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02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10/9/25

作者

□文/左 越

浏览次数

995 次

资本市场发展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提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因融资难而倒闭。鉴于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人们开始关注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本文分析资本市场的功能,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难的原因,从资本市场发展角度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容纳就业、创造需求、扩大出口、活跃市场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截至200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超过4,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60%,上缴税收占50%,就业人数占75%,进出口总额占69%,开发新产品占82%以上。资金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资源,现在融资难却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小企业可从多种渠道进行融资,而资本市场可以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
  一、资本市场的功能分析
  1、筹集资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职能之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是企业将内部资金作为融资来源,筹集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是选择间接融资即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所需资金;二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中小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债务、股权和风险基金的融资,可以迅速将分散在社会上的闲置资金收集起来,形成大量的长期可供使用的资本,用于扩大企业规模和生产,开辟了直接融资的途径。中小企业在其自身积累和内部融资不能满足资金需要时,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是必要的选择。
  2、资本市场还具有对上市公司的转制和监督功能。企业要成为上市公司就必须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处在各方面的监督和影响之中。这使上市公司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来自股东和社会的监督及股价涨跌的压力又促使上市公司形成了健全的内部运作机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来规范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明晰产权主体,并建立适应市场运作机制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有利于中小企业保障资产质量,持续地得到所需资金,也有利于保证资产增值和企业规模的稳定。
  3、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的各种信息和微观主体经营的财务状况。投资者通过了解资本市场上的信息,把资金投到经济效益好的地方去。这种趋利行为使得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够获得充裕的发展基金。中小企业要及时向市场发布公司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吸引投资者的投资。这也有利于中小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和潜力的增长,以获得大量的经营资本。
  二、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本身的经营规模有限,所以很多中小企业还不具备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硬性条件,且融资准入标准是以统一制度为主,创新制度为辅,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准入标准。我国《公司法》规定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上市公司股东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这些硬性条件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阻碍着中小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我国《公司法》还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其净资产不得少于6,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得少于3,000万元,并且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担保,不允许企业私募发行,这一系列条件也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空间。
  2、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单一,品种稀少。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债券融资规模很小,且主要是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并带有浓厚的政府主导垄断的推动色彩,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股票已成为资本市场几乎唯一的投资工具,且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产品以制式金融产品为主,个性化产品为辅。由于交易品种过于稀少,相对充裕的社会资金只能面对极其有限的投资渠道,使得储蓄向投资转化难以顺畅进行,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也助长了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放大了资本市场的风险。交易工具的严重欠缺不仅成为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和规范的重要阻碍,也极大的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活动空间。
  3、地方乃至全国尚未完善适应中小企业融资多层次的分级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作为经营资本的专门市场,面对差别很大的企业和对风险、收益持有不同心态的众多投资者,应该具有多个层次。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不同,也需要有对应的分级资本市场。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政府已将证券交易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之内,其余的场外交易基本上均属于非法交易。这种畸形的资本市场结构不仅限制了资本市场的范围,降低了市场择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难以提高资本市场的集中度与降低资本市场交易成本,还会加大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
  三、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1、加快金融工具创新,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推动在交易所市场发行金融债券品种,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完善交易所市场产品结构。所谓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是通过牵头人组织,以多个中小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为发债主体而向投资人发行的约定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形式。它的发行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可以提高参与企业的知名度。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统筹规划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框架,规范公司债券的发行和交易行为,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此外,还应大力发行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方式。
  大力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科研开发的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丰富基金品种,引导储蓄流向投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创建初期的中小企业规模小、有形资产少、市场不稳定、技术承受能力弱,此时的企业最缺资金,但离银行贷款要求和上市融资的最低标准仍相差甚远,融资的途径可选择引进风险创业投资。由于风险创业投资的投资方式、管理模式、收益形式,使风险创业投资成为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最佳融资方式;而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成为风险创业投资的主要目标。这既是因为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因为风险创业投资在巨大的风险中可以寻求最高的投资收益。
  2、加快资本市场体系创新,建立多层次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分级资本市场。加快中小企业资本市场体系创新,积极开辟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服务机构多样化,是促进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资本积累步伐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的内在要求。
  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应尽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逐步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服务力度。第一,发展独立的创业板市场。创业板的推出可以大力引进民间投资,使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及其他信贷、担保机构及地方政府等资金进一步汇集和投入到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关键,也是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途径。我国应该在总结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提高标准、积极推进,逐步完善创业板;第二,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三板市场)。我国目前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俗称三板市场)不应局限于“回收站”的功能,还应成为培养上市公司的“摇篮”,培育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通过合资、合作、产权出让等方式,增加中小企业的自有资本,提高其融资能力;第三,在直接上市受限制、交易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中小科技型企业还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参股、控股等资本运营方式盘活上市公司中的存量资产,达到买壳上市融资等目的;还可以在产权市场上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的方式,迅速获得所需资金。
  3、进一步加强监管。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准入体制的变革势在必行。鉴于中小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独特作用,应在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较严格的准入标准,并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尽早出台相关的制度规定,尽早使合格的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到有需要的地区(如西部),解决国家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空间布局不相适应的问题。
  要注意规范和强化监管,如规范股票上市交易和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规则;股票托管清算系统;市场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推出规则;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同时,密切关注和防范市场风险。落实资本市场重大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隐患,全力维护市场安全稳定运行。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能够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远远不能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比较有限,要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整好经济结构,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变革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离不开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我国发展资本市场可用的金融资源是十分可观的,中小企业能否从资本市场中及时的筹集到资金,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融资方式多样的金融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复初,王建中.资本市场与国有资本监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伟立.浅议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金融经济,2009.14.
[3]徐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枣庄学院学报,2009.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87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