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05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0/11/2

作者

□文/赵建敏 刘 丽

浏览次数

1825 次

“阶段性心理疏导法”实践与研究
  提要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问题为社会所关注,解决这一问题除物质上的帮助外,还要作好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走出精神困境,促使他们奋发成才。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疏导;阶段性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贫困生问题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问题,还包括贫困生心理上的问题。因此,解决贫困生问题,适当的经济援助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而恰当的心理疏导则能引导他们正确面对逆境,启发自立自强,激励奋发努力,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其受益终生。所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承受比一般的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卑。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所限,在穿着、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方面,会与一般的同学有一定差距,在各方面的对比之下,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不如别人,低人一等。
  (二)虚荣。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上和一般的同学有一定差距,因害怕他人的鄙夷和同情,从而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甚至编造谎言,满足其膨胀的虚荣心。
  (三)嫉妒。贫困生也希望过富裕、无忧的生活,当无法得到满足时,有的开始怨恨父母,怨恨家庭,进而发展到怨恨他人,嫉妒他人。
  (四)敏感。贫困大学生因为在生活上和一般的同学有差距,总是担心周围的老师、同学会讥笑自己,从而变得多疑、敏感,过分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五)抑郁。有些贫困大学生深知家庭的艰难,父母的艰辛,对自己花费大量的学杂费、生活费,而深感歉疚,觉得对不起父母家人。再加上现在就业形势的不乐观,有的贫困大学生意识到无力回报父母与,于是他们会苦闷、抑郁,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危害
  以上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会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各种不良影响:第一,各种心理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情,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妨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给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障碍;第二,各种心理问题的存在,使贫困大学生不愿与同学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形成人际交往的障碍,使得同学之间的关系冷漠,集体观念淡化,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妨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第三,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会逐渐演化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促使过激行为的产生,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所以,对于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及时地、妥善地解决,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三、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的途径
  高校贫困生多数已是成年人,具有独立的心理和独立的人格,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求恰当的途径,而恰当的途径则要针对大学生自身成长的特点而确定。大学是一个人迅速成长的阶段,短短的大学时光能使一个刚离开父母庇护的少年迅速成长为即将投入社会的成熟青年,大学是学生从“学业人”走向“职业人”的重要发展阶段。因此,大学生发展变化非常快,每一年,学生的个人情况差别很大,在不同阶段,学生面临的心理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对贫困大学生分阶段、有层次、有步骤、有不同侧重地进行心理疏导,称之为“阶段性心理疏导法”,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疏导,成为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走向成功人生的良好方法。
  (一)对“适应阶段”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大学是学生走出家门,接触外界社会的第一步,与以前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对于新入学的学生都要经历一个“适应阶段”。
  大学生生源复杂、多样,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家庭。贫困生往往是在进入大学后才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之大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刺激下,加之初到大学的陌生感,使家庭贫困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低人一等,自惭形秽,郁郁寡欢。因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和鄙夷的神情,怕别人看不起而不与同学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封闭自己,越来越远离人群而独来独往。同时,有的贫困生为掩饰自己的“贫困、土气、父母是农民或下岗工人”,隐瞒事实,学着撒谎,甚至在同学面前显阔、吹牛,满足其膨胀的虚荣心。针对新入学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与虚荣,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心理疏导:
  1、开展思想教育,端正态度,树立正确观念。在所有的新生中开展互相关爱、艰苦朴素等方面的教育,避免学生中的互相攀比、互相倾轧的发生。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贫困,让所有学生认识到贫困不是学生自身的过失造成的,贫困也不是可耻的,贫困的学生不必自惭形秽,使大学生一入学,就彼此产生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良好关系。
  2、单独交流,培养自信、自强的主体意识。对于贫困生,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将其与普通学生同样对待,应对其进行特殊辅导,辅导员、任课教师等要主动与贫困生进行单独交流,在交流中向学生灌输自信、自强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周围的事物。
  3、重点关注,解决实际困难。对于情况特殊的贫困生,如,贫困地区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们要给予特殊照顾,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解决其实际困难,如帮助申请费用减免、帮助介绍勤工俭学的机会等,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集体的关爱,从而能信任集体,热爱集体,能自觉地溶入集体。
  (二)对“发展阶段”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大学生度过刚入学的“适应阶段”,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学习方式后,进入到个人的全面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生活步入正轨以后,一般都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贫困生也渴望自己打扮得漂亮、英俊,当因经济不允许,使这些都无法得到满足时,有的开始怨恨父母,怨恨家庭,进而发展到怨恨他人,嫉妒他人。同时,因为害怕周围的同学讥笑自己的寒酸、土气,开始变得敏感,连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被认为是“别有意味”的轻视。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必将影响贫困生的个人发展。对这个阶段的贫困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促使其健康成长,奋发成才。“发展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对贫困大学生要做的心理疏导工作必须是全面的、综合性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雅的环境,良好的秩序,高尚的风气,多彩的文化,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里、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里,提高思想境界,磨炼意志,使自身发展不因内心矛盾的冲突而受到阻碍。
  2、加大心理健康宣传。世界卫生组织为人类确定了“健康”的定义,认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加大心理健康意义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都能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到高级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使贫困生自觉地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自我纠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
  3、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人格是人的所有心理特点的总和,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大学生在其“发展阶段”,对其进行健康的人格培养尤其重要。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认知能力、自信自强的主体意识、挫折教育、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帮助贫困大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人格现状,自觉避免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培养健康人格。
  4、完善资助体系。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奖、贷、助、补、减以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其后顾之忧,保障其安心地学习、工作,从而避免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5、做好职业规划。高校要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专业,明确发展方向,让学生及早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增加学习动力,专心学业,从关注自己现有状况转移到关注未来上。
  在大学生的“发展阶段”,通过全面的、综合性的心理疏导,可以使贫困生发现并发展自身的特长爱好,促使各方面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完善人格,提高思想境界,同时增加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安心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毕业阶段”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大学生毕业前的一年,面对写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求职就业等事项,事务繁多,造成毕业生心理负担过重。贫困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比其他同学更迫切地希望找一个好工作来回报父母,于是很容易焦虑不安,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此阶段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应以“就业”为主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良好就业心理的培养。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及早培养良好就业心理,是帮助贫困生就业的前提条件。这其中包括:求职礼节、礼仪的培训;引导正视挫折,做好心理准备;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自信心的培养等方面内容。
  2、提供就业途径、信息。学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可以视具体情况对情况特殊的贫困生、成绩优秀的贫困生给予一定的照顾,优先提供就业机会。
  3、做好毕业欢送工作。毕业生离校是学生伤感的时候,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学校在这个时候送上爱心,关怀学生,做好欢送工作,从而温暖即将走向社会的心灵,可以使学生满怀感恩之情回报社会。
  通过以上心理疏导,可以解决贫困生一定的实际困难,同时使其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让其充满信心、满怀热情地面对新生活。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03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