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本文借助比较优势理论,对新疆加工贸易中的要素进行优劣势分析,得出要发挥新疆在劳动力和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提升在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新疆加工贸易发展。
关键词:新疆;加工贸易;要素;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主要有要素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优势、技术和管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市场和需求方面的优势,等等。加工贸易方式通过对各国不同优势的结合,从而使世界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于新疆发展加工贸易来说也不例外,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新疆的优势资源和中亚的优势资源将发挥最佳效益。客观地来看,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要素优势,要素优势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的水平及其外溢效果,制约着配套产业的发展。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其中,劳动力、土地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而技术革新则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因此,本文对劳动力、资源、资本和技术四种要素进行优劣势分析。从新疆的具体情况来看,新疆目前处于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源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技术落后的阶段。因此,新疆的要素优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成本优势,而在资本和技术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一、劳动力要素优劣势分析
(一)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是新疆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之一。新疆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劳动力数量自1980年实施 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新疆总人口数量由1,283.2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095.19万人,年均增长2.34%。劳动年龄人口(16~65岁)年均增长4%。新疆21世纪前20年,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年龄人口仍将保持着继续增加的趋势,新增劳动力数量变化比较平稳。供给对就业产生的压力仍将处于上升态势。随着开放性经济的深化,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更大,未来劳动力市场新增的劳动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来自劳动年龄人口的自然增长。“十五”期间,由于第三次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新疆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第二,技术进步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在农业和企业劳动力人口方面。随着新疆农业科学技术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技术装备的改进、科学的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省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第三,高校毕业生持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新疆大学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新疆职业教育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每年以6%的增速进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劳动力市场。第四,离退休人员成为劳动力供给队伍中一支不应忽视的力量。目前,新疆老年人口达到171万多人,并以每年4.36%的速度增长,高出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36个百分点;另外,新疆劳动力相对内地沿海地区成本比较低廉。
(二)新疆劳动力市场质量发展前景较好。新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分为小学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以上。近几年,国家越来越注重西部建设,加大了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投入,1996年新疆教育经费仅为435,879.0万元,2006年较1996相比增长了3.52倍,达到1,532,702.9万元。在国家、新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下,新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新疆各大高校、职业技校为新疆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且具有一定技术的人才,2007年普通本科、专科毕业生分别为23,376人、22,752人。新疆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构成持续减少,初中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也有所下降。本科教育程度劳动力的比重大幅提高,是新疆劳动力市场上新增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加工贸易主要面对的是国外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而加工产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技能也很重要,因而需要熟练的工人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如商务部在东莞调查显示,外资、台资进行电脑主机板的装配组装,基本都是高中毕业的女孩,这些员工具有相当的文化程度,因此极易成为熟练的劳动力,保证了加工产品的质量,因此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就更需要提高劳动力市场质量,培养具有高中文化以上的熟练工人和技工,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师。在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高峰重叠的大好时期,高级技能人才在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较低,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二、土地要素优劣势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土地要素中的资源要素的优劣势。首先,新疆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40条,总蕴藏量为3,355.45万千瓦,占全国的4.96%,可能开发的总装机容量为853.51万千瓦;其次,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截至1997年,新疆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68种,总潜在价值超过6万亿元。全区已探明的616个矿区中,规模属大型的75个,中型的169个,小型的372个。在探明储量中,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1种。一些重要矿产质量较好,富矿比例较高,如煤、铬、蛭石、铁、铜、镍、膨润土、石灰石等,并拥有新疆软玉、钠硝石、皂石、水硝碱镁钒、蛋白石等一部分特色矿产。虽然有资源丰富的优势,但是地质勘查程度低,部分资源保护程度低。资源远景潜力大的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铜、镍、黄金、铬、铅锌、铍、锂、石棉等。巨大的资源优势能为各个行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这是很多省份所没有的优势,就地取材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但是,新疆的深加工行业和资源的利用率都是比较低的,因此提高产业在深加工和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的空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是发展新疆加工业的深度、质量、科技含量的必要途径,把外商的科学技术引进来,把我们的产品推出去,这个也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扩大新疆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三、资本要素优劣势分析
资本包括资本货物(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原材料等)和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和借款等)。本文主要探讨资本货物。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见中从20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针对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放宽利用外资有关条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推进地区协作等诸多方面良好投资环境。加工贸易企业在新疆进行加工贸易的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原材料进口等方面都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但是,从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上看,1999年在海关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58个,2000年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39个,2001年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32个;至200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为6个,呈严重下降趋势。不少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的注册资本是以负债的形式取得的,扩大经营规模缺乏资金,流动资金靠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较高,个别企业平时资产负债率在50%~60%,特殊时期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0%,连年亏损,所有者权益几乎为零。因此,加工贸易企业在拥有资本要素优势的前提下要更能利用这些优势才能使新疆的加工贸易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四、技术要素优劣势分析
(一)新疆的技术要素优势。经过长期的发展,新疆以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依托,已经形成了一批以石油、冶金、电力、煤炭、纺织、建材、机械为支柱,以化工、皮革、印刷、食品、塑料制品等为分支的工业体系。在石油加工、棉花加工以及番茄制造等方面已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新疆还有部分优势产品和领先技术。例如,新疆在开发风能方面具有资源、规模、技术等独特优势。新疆达坂城百里风区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风电场,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发电量也居全国第一。此外,新疆的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冶金行业最先进的各种技术,新疆的众和铝箔占全国市场的70%之多;其次是在新疆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在动植物良种培育、作物林木栽培、动物饲养、农业季节化和高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的发展向科学化前进,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新疆农业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新疆加工贸易中技术要素的劣势。产品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是首要存在的问题。产品附加值低,对国内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小。近五年,商品出口以工业原材料、初加工产品为主,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影响大,产品增值较少、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长期以来,加工贸易稳定的、主要的出口产品是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包装物的番茄酱、氢氧化锂、铝锭、木制家具及为数不多的肠衣、相框、石油产品等,产品品种单一,且附加值低。除木制家具外,大部分产品作为工业原材料出口。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化较快,对新疆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影响较大;同时缺乏技术创新优势,自主研制开发能力不足。从发展实际来看,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新疆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新疆,技术研发主要由科研院所及高校承担,而技术应用的主体则是企业,这种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实使技术进步进展乏力,因而使之发展缓慢。同时,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时只获得了部分低级技术,而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都被外国所控制,如果核心技术一直得不到提高,所导致的经济后果就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其次,研发经费不足是其主要障碍;再次,机制问题制约技术进步,市场机制不完善,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都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因此,加工企业缺少自主研发的主动性。
通过对新疆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分析,我们发现解决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其中方式之一就是利用原有要素比较优势,并且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比较优势,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对于新疆加工贸易来说,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是最主要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我们所应考虑的则是对这一优势的发挥以及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关注资本的灵活运用和产品技术革新的比较优势的加强和培育,重点建设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面向中亚市场急需的产业园区,促进以产业带动贸易、以贸易刺激产业升级的良性产业链的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润娥.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要素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
[2]原帼力.新疆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意义及对策.昌吉学院学报,2007.4.
[3]党军.论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背景与对策.生产力研究,2008.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