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由于开展中间业务基本不占用银行资金且具有风险小、收益高等特征受到了商业银行的青睐,而目前农信社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中间业务层次低、品种少、发展缓慢。本文指出发展中间业务对于农信社的现实意义,分析目前农信社中间业务现状,提出农信社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信用社;中间业务;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依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因为开展中间业务不依赖于银行的资金,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营风险,所以受到银行的青睐。在国外成熟市场上,中间业务已成为重要的金融产品和盈利重点,中间业务在各银行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步增加。据统计,美国摩根银行和花旗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0%以上,日本和英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超过40%,而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0%的都不多,2007年国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还不到1%。农村信用社过分依赖利息收入,也是导致一些地区盲目放贷、资产质量不高、事故多发、案件频繁的一个原因。可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现实意义
1、发展中间业务是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中间业务具有风险低、收益高等特征,且开展中间业务一般不增加资产负债总量。农村信用社以农户和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客户手中的担保品少,贷款以保证担保居多,实质上主要以客户信用为基础,一旦这些客户的生产经营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信用社的利息收入和资产安全,开展中间业务可以弥补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
2、发展中间业务是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中间业务不占用或少占用资金,主要通过服务获得收入,相对而言成本要低的多。中间业务品种多,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可以不断拓展农信社的收入渠道。从目前农信社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来看,与其他银行有着很大的差距,但这也说明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农信社的市场主要在县域及乡镇,可以弥补其他商业银行不能辐射到的区域,积极开展中间业务一定能够带来收入的大幅增长。
3、发展中间业务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银行在进行客户分类的同时,客户也在挑选银行,优质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已成为农信社的紧迫任务。中间业务不仅能给农信社带来新的收入来源,也为现阶段农信社产品结构改善、实现资产多元化、增加金融服务种类、提高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开展现状
1、经营理念有偏差,无偿服务较多。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营理念有偏差,许多信用社把中间业务当作辅助业务,或者将其作为吸收存款的一种手段,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业务品种来开发和利用,最明显的情况就是许多本可以收费的服务没有收费。例如,代收代发业务,许多信用社都是免费服务,省内跨地市的通存通兑也基本是免费。随着农村信用社各省内通存通兑业务的开通,由于不收手续费吸引了大量的客户,但由于农信社他业务产品少,结算渠道不通畅,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在许多地方信用社成了一些客户的“出纳”、“点钞机”。表面上看是基层营业网点业务量上升,排队现象严重,但存款上升并不明显,他们把刚刚到账的钱立刻取出来存到别的银行去了,这种情况在各大专业市场的网点更为明显。近年来的粮食补贴也大都通过农信社发到农民手中,总量来看资金都是上亿元、甚至更多,但具体到县级联社并不多,到每个乡镇基层信用社更少,结果是一发粮补信用社得忙很长时间,因为大家都会来查查钱到底进账没有。由于具体到每户的补贴都不太多,基本是到账了就取走,所以信用社员工把发粮补形象地称为“磨指头的活”。其实这些业务可以收费,即使是较低的费率也会带来不少的中间业务收入。
2、传统业务居多,高附加值业务偏少。农村信用社目前开展的中间业务集中于结算、代收代发等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等传统产品,且如上文所述免费服务居多。而像信息咨询、个人及企业理财、金融衍生业务等层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还没有,各种代理业务(代理保险、证券等)的业务量也较少。许多地方发行了银行卡,但利用银行卡开展中间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3、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信社不像其他商业银行是全国一张大网,一个整体的自上而下的机构。2005年以来的改革确定了省联社和县级联社两级法人的管理模式(个别省份统一了法人),但省联社不直接参与经营,一般以县级联社为单位开展中间业务,这就导致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一方面县级联社在开办中间业务过程中对其经营方向、原则和范围较多地依靠自身理解和实施,使得中间业务在长期发展目标上存在模糊性、品种开发上存在盲目性、经营操作上缺乏规范性;另一方面各自开展的业务就如一盘散沙,无法统一规划,没有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1、提高认识,把中间业务放在战略位置。农信社要提高认识,把中间业务放在战略位置,把中间业务作为降低风险、扩大收入来源、增强竞争力的业务来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中间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让中间业务在农信社的经营中发挥作用。
2、加强同业合作,丰富业务品种。一方面农信社可以加强与其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单位的合作,开展多种代理业务,弥补自身产品缺乏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地方通信、电力、燃气、自来水、烟草、石油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系统性大客户开展合作,进一步做大代收代发业务。
3、注重市场调研,开创特色产品。农信社要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中间业务开发,创新中间业务品种,逐步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已发行的银行卡,通过拓展银行卡功能来壮大中间业务;其次,可以推行信息咨询业务,联合农业专家,为农民提供新产品开发、脱贫致富实用技术等信息咨询服务;再次可以试点开展理财顾问服务。
4、强化宣传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信社在市场营销方面与其他银行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开展中间业务过程中农信社一定要强化中间业务的宣传营销工作,吸引客户。在利用好柜台营销的同时,不断加强媒体营销,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特色营销活动把农信社的中间业务宣传出去,不断提高其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郑州市市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主要参考文献:
[1]汤煜.对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武汉金融,2006.3.
[2]李明,肖武.论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拓展与规范问题.网络财富,2009.3.
[3]袁冬梅.浅谈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