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当今社会,人类走过了漫长的探索路程,走进了知识经济的时代,许多具有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技能的高层次工作人员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将一个难题提出并赫然摆在了众多企业的面前,那就是:现代企业应该塑造怎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并使企业得到稳固的发展。
众所周知,广大高层次人员由于其业务水平的娴熟,在工作中和领导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伙伴关系。同时,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驱使下,广大有能力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流动性相对比较高。而随着他们的流动,伴随而来的也许是一个公司在业务上的转变和经营管理上的变革。所以,在多数时候,企业的领导者只有通过沟通、交流和引导,了解他们的理想、价值观和思想,才能使他们更好的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这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只有营造了自身良好的文化,才能使整个组织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从而激发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分子。
在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中,有人把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管理文化观归结为三个层次,即科学管理、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对应的管理理论有X理论、Y理论和Z理论,其中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Z理论与东方的“人文管理文化”理念有天然的亲和力。然而,在作为东方文化的发祥地和代表之一的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虽然悠悠中华大地曾经孕育出纷繁璀璨的中华文化,儒家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甚至在商业活动中,儒家文化也可谓无处不在,但人们并没有将其整理成一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理论。直到近几年,企业文化的概念才在中国有了一定地发展。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现代企业处于一个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在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经营管理的方式更加灵活的情况下,惟有铸造一种坚定不移的工作信念,才能使企业在经受各种考验中,保持不竭的内在动力,“以目标凝聚共识,以信念鼓舞斗志”。
那么,如何才能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呢?
一、企业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文化理念
文化是一个包含着极其广泛和复杂内容的概念,她是一个复杂的总体,是可以为人们所感觉到的社会存在。文化是一种群体特征,她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结果,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并且能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基于文化的这种特质,在企业中,决策层应该把企业文化的塑造摆在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塑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来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定出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融入市场竞争。
在科龙的企业文化手册中印着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龙的天空,培植出龙的文化。卓越的企业,不单是生产卓越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卓越的人才。”科龙成功的人才培训和人才教育,正是科龙的文化战略和形象战略推动的结果。科龙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品牌意识、削减成本、改变机构、完成企业重组和兼并……最根本的是文化的转变。因为,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而文化则是生生不息的,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无形的资源和财富。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詹姆·赫斯克特曾指出,无论是对付竞争对手,为顾客服务,还是处理企业对内对外的关系,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竞争力必然产生强有力的经营效果。原美国通用公司的CEO杰克·韦尔奇先生被誉为全球最伟大的CEO,当谈到企业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时,韦尔奇先生也认为一个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的来源。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完成,现在中国的本土企业已经步入了国际舞台,面对着强劲的国外竞争对手,中国企业不仅要在体制上跟上国际潮流,与其接轨,还要面对两种文化的融合,这就需要中国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用以留住人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的充分体现要求企业领导者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
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的个性特征,是企业立身处世的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奥斯丁工业公司总裁索洛蒙曾经说过:“统一的价值标准是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对于领导十分重要。价值标准也是领导者最能影响企业兴衰的一个因素。”然而,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在其家庭背景、文化层次等生活阅历的影响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观念,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眼光和方式观察企业。特别是高层次人员,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来审视企业,如果企业的领导者不能具有让其认同甚至是信服的能力的话,是很难令他们安心工作的。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就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素养,使员工认为这位领导是值得信服和信赖的,是他们心中最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柱,心甘情愿地服从领导的价值标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高效运作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领导者加强自身的修养,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决策果断;培养自己追求卓越的勇气;具有全球意识,锻炼自己对全球问题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倡导改革,积极进取;办事精力充沛,激励他人努力拼搏……领导者只有通过这些行动,对公司员工作出承诺,才能使员工们相信,公司的价值观是能反映出他们的素养的;同时,才能使员工们认识到他们所做的事情是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的。也只有当员工们通过领导者的修养认同了企业文化的价值标准时,他们才能真正热爱企业,成为企业优秀的代言人,为企业的兴旺发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日本的企业家研究《论语》,不仅研究了“仁”,善于拉拢人心,也懂得了修身之道,能在企业中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员工的举止。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便是这样一位企业家。松下先生是个讲信用的人,无论在如何艰苦的环境下,他都要求自己要讲求诚信,即使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松下先生这种身先士卒的表率行为,也使得松下公司的职员们上下一心,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服务质量,使得松下的“蛋糕”越做越大,遍布全球各地。
中国的企业家,要想打响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生产,也应该不忘古训,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注重“修身为本”。香港知名品牌“金利来”的创始人曾宪梓先生,在创业初期,和公司员工同甘共苦,勤恳工作。在事业越做越好,“金利来”越来越成功的时候,他也不忘原来的好传统,依旧勤俭节约,给公司上下员工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有效地抑制了公司的浮夸和“公款吃喝”的风气。一些好的风气习惯在“金利来”中虽无明令,但已在曾宪梓先生的示范作用下形成了一条权威性很高的条约——“金利来”公司与客户之间是朋友之间诚信合作的关系,而不是酒肉席上的应酬,利益条件驱动下的简单的商品关系。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企业文化,“金利来”的品牌才会越打越响,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领导者的示范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如果管理者能够身先士卒,对部下的行为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所以,企业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一步,是领导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表率作用。否则,员工就不会心悦诚服地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做,严重的还会引起员工的改旗易帜,使企业成为一盘散沙,一付烂摊子。
三、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要充分体现员工的自我价值
