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03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0/9/25

作者

□文/李 峰

浏览次数

3868 次

英国格拉摩根大学会计教育的启示
  提要 本文从会计教育理念、会计课程设置、会计教学方式、会计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对格拉摩根大学会计教育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现有会计教育提出改进思想。
  关键词: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考核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在2006年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后,全面推行会计准则与会计教育国际化。英国会计教育历史悠久,以其科学严谨的教育模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会计教育强国之一。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在会计教育上名列全英前五位,笔者在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学习考察会计教育半年之久,根据实地考察分析结合国内的长期会计教学实践,对其一些先进理念和方法颇有感触。
  一、会计教育基本理念分析与启示
  在格拉摩根大学,笔者在认真地向会计系主任马琳教授请教教研理念和经验及亲身体会之下,逐渐认识到:在格拉摩根大学的会计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管理者和引路人,不是老师来“教”学生,而是组织管理学生自己来“学”。学生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封闭式的单调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属于“经院式”的传统教育模式,通常以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既定目标去“塑造”人才。
  格拉摩根大学会计教育将终身学习作为基本教育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会计教育不再是年轻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最后环节。在任何一个年龄段,在工作后的任何时期,只要有学习会计知识的需求,经申请即可到大学接受正式的会计教育。因此,在同一个班里,既有生机勃勃、没有工作经历的年轻人,还有可能见到两鬓斑白、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年学生。同时,终身教育认为,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迅速变化、日趋复杂的社会工作,会计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应该在接受教育期间集中掌握基础性、工具性的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因此,在任何一个会计教育环节,都能体现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想精髓。
  近年来,我国会计教育界已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传统理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一些教学环节还未实现良好的突破,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有效落实尚不到位。正规的大学会计教育尚未形成灵活的准入机制,依然是高考入学学生的专利,其他人一般还不能进入。虽然现在社会上出现了电大、成人教育和各种各样的会计培训,参加者也大多是年轻人因就业或提升学历的需求而为之。因会计工作需要而必须进行的会计后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流于形式。作为现代会计教育,应该教给学生比会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法。我国会计教育应在吸收传统教育精髓的基础上,切实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当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进一步改革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会计课程设置分析与启示
  英国格拉摩根大学会计课程设置侧重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专业性两方面,他们不只局限于会计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再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而是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在注重基本知识如经济学、统计和法律等的基础上,与财务、金融等相近的学科知识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同时,会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非常紧密。每当会计或经济领域出现新技术、新理论,相应课程就会被修改或更新,老师也会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面,尽量避免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脱节。如,针对英国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经济背景,许多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证券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同时,本科课程设置还与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考试挂钩,并随着ACCA考试科目与内容的变化而相应调整,这样会计本科毕业生可免试8门课程,硕士阶段可以再免试四门课程。学生如果不能在学校期间顺利通过ACCA资格认证,也可以获得学位。当然在获得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专业资格考试。
  我国大学教育中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两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以及“实践课”等六类所构成。近年来,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下,我国各高校每年都会修订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课程的结构和安排逐渐趋于合理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改革的主持与参与人员大多是财会专业教师,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专业主干课,对其他课程改革力度不够。即使对专业主干课的改革,也主要针对课程门数和学时多少,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并且课程内容的衔接和交叉重复的问题一直未得以较好的解决,也不太重视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国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积极借鉴格拉摩根大学的做法,突破以前课程体系改革的思维定势,让其他类别课程以及相近学科的教师也参与进来,全面改革会计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会计课程的整合,同时加强各门专业课程内容的协调及其主讲教师的沟通,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社会需求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相关课程,并要注重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会计教学方式分析与启示
  格拉摩根大学的会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讲授、辅导、研讨相结合。教学中有讲师和导师的区分,同一门课讲师只负责课堂教学,课时有限,内容很多,所以只是讲讲重点,主要的工作是学生的自习;而导师——通常是年轻的助教或是研究生负责课后的辅导、习题的讲解,这样老师能够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科研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学习的方法和时间安排,也会有更多的时间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会计课堂讲授一般分专题进行,讲师课堂上讲解的大约只有30%~40%的课程内容,讲解重点主要是:专题的框架结构、重点和难点讲解;各专题新理论、新观点;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书章节,以备学生课后阅读。学生课下需花大量时间阅读、查资料和写论文,大部分参考资料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后认真学习才能掌握。特别指出的是,每门课程都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课本,老师通常是列出与该课程结合较紧密的十多本参考书,还会强调学生多看专业权威报纸、杂志,以拓宽知识面、加快知识更新,有效提高自学能力。辅导课一般在每次课后进行,导师单独针对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小组及时进行辅导。主要内容集中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遗留问题;辅导正在做的作业;讲评已经完成的作业。研讨一般由老师预先布置主题,学生课下准备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学生提出想法及观点,并与同学和老师研究讨论。这样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促使他们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研究分析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出国交流、进修教师的日渐增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出现和推广在会计教学中,但部分老师还是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知识体系偏陈旧,课堂教学过于偏重具体细节的讲解,不太注意结合案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没有很多的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每门课程都有固定教材,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其结果不仅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足,而且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真正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根据课程特点可引入课堂演讲、讨论方式等,要注重讲授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和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参考资料的阅读分析,培养自学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
  四、会计课程考核方式分析与启示
  格拉摩根大学会计课程考试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成绩的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分量较重的作业、测验或演讲等形式组成,占总成绩的30%~50%。会计课程作业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评估平时成绩的主要内容。每门课程通常都有1~2个综合作业,提交形式有报告、论文、计划等,对格式和参考文献要求非常严格,不得抄袭别人观点,否则会被视为很严重的问题。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70%,多为闭卷考试,一般是五选三或六选三,有时会有一道必答题。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一般除会计分录外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会计核算也要求相关的分析和决策。每道题都需大量的论述支持,所以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样的考试,就要求学生必须思路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必须在平时多阅读和积累专业知识并灵活运用。
  我国的会计课程考试虽然也强调不能单靠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强调平时成绩,鼓励老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便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进行考核,但很多时候老师的平时成绩只是考勤、小作业、课堂提问,等等。虽然形式上采用了平时考核,但实质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试的题目也是对具体内容的考察,综合能力不够,学生发挥自主性的空间有限。因此,我们可借鉴格拉摩根大学的做法,积极进行会计考试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艳秋.中英会计教育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08.6.
[2]陈晓芳,翟长洪,崔伟.中外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2008.5.
[3]汤湘希.会计教育改革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038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