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99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0/8/5

作者

□文/李保婵

浏览次数

3096 次

就业导向下的会计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提要 在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学生应具有会计、审计及相关知识、组织及商务知识、法律知识等专业能力和交往能力、对变革和发展的应对能力、战略管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非专业能力。由于现有的会计实验教学方法存在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没有有机结合、设计性的实验比重偏低等局限,可以从建立仿真实训环境、开展校外实习、建设专业师资队伍、会计实践考评体系构建等途径进行会计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关键词:就业导向;会计实验教学;会计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让学生适应市场有效就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因此,研究就业导向下的会计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在新的职业能力要求下会计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就业导向下会计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
  (一)专业能力
  1、会计、审计及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控制和审计查证业务的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数据库语言和微机系统维护技术,能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会计业务等。
  2、组织及商务知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会计人员必须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和管理实践,对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商务计量及统计方法、风险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知识都应有所涉及和了解。
  3、法律知识。会计人员履行职能,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熟悉法律,关注法律及其环境的变化,披露真实会计信息,并依法维护公司及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非专业能力
  1、交往能力。企业需要的是善于交际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这些会计人员除能处理好日常财务工作外,还要能在企业与外界发生联系时发挥作用,如替企业办理工商年检、税务登记及纳税申报、参与向银行筹资、配合做好外部审计等,这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公关能力。
  2、对变革和发展的应对能力。包括持续学习能力、对变革的适应和调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计划、个人承诺和业绩提升、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调节压力、了解自我)等。
  3、战略管理能力。职业会计人员要有商业眼光,应具有对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应善于利用财务机会,规避财务风险,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二、现有会计实验教学方法的局限
  从目前实施效果看,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水平上,与理工科实验教学相比相去甚远。绝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还是采用传统方式,即老师讲解、演示,再由学生自己动手。一些高校尝试对其进行改革,也只是加入了一些多媒体课件。已经有一些起色的会计核算实验教学,也大都停留在手工做账或借助会计核算软件做账的低水平上,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益处不大。
  (一)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没有有机结合。大多数情况下只进行单项和综合实验,由一人操作全部业务,较少采用实际工作中按会计岗位分工的实验形式,与会计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仅局限于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不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不利于增强学生对财会部门内部及与其他部门间业务联系的直观感受和消除模拟实验可能存在的不确信感。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偏低。目前,绝大多数实验课程仍属于课程实验环节,依附于理论课,实验教学随课堂理论教学进度来安排,实验内容以验证理论为主,多数实验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验证和延伸,实验项目的设置缺乏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实验独立设课不足;缺少有效的实验考核制度,实验成绩只是理论课程成绩的参考。
  三、基于就业导向下的会计实验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一)建立仿真实训环境。模仿实训就是在校内模拟和仿真的实训环境中完成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形成会计的职业能力。这一过程安排在学生的全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应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实训环境、完整可行的实训资料,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从而达到实训目的。首先,熟悉模拟企业的生产特点、产品流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相关的税法和银行结算规定;其次,根据会计工作岗位,按照内控制度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定期轮换,并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会计核算流程;再次,根据岗位分工情况,启用和建立相关的账簿,登记期初数据并试算平衡;然后,根据设计的业务资料,填制原始凭证,履行相关手续,按会计核算程序进行证账表的处理,写出财务分析说明书;最后,运用会计核算软件将手工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电算处理,让学生掌握从系统管理的设置、初始化处理、会计凭证处理、账簿处理到报表处理与证账表查询、打印的全部电算处理流程,并与手工处理结果进行对比。
  (二)开展校外实习。学生应深入到经济实体,开展校外实习,培养会计的职业态度。这一过程安排在学生毕业之前,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校外实习,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零距离”。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还可以与有关培训机构联系建立后续教育培训基地,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
  (三)建设专业师资队伍。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重要条件。第一,依托企业,鼓励和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或顶岗锻炼,积累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水平;第二,吸引会计行业的专家加盟兼职,充实教学第一线;第三,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专业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四)会计实验考评体系的构建。会计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必须紧紧扣住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为中心,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认定,重点放在会计工作过程和职业行动的考核评价上。会计实验考评体系的构建方面,要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考核的内容、标准、方法和形式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在考核内容上,要重视会计工作过程的评价,主要应针对会计职业行动所要求的会计从业技能;在考核标准上,教学考试要尽量与国家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接轨,以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助理会计师的过关率为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考核方式上,要摒弃结果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在考核形式上,可通过实训报告、技能操作、流程处理、比武竞赛、厂商认证等多种形式进行。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合明等.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08.12.
[2]杨克泉,姚津.高等院校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
[3]周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李保婵.浅谈高校对东盟会计人才的培养[J].财会研究,2008.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943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