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近几年,企业绩效评价是国内学者讨论的热点之一,如何更好地评价企业绩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家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关键词:绩效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上市公司的绩效,能否准确、客观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评价方法的发展和运用中,主要有沃尔评分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法、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法等。但是,这些评价方法采用的是单项指标排名评价,不利于从整体上评价公司绩效,即使建立了多元指标体系,但因为许多指标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并且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取决于主观判断,缺乏严谨性、科学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因子分析则可以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和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聚类分析则根据不同因子对变量进行分类,这不仅可以对行业内公司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而且可以了解各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及薄弱环节,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应用因子分析对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因子得分对各公司进行了聚类分析。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企业绩效评价是国内学者讨论的热点之一,形成了大量的有关文献。
池国华、迟旭升(2003)从外部投资者的角度探讨了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评价问题,从评价程序的确立、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评价方法的确定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系统提出建议。
李健、邱立成、安小会(2004)从经营效果、绿色效果、资源能源属性、销售和消费属性、生产属性、环境效果、发展潜力等方面构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何慧婷、柳建民(2005)选取了常用的41个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原有指标中提取了6个综合指标,并通过分析这六个指标从而评价上市公司的绩效状况。
温素彬、薛恒新(2005)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构建了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由静态绩效评价、静态平衡性评价、动态协调性评价所构成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
顾文炯(2005)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企业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质量四个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评价。
刘振栋、刘丽、王中海(2009)应用聚类分析法对2007年32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绩效评价。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本文试图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变量进行浓缩,用各变量的方差解释度设置权重,从而构建公司绩效综合评价指标F,通过F指标对公司绩效进行整体评价。同时,使用盈利及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3个因子进行聚类分析。
三、样本的选择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发展水平不同,本文选择了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该行业15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上市公司数据库。
本文选择了10个指标来评价企业绩效,分别是资产负债率(X1)、固定资产增长率(X2)、总资产增长率(X3)、营业收入增长率(X4)、总资产净利率(X5)、固定资产周转率(X6)、总资产周转率(X7)、净资产收益率(X8)、流动比率(X9)、速动比率(X10)。
四、因子分析及其解释
通过借助SPSS16.0软件,我们计算出了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及贡献率。主成分个数的选取,按照特征值大于1或接近1进行选择,最终选取了3个主成分,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3.882%。(表1)
表2列示了前3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反映了因子和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通过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可以看出各主成分与原始指标的关系为:第一主成分F1主要由指标X2、X3、X5、X8解释,它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第二主成分F2主要由指标X1、X9、X10解释,它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第三主成分F3主要由指标X6、X7解释,它反映了企业的运营能力。(表2)
借助表2,我们得到了主成分因子同原始指标的关系为:
F1=-0.121X1+0.741X2+0.895X3+0.572X4+0.840X5+0.054X6+0.246X7+0.812X8-0.403X9-0.151X10
F2=0.887X1-0.349X2+0.292X3-0.432X4-0.404X5+0.493X6-0.048X7-0.317X8+0.859X9+0.925X10
F3=0.253X1-0.051X2+0.110X3+0.066X4+0.245X5+0.825X6+0.927X7+0.328X8-0.025X9+0.084X10
我们使用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其权重值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本文以F代表综合评价值,得到模型:F=33.058×F1+32.843×F2+17.980×F3。(表3)
五、聚类分析及其解释
利用模型计算了各个样本的得分后,本文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按因子得分值对样本进行分类。通过尝试,我们认为最终分为5类较好,具体情况见表4。(表4)第一类公司的绩效最好,盈利及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均为正值,综合绩效最好,说明这类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很好;第二类公司盈利及发展能力最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相对较弱;第三类公司数量最多,盈利及成长能力虽为正,但数值很小,其余均为负值,说明公司经营发展能力相对较差,发展后劲相对较弱;第四类公司运营能力较强,资产周转速度较快,但盈利及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不强;第五类公司盈利及成长能力最差,但有一定的偿债能力。
六、结论
本文所建立的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提供的综合评价方法及技术完全可程序化、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无人为因素干扰,通过分析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对该行业内各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影响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可以为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不同的公司在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决策者应根据自己对公司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做出决策,而且应该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公司的相对竞争优势,取长补短,发挥企业的优势,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1.山东财政学院;2.山东鲁能亘富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池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8.
[2]李健,邱立成,安小会.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4.4.
[3]何慧婷,柳建民.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比率指标评价体系[J].管理学报,2005.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