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06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10/11/30

作者

□文/刘春月

浏览次数

765 次

苏北地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研究
  提要 本文以苏北地区为典型,分析构建苏北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的必要性,探讨构建苏北地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苏北地区;封闭供应链;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等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苏北地区属农业主产区,粮食、棉花、油料、瓜果等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增长,人们更加关注食品质量问题。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法是通过对农产品来源与加工过程监控来实现的,忽视了物流控制这一有效手段。封闭供应链体系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高级形式,是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基础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苏北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苏南、苏中地区。本文结合苏北地区特点,分析构建封闭供应链环境的必要性,从而构建苏北地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
  二、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研究理论综述
  关于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国内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封闭供应链的概念由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于2006年率先提出,是指对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制度,具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具有可追溯性的供应链系统。陈恭和(2007)对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中的TBT预警信息系统的研究,详细描述了其系统的概念、功能、数据结构和开发框架。针对三鹿奶粉事件,刘伟华(2008)提出了利用封闭供应链来解决其产生的质量问题,并认为封闭供应链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1)强调供应链的稳定性;(2)强调供应链运行标准的一致性;(3)强调成员的门槛性。王多宏(2008)认为,研究农产品封闭供应链,首先应进行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基本理论与网络节点设计及布局研究,然后开发基于JIT的配送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以及流程优化及成本控制技术的研究,最后实现从农田生产到超市等市场终端的整体产业示范。焦志伦(2009)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封闭供应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食品封闭供应链的设计要素,并从这些设计要素出发,尝试从理论上构建不同类型核心企业主导的四种食品封闭供应链系统,包括生产核心、分销核心、加工核心和销售核心封闭供应链系统。彭剑(2009)认为,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可以较好地解决湖南省当前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较好地体现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
  从研究现状来看,目前的研究仍然强调在封闭供应链内涵探讨等方面,尚缺乏针对性的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研究。为此,本文将着力于针对苏北地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的构建。
  三、苏北地区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的必要性
  (一)苏北地区物流发展的需要。供应链管理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由传统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组成供应链联合体,与其他供应链相竞争,最终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尽管苏北农产品物流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物流系统还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由于缺乏共同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包装标准与运输实施标准不配套;农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这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经营成本。不仅如此,苏北农产品供应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开放的供应链体系不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节约和价值增值。封闭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就是在管理、技术以及运行上实行统一的标准和技术集成,通过供应链各级节点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达到高度一致的默契,从而实现消费者需求快速响应和即时准确供货,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整个供应链竞争力。
  (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目前,苏北地区供应链技术环节落后,难以保证物流过程中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整个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还十分简陋,技术手段落后。整个物流过程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形态物流为主,农产品在配送、运输、储存过程中保鲜技术缺乏,农产品损耗大。据统计,苏北地区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损失率达3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被控制在5%以下。因此,构建苏北地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迫在眉睫。
  (三)降低成本的需要。苏北地区的供应链模式是环节开放式经营结构,不利于成本降低。食品经营企业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以价格为主要评判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反复的筛选、替换,没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致使供应商鱼龙混杂,大量伪劣产品混迹其中,危害消费者。同时,供应链的环节过多,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不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四、苏北地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封闭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积极培育苏北地区农产品核心企业,根据不同农产品和不同流通环节的特点,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配送企业以及部分农产品连锁超市等农产品流通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建立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在封闭供应链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围绕核心企业进行农产品供应链设计时应坚持流程简洁性、能力(资源)互补性、运行协调性、响应敏捷性原则,这样才能尽可能吸取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合理因素,同时又有利于根据企业的综合能力和优势加以创新。
  具体思路是:1、依据苏北地区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各个企业的资源进行评估,明确优势资源与劣势资源,根据各个节点竞争实力的强弱,确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这个核心企业可能是农产品销售商或者是农产品加工制造商;2、核心企业进行供应链节点企业重组。通过企业重组、技术改造等方法来改善资源状况,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尽量吸收入供应链,对负担性企业进行重组,以此整合优秀的上下游企业;3、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评估、选择企业之外的配套资源或合作者;4、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供应链运行的技术平台;5、根据企业的竞争力、信息系统的性能条件、物流渠道、营销渠道和产品销售情况等因素来优化供应链结构。
  (二)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政策法律支撑体系。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政策法律支撑体系主要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准入制度,进行实时监控与动态跟踪管理等。1、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企业准入许可体系。首先,开展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状况的日常监督检测和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及生产基地认定和标识认证等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其次,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在主体资格、程序、监管、法律适用上的一致性;再次,实施贴食品市场准入QS标志管理,实行产地标识制度和无公害标识制度,加强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查处和惩罚。最后,做好产地认证,对本地农产品和外来农产品的主产地实行安全农产品认证录,严格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加强生产基地环境监测;2、农产品安全监控与管理体系。为了确保农产品跟踪追溯系统的有效实施,必须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有效控制。
  (三)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及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无疑是有效协调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农产品供应链环节中的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或生产企业、加工商、配送商和分销商之间是多边共赢的关系,各阶段企业不能仅以自身的利益为重,而应该考虑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充分合作,形成利益及风险共担的机制。整个供应链就像是一个虚拟的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目标,通过功能整合、策略联盟和优势互补,在共享信息及技术的前提下分享农产品在供应链上所获得的增值,合成整合式农产品物流增值链结构体系,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四)发挥政府在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构建中的服务作用。政府应出台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规划指导意见,通过规划来合理引导封闭供应链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针对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建设出台各种支持和鼓励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焦志伦.我国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政策研究[C].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
[2]陈恭和.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中的TBT预警信息系统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5.
[3]刘伟华,周丽珍.封闭供应链:破解三鹿问题[J].市场周刊,2008.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615138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