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02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10/9/25

作者

□文/刘 倩 张丽丽

浏览次数

1227 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跨国经营
  提要 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的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经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现状
  (一)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30年的历史,而西方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即使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也晚了10~20年。但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得很快,30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了50%。
  (二)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跨国经营的主体已逐步从贸易公司向大中型生产企业转变,生产企业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贸易公司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特别是一批骨干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成为了我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一些优势企业已开始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并初步形成了全球的生产销售网络,粗具跨国公司的雏形。例如,海尔、联想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已经将产品出口国外,占领海外市场,并开始在国外生产自己的产品,培育自己的品牌。
  (三)跨国经营的领域和地区日益多元化。我国跨国经营的领域包括农机、家电、轻工、纺织、农业以及工程承包等行业,企业多数为贸易加工型,以电子电机产品为主。同时,油气、矿产、林业、渔业等境外资源合作项目运转良好,经济效益日益增加。我国的跨国经营地区已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但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也在迅速增加。在境外设立的研发中心进行的跨国并购也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如我国的海尔、联想等众多企业不仅在对外投资的大型项目明显增多,而且还纷纷加快了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的步伐,有的还建立了海外工业园。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优势很不稳定。资源廉价、政府保护、吃苦耐劳等被视为我国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竞争优势会慢慢消失。另外,我国对外投资中以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技术优势普及容易、保持先进性的时间短,一旦当地企业掌握了同样的技术加上东道国对它们的有利条件会对我国的跨国企业产生威胁。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二)跨国企业微观管理机制不健全。首先,国内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管理缺陷。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既缺乏激励机制又缺乏制约机制。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既想发展海外公司又担心失控的两难境地;其次,海外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产权关系模糊,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的是国家出资私人注册,有的企业大权旁落,中方无力控制企业;第三,企业机制不够灵活,难以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我国现有的海外企业多数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国际市场的自然延伸,而是中国式企业在国外的翻版,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却按照国内现行体制进行管理。
  (三)政府角色不当与缺位。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愈来愈认识到对外投资的重要性,愈来愈重视这项工作,但有些政府部门以定指标、下计划的方式推动对外投资。这种推动海外投资的方式,会产生一些缺乏内在需求和基本能力的投资项目,产生一些缺乏竞争力的所谓的跨国企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政府角色定位有问题,该做的没有做或做得不够,不该管的管得太多。中国经济发展一贯有着强势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的特征,这注定在“走出去”的国际化热潮背后的政府之手不会甘于寂寞,政府有时会忘记自身的公共管理者身份和职责;其次是国家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烦琐,容易导致企业丧失最佳的市场机遇。
  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科技竞争优势。注重企业科研进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科技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代表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而且研发国际化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初具规模的跨国公司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增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掌握能力。同时,应加快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形成强大的科技竞争优势。
  (二)构建和完善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体制。我国企业要想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首先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产权明晰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等化的公司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规范企业的跨国投资经营行为,避免企业资产的流失和企业利益损失;其次由于不同的企业其产业领域、投资领域、公司结构等都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作为海外投资主体的中国企业,要突出公司总部作为跨国经营的融资中心、投资决策中心、成本核算中心、价格转移中心、风险控制中心和合理避税中心的功能,通过借鉴西方跨国公司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管理模式,对其海外公司实施包括人力、财务、经营决策、分配制度等在内的全面管理;作为子公司的海外贸易与投资企业则要忠实地执行公司总部的战略规划,实现母公司的利润目标。
  (三)政府政策的优化。国家政府应向国内企业下放跨国经营权,包括进出口经营权、海外投资与融资和外贸业务经营权等,实现跨国经营权审批程序的简化。目前我国政府对国内企业的跨国经营权有所限制,致使一些企业错过了许多宝贵的商机,不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跨国经营。因此,要向企业放权,特别是放宽对私营企业对外投资的限制,使每个企业都拥有走向国际化的权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力量在不断地壮大,将成为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因此,放宽对私营企业对外投资的限制势在必行。同时,还应逐步放松非贸易性跨国投资项目有关的外汇管制,对有关项目经审核无误后,允许投资项目的外汇自由输出、输入。
  (四)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情报网络。人才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关键因素,信息则是企业立足国际市场的生命线。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针对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及时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灵活、快速、准确、通畅的信息系统。为此,跨国公司应努力建立起覆盖全球范围的竞争情报网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这就要求跨国企业:一要增强信息观念,完善现有的信息中心,建立联结国内外、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二要改善信息处理和交流工具,采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提高竞争情报的准确性和利用效率。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勇,杜德彬.自主创新战略下的中国跨国公司崛起.国际经济合作,2007.1.
[2]文轩.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转型与风险.国际经济合作,2007.6.
[3]侯晓燕.入世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消费导刊,2007.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258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