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04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0/11/2

作者

□文/孙 亮1 周 敏2

浏览次数

2061 次

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转型
  提要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西方经济理论也告诉我们,就业增长的速度与教育发展程度呈正相关,这种确定性的互动机制曾被许多国家发展进程的事实所证明。但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随着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教育机会和教育产品供求矛盾的激化,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由确定走向不确定的转型中,使我们不得不对教育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重新进行现实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就业;关系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及就业对应关系转型
  人力资本理论首次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分开、劳动力质量与数量分开,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在提高人的就业能力、促进职业变迁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学者也都赞同此观点,认同教育对就业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确定的对应关系。然而,打破这种正统观念的是人们面对的现实: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求职日益艰难。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与之伴随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尤其是高等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的扩张,至今毛入学率已高达23.3%,已然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无疑,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的受教育水平,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足量的“兴奋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供给不足、劳动力质量水平低下的局面。但随着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其对就业的影响和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从国家教育部统计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来看,我国2007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其中,2008届大学毕业生约1/3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2009年大学毕业生半年之后的就业率大概是86.6%,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10年我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已达630多万人,再加上近几年沉积下来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这意味着2010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截至2010年7月1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初步统计为72.2%,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人们过去的因受过高等教育而获得的就业“优势”大大减弱,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已悄然发生了改变。一时间,很多人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质疑,认为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还有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教育过度现象。
  面临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是应继续大规模的发展教育,还是毕业生就业为教育发展让路?教育一定有助于就业吗?面对这些疑问,我们必须转换思维和视角,探究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不确定性的更深层次原因。
  二、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转型原因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现今高等教育已然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很多毕业生仍然以精英教育的就业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就业选择,导致毕业生们就业预期过高,出现“东高西低”、“眼高手低”等现象。如,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偏向于北京、上海等全国一线城市,愿意去西部及边远省区的学生微乎其微;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成了毕业生们的宠儿,而很多企业急需人才的空缺岗位却无人问津,当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考热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在工资收入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也有较大差距。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存在很大误区,许多高素质人才找不到合适工作,人才浪费愈演愈烈。
  (二)高等教育供给轻视社会需求。教育供给,即教育机构培养一定数量、质量、结构劳动者的能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大幅增投,教育供给能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数量激增,然而由于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导致这些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失业。具体表现为:首先,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以及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致使学校和学生都以取得好成绩为第一要务,再加上有些教育者仅沉醉于书本教育而无视生存教育,不能很好地把所教授的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如此僵化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得很多学生成为钻研书本、纸上谈兵而不善于思考的书呆子;其次,我国高校扩招缺少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力,也不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制约,导致高校一味追求扩大规模,忽视市场需求,专业的设置及调整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严重失衡、毕业生数量激增而就业越来越困难并存的局面;再次,各高校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重抓人才培养数量,而忽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由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特色定位没有相应的政府计划指令和促动,各学校片面追求学生数量最大化,于是专科学校效仿本科学校、本科院校效仿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则力求学科更齐全,致使专科学校到综合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模式如出一辙,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人有我有、人无我无”。这种忽视质量和特色的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就业难,尤其是结构性失业自然不可避免。
  (三)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非常规化。如今国际上衡量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对我国而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带有明显的“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功利性,并非真正从市场需求出发,发展速度过快、过于仓促,主要表现为:首先,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惊人。自1999年我国政府作出高校扩招决定后,当年即扩招47%,以后平均每年的扩招规模都超过30%。到2002年底,我国各高等教育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绝对数量上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而这样的“成果”,美国却用了27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堪称壮举。然而,在入学率增长的同时,我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就业岗位的增长赶不上高校入学率的增长,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扩大,客观上引发了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其次,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决策施行过于仓促。1999年从决定扩招到召开部署扩招会议,再到计划落实,仅用了20多天,可见其仓促。决策的仓促执行导致许多高校从师资到设备,从硬件到软件均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的教学与实践需求。在某些高校,教师周课时甚至有的高达40课时,承担6门课程的教学,班级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高校的课堂人数甚至超过200人,更不用说接触所学课程必须掌握的实验器械了。试想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量和低下的教学环境下,如何保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再次,毕业生就业环境和政策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新的改革尝试和旧的体制束缚共同作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使得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多方面问题。毕业生对由政府提供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等服务普遍感到不足。就业渠道方面,如我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些基层单位也非常需要人才,但却因为没有岗位和编制,阻碍了毕业生下基层的道路。师范生基层就业的问题就是典型,因代课教师无法清退,致使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大学生无法学以致用。
  (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种种因素,我国城乡二元分割对立,东西部发展差距显著,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给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带来困难。城乡、地区间收入差异明显,社会保障城乡分割,工作搜寻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取决于他们的就业收益预期和机会成本,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存在如此巨大差距的现实国情下,到乡村和西部求发展无疑不利于毕业生们就业预期的实现,同时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广大毕业生仍不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就业,即便来自县城和农村的毕业生,大多也是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的最根本原因。
  三、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应对策略
  (一)高度重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各部门要继续把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2009年11月份全国视频会议召开并下发文件后,教育部多次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逐项推动工作的落实。同时,挖掘整合教育系统自身资源,出台了如社区就业、创业、征兵等方面新政策和措施。2010年4月,教育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下发文件、出台多项新政策,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积极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二)有效推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成立各级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政府主管部门应为毕业生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类型的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吸纳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重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咨询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系列活动,出台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及农村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建立学生科技创业及就业实习基地。
  高校应积极引导毕业生脚踏实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及消除就业时的矛盾心理,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尽早就业,在工作岗位上获取经验。同时,帮助毕业生了解和发掘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合理规划未来,培养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变革的能力,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使其逐渐在市场中寻找到适合的位置。缺乏工作经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遭遇困难的一个共同原因,因而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是制度安排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首先,改变过去封闭办学的状况,增强办学的开放性,逐渐落实高等学校的自主权,使高校能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改革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针对学校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泛地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意见和看法,对相应的学科和专业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革和调整。如此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好的竞争力,才能在社会中有“用武之地”,从而使教育与就业之间趋于协调;其次,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是多种规格的劳动力,而从我国的高等教育来看,各个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都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恰当定位,培养模式趋同,造成毕业生难以符合市场需求,或是就业后非常容易被他人取代。因此,各高校应依据各自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形成办学特色;再次,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毕业生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需要高校的自身努力。高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效果评估体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保证教学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除此之外,高校还应接受政府和社会的评估及监督,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最后,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一些发达国家每千人有中小企业40~55户,而我国每千人仅有6.4户,即使达到发达国家最低水平,即每千人40户中小企业,尚需办5,000多万个中小企业。如果未来10年能够达到这一数量,那么即可创造4.5亿个就业岗位,这样就可以大大改变中国的就业状况。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创业教育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制度,并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鼓励大学生创业。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的展望与行动宣言》所言:毕业生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们期盼着中国由一个就业大国发展成为创业大国。
  (作者单位:1.安徽大学就业指导中心;2.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庆修.促进充分就业是发展的第一要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9.
[2]燕晓飞.实施创业型就业政策促进我国就业增长[J].北方经济,2004.5.
[3]张应强,刘在洲.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奥利维.贝尔特朗.人力资源规划:方法、经验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2008年、2009年教育蓝皮书.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15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