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本文以邯郸市为例,介绍了目前邯郸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和不足,建议应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中心建设。
关键词:邯郸;区域经济中心;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与不足
坚实的经济基础是构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强大动力。所谓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承担区域金融、贸易以及生产性服务等多种功能,作为区域经济的控制和决策中心,具有强大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
(一)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区域中心城市有其内在的、固有的、有别于其他类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国际国内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研究表明,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普遍体现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高效益等基本特征。区域中心城市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一,它是现代产业的聚集中心,其综合经济实力强,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很高;其二,它是区域内的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其三,它是区域内现代交通信息中心,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优越,需要具备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其四,它是现代科技研发中心。具备上述基本及突出特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即能够通过聚集和扩散两种基本运动形式与其周边城市以及经济腹地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具备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基础条件,一是具有加快发展的良好的产业基础。经过了几十年的打造,邯郸的支柱产业实力已较雄厚,全市2007年GDP达到了1,609.5亿元,对今后的长期稳定发展形成了支撑;二是具有产业聚集的区位优势。(图1、图2、图3)
邯郸有冶金、煤炭、电力、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219.1亿元,第二产业839亿元,第三产业55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16.4%和15.6%,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6∶52.1∶34.3。从现在的产业结构看,仍需继续加强邯郸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化工、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目前邯郸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不足。应清醒地认识到,邯郸目前离区域经济中心的标准还有相当大差距,经济总量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建立。如图1~3所示,2005~2007年邯郸GDP占中原经济区的比例分别是20%、18%和17%且有下降趋势。另外,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严重、组合和利用生产要素能力较弱,产业聚集核心竞争能力和要素配置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滞后,进而导致产业链竞争力不足、就业压力很大、区域一体化水平还不高,等等。这些使邯郸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正在制约着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任重而道远,差距是全方位的,而机遇却很可能是短暂的。但差距也是潜力,只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差距,邯郸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就会登上新水平,步入新境界。
二、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中心建设
(一)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由于这种关联关系,各产业得以在经济活动中互相依存和互动发展。产业关联的方式可以分为前向关联关系、后向关联关系和环向关联关系。旅游业具有广泛的关联关系,能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保险业等提供巨大的市场,带动和促进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餐饮业、文化娱乐业、民间手工业等行业发展。因此,旅游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其一,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与旅游有关的工程建筑业发展,能够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刺激轻工业、商业和工艺美术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餐饮业、服务业、土特产深加工业等发展;其二,发展旅游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其三,发展旅游业,能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随着景区开发,游客增多,各种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将日臻完善,外商投资也将加大,这将大大促进邯郸城镇建设。
旅游外汇收入系数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5.351亿元人民币。这是由于旅游产业广泛的关联度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因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旅游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很多国家达到10%以上。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间接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理事会于1992年预测的旅游业就业乘数在2.4~3之间。(表1)
(二)邯郸旅游开发现状。继邯郸跨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又被命名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中国太极拳之乡”和“中国磁州窑之乡”。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开放的景区32个;旅行社60家;旅游星级饭店21家;发展旅游交通客车100辆,开发出了一批具有邯郸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系列餐饮;初步形成了“食、宿、行、游、购、娱”6个要素比较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
邯郸旅游业总收入2001年为19.5亿元;2003年接待国内游客640万人次,同比增长4.1%,旅游收入28.35亿元,同比增长4.5%;2005年旅游收入35.19亿元。2006年接待国内游客8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多亿元。2007年接待国内游客892万,旅游收入39.7亿元。2008年邯郸组织了马氏宗亲认祖会和全国太极拳运动会,极大地提升了邯郸的知名度和太极文化的影响力。邯郸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加强邯郸在中原经济区内的经济中心地位。
(作者单位:1.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2.邯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田翠.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
[2]常捷,石萍,董志华.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以焦作市为例.河南科技,2005.7.
[3]焦鹏,志本.城市规划应注重提高旅游功能[J].旅游世界,2005.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