而会对专业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高校学生就业“人-人”系统的开放性、社会性。高校学生就业“人-人”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由于高校是个开放系统,学校中的人际作用不仅在校内进行,而且在校外进行。随着学校组织开放性的增强,校内外人员的相互作用的程度也明显提高,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渠道之一。同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价值观念及方式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加强对高校学生就业“人-人”系统开放性的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
  高校学生就业“人-人”系统的社会性,是指高校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如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毕业生包分配到现如今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校引导,自谋职业,学生的价值观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针对这一特性,我们应当积极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鼓励就业措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发挥“人-人”系统在大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校学生就业“人-人”系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概括、发现高校及高校成员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应当充分发挥好、应用好这些特点,调动起“人-人”系统中一切积极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
  (一)以社会需求为信号,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已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就必须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要尽早地开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由学校承担的系统的生涯辅导和职业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历了生涯认识阶段、生涯探索阶段、生涯定向阶段、生涯准备阶段和生涯安置阶段。在此情况下,经过上述五个阶段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们已经很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应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很少有生涯规划与辅导的内容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一项从零起步的工作。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从步入大学的校门开始,以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
  (二)以学生成才为根本,鼓励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员化。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他们要依靠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谋求谋生的岗位,因此大学生既要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同时也要能够驾驭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课老师在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有所学专业的背景,同时又会因与社会的互动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适时地给大学生进行一下专业指导、就业辅导,甚至是就业机会的提供,对大学生良好择业观的形成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的同时,还要注意因时施教、因材施教。大学生在不同的年级具备的心态各不相同,针对他们的心态特点,大一可进行本专业的专业教育,使其明了专业的基本情况,大二进行社会就业形势的教育,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三可进行就业技巧的教育,大四则是就业政策、就业心理的培训。因材施教,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分类指导的原则。可分为优势群体、劣势群体、困难群体,等等。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力争让就业指导工作既具整体性,又具个体性。
  (三)以学生身心健康为保证,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自始至终都生活在集体当中,集体中成员的言行对每一个成员的影响都很大。一个同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挫折,他可能收到来自集体的鼓励,也可能从集体中一无所获。一个健康的集体必须有严明的纪律,而这一切都要从学校的根本抓起,那就是教风、学风。有了良好的教风、学风,集体的作用就会增强,成员也会从中受益,他们会为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而感到自豪,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就有了保证。前已述及,良好的身心会让自己的行动更果敢、更准确,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表现得更自然,更能够赢得机会。
  (四)以专业特长为依托,探索高校就业“请进来、走出去”新机制,为大学生就业牵线搭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社会性日趋明显。高校不仅要承担起重要的科技项目,还要输送大量的人才。在此,高校应当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以不同的专业特长为依托,邀请相关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人才,甚至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同时,也要鼓励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走出去”,积极地向社会宣传,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也要鼓励在校大学生“走出去”,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创业。
  (五)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鼓励大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这些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统计显示,我国因地区差异,导致地区间人才的供需不平衡,大量的基层岗位、重要岗位没有得到大学生们的重视。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发挥好人生领路人的作用,教育大家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同时,也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人生的道路上脚踏实地。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月丽.学校管理心理学——理论、应用、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2]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国言实出版社.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3]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国言实出版社.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873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