在企业中,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要解决共同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关系问题。企业的基础是个人,没有个人能力的发挥,没有了解个人能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企业就不能成为一个有机体,也就不可能形成企业活力。企业的所有问题都在于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企业文化就要研究人、研究人的意愿、人的心智、人的思考方式,如果员工本身没有被充分激励去向目标挑战,当然不会有企业的成长。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不仅要进行常规的正面宣传和反面教育,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形成的,“不同质的矛盾,只有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就要求企业在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时候,必须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进行引导,使其对自己有个正确的个人评价。然后,对员工在企业中的个人发展目标进行提示,鼓励员工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大前提下,鼓励员工有不同的价值观,尽可能满足员工在各个层面上的需要。比如说,如果员工认为自己当领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员工自身素质能够胜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内部考核,鼓励员工向管理层发展;同时,鼓励其他在技术方面有潜质的员工在技术上进步,以更好地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利益冲突,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也对员工个人的特长予以肯定,引导其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达到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
在IBM公司的公司文化中,“尊重个人(Respect for the individual)”是其首要的经营理念。其主要精神就在于根据员工的志向、能力,安排员工接受工作上所需的各种培训,以鼓励员工在其职位和责任上发挥所长。一个在IBM工作22年的员工,在其工作时间内所接受的培训起码在100个以上。这种使员工得以在工作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企业文化,成为IBM公司不断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同时,推动了IBM绩优制度的发展,激励了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并维持着公司内部上下阶层的双向沟通。
当然,作为企业而言,考虑得更多的自然是企业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要切实将企业的整体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防止顾此失彼。中国的海尔公司在营造企业文化时,就以“个人生涯计划与海尔事业规划的统一”作为自己的企业口号。在进行团队文化教育时,特别强调了共同价值是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使员工明确:一个基于个人利益增进而缺乏合作价值观的企业在文化意义上是没有吸引力的。所谓团队精神、团队文化,就是要充分兼顾员工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成长目标、个人的爱好和志向,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企业共同的事业规划贡献力量。如果将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割裂,那么,这样的企业在经济上也是缺乏效率的,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狭隘的个人利益的增进,不会给我们的企业和社会带来好处,有的,就只是灾难了。
四、企业文化的塑造要与有效的激励手段相结合
企业要塑造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并且使其得以贯彻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就少不了相应的激励手段的辅佐。从管理学的立场来看,激励就是通过管理者的行为或组织制度的规定,给被管理者的行为以某种刺激,使其产生努力实现管理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管理过程。通俗地讲,激励所解决的是如何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问题,其与企业文化的塑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时,也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当然,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领导层都明白用物质激励来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方法。人的一切行为都是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心理反映过程,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望或欲望。潜在的需要一旦被认识到,就会以一定的行为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著名的微软公司靠认购股权,使3000名员工成为百万富翁。结果,员工们积极性高涨,勤奋地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企业,使微软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企业组织之一。而事实上,现在的大部分企业也都比较重视物质激励的方法。
不过,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一样也是十分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企业内部的物质激励,而完全忽略员工的心路历程,那么,无论是在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方面还是在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对于有相当数目的高层次人员存在的现代化公司而言,更是要注意用精神激励的方法来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满足他们的归属需要,尊重需要,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引导和帮助员工满足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需要,从而达到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目的。而要做到这些,企业首先要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关心员工的生活质量,使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当然,这种氛围的塑造要求企业随时关注员工的想法。包括员工对内部竞争的态度和员工的家庭状况。并且能尊重人才,为他们提供团结和谐的环境。其次,企业对员工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彰,使员工能意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再次,对于有过错的员工,在进行一定的惩戒时,要注意惩戒的方式和员工的思想变动,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想辅导,避免出现反面的效果。最后,要不断引导员工提高需求层次,树立超越自我的高尚追求和高尚的责任感,并不断地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
五、企业文化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创新
有人说:如果企业是一间房子,那么企业的业务能力,包括产品能力、营销能力等就是屋顶;企业的管理、架构、运作等是墙身;企业的制度、文化、用人机制是基础;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由此可见,企业要达到年复一年的持续增长,确立企业价值观是最根本的动力,这种价值观包括摆正人与物、个人与整体、企业与社会、生产与营利、销售与服务等各种关系,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伦理、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座右铭、企业远景中也要体现这种理念。所以,企业期盼获得持续的发展机会,就要把握住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伦理文化。哈佛商学院副院长派博教授认为,企业伦理和企业责任是管理学院最重要的使命;伦理及企业责任必须是企业管理学院的教育重心;不论是教育者或学生,都必须在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中注入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源于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与社会的责任;必须强调诚实、尊重、信任、工整的价值观。但在坚持这些原则性的文化标准时,企业也应该不断地实现文化的创新,使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发展齐头并进。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一句名言:“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其实质性内容也应该是随着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经营者应当善于把握企业文化变革的时机。从当前国际企业发展的趋势看,公司已变得与以前不同了——更为简洁、组织更为扁平化、更少官僚主义,公司文化也就应该朝着促进企业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只有企业形成了这种内驱力,才能使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品牌都明显上升。在今天整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就像一些事物刚刚诞生不久就变得过时一样——商品概念、产品设计、竞争力、资本、设备和知识的生命都大大地缩短了,假如停滞不前或企图依赖以前的成就,那么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很快被淘汰。愿意迎接挑战、具有高度的进取心、敏锐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艰辛的工作应该成为全体员工必备的状态,企业文化就是要培养员工这种精神状态,并推动企业不断地前进。
应该说,一个企业的成功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和才干与企业的目标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更是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正如西安杨森现任总裁庄祥兴先生所说:“用优厚的待遇来招徕人才是短期行为,而一种渗透人心的企业精神可以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这个效应是长期的。”所以,现代企业应该营造有效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的文化成为留住企业人才的法宝和企业不竭的无形资源,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文/黄贺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