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34期/工作研究/正文

发布时间

2003/7/14

作者

-

浏览次数

1401 次

从产品优势到商品优势

——迁西县发展板栗生产的思考
  迁西县位于河北省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是一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为驰名中外的“中国板栗之乡”。
  迁西板栗,古已有之,板栗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诗经》、《战国策》、《左传》、《史记》、《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均有记载。这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板栗的上乘品质,在国际市场上有“东方珍珠”之称。小小板栗果实整齐,色泽鲜艳,肉质细腻,甘甜芳香,同时还具有健胃、益肝、补肾之功效。
  多年来,迁西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全国首创了“围山转”造林绿化模式,全县森林面积1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2001年以来,全县退耕还林4.5万亩,栽植以板栗为主的果树500万株,使板栗树达到了2300多万株,板栗常年产量1.5万吨,效益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的三成以上来自板栗业。迁西县靠板栗收入致富的村镇已占全县小康村的55%。全县板栗年出口量占全国的1/4,占全省的1/2,迁西板栗以产量大、品质优、技术新、市场广、信誉高、效益好,名扬中外。
  近年来,迁西县不断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使板栗产业走上绿色无公害产业的道路,迁西板栗真正实现了从产业优势走向质量优势,使这棵“东方珍珠”更加耀眼夺目。迁西板栗成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商品,栗农为此而自豪。
  但是,随着全国板栗产业的迅猛发展及板栗市场的变化,过去一直靠出口日本为主要销售渠道的迁西板栗产销形势也发生了骤变,产大于销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日本需求市场有减无增,出口量由八十年代的32000吨降为25000吨;另一方面产量不断增加,现在燕山山脉常年产量可达60000吨,比八十年代提高40%,出现了“买方市场”。尽管政府也采取发展经纪人、扩大国内市场、变单一出口鲜板栗为多种销售等促销措施,但板栗市场随着产量增减时畅时阻,价格时涨时落的问题依然存在,板栗市场不稳,价格不稳,“栗贱伤农”,栗农心中的定杆秤发生了摇摆,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究其原因,除上述提到的产大于销的客观因素外,就是在发展板栗产业上重生产轻流通。在迁西板栗已形成产业优势的同时,没有及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流通业,没有形成商品优势,缺乏销售途径、销售方式单一的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具体表现为:1、板栗销售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三十几家板栗销售单位(加工厂)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2、科技含量低。全县三十几家有加工厂的销售企业,除远洋、外贸、天成等三家能够加工板栗仁外,其余均为挑选鲜品式加工。3、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各部门投入生产领域资金达几亿元,而投入到流通环节的资金却寥寥无几。由于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使栗农生产积极性受挫。4、近几年开发的板栗品种多而杂,影响了整体的外观整洁度,使板栗内在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销售。
  总之,迁西县板栗产业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栗农增产增收。为此,笔者认为,当前调动栗农生产积极性,加强板栗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使板栗产业真正成为栗农的“铁杆庄稼”,成为致富的靠山,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板栗的销售力度,也就是说要尽快使迁西板栗从产业优势真正转化为商品优势。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的营销体系。板栗市场的放开,并不是经营单位不需要政府协调和指导而无规则运行,而是要有一个组织代替过去政府的行政指挥,转为系统联合、行业联合式经营。因此,栗农呼唤应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营销体系。迁西板栗业的发展也需要建立这样一种新体系,可以是协会、集团公司,也可以是具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板栗市场放开后,迁西板栗的销售由过去供销社一家收购,外贸企业一家出口的垄断式经营被打破,国营、集体、个体大军纷纷投入到板栗大战之中,经营格局散、乱、多,并且经营单位和个人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形不成良好的外部形象。县板栗协会虽已成立,并注册了“迁西板栗”商标,但由于刚刚起步,还缺乏足够实力和经验。因此,要下大力量加强对板栗生产、销售工作的协调、指导。特别是要解决目前板栗销售无序、人格不稳、内耗严重、销售标准不一的问题,以尽快建立新的板栗销售格局。
  2、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发挥辐射作用。纵观国内其他农副产品产区,之所以能使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无一不是龙头企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省承德的杏仁露,四川涪陵的榨菜都说明了这一点。迁西虽然现有几家加工厂,但仍存在科技含量低、客户少、销售渠道单一、缺乏龙头带动作用的问题。因此,必须下大力量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板栗销售和加工业是投资风险大的行业,要民营资本投入,目前看还不太现实。只有大力扶持县供销社、外贸等具有一定经营实力的板栗主营单位,这些单位有场地和人才优势,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资金帮助,减免各种税费。对新上深加工、冷藏设施,应视为农业开发项目,给予拨付开发资金及贴息贷款等。
  3、营造宽松环境,打造板栗销售良好平台。板栗产业是迁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是政府的富民工程,也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抓好这一产业,各行行业责无旁贷。各部门应积极参与,鼎力相助,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企业栗农自律的原则。一是强化质量意识,保名牌。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品牌就是产品生命,就是效益的观念,加强科学管护,严格按无公害产品标准生产加工,自觉维护迁西板栗信誉。二是协调联动,为板栗销售提供方便。对外地客商来迁运销应在交通、交易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提供便利条件。坚决打击欺行霸市、掺杂使假、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切实保护外来客商利益。三是取消板栗生产基金等项收费,让利于经销商,以促进经营者的积极性。
  4、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据专家称:我省以土特农产品加工项目在全国占一席之地的品种仅有两项:一是承德的露露,目前已跻身全国驰名品牌行列,年产值在几十亿元;第二就是京东板栗,但产品增加值不高。同样是山区名产,为什么板栗具有资源优势,却形不成商品优势。专家分析,板栗的营养价值无可挑剔,就差在缺乏产品统一包装、统一的品牌宣传。露露集团目前已形成统一的包装、统一的品牌,形成了宣传优势,每年的宣传费用高达几亿元,同时在全国设立了几百个分销点,形成了一种庞大的营销网络。在这方面,迁西板栗却逊色几筹。2002年中国(迁西)金秋板栗节期间,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来迁演出时,吃到迁西板栗后向记者说:“没想到迁西糖炒板栗这么好吃。”像她这样的层次,过去对迁西板栗都很少见到,很少食用,都有这样的看法,足可见,迁西板栗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同时,也使人们看到了迁西糖炒板栗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正是在板栗节,迁西县委、县政府板栗“十百千”销售政策的鼓舞下,迁西县供销社燕山经贸公司三下广州,经考察论证,在广州建立了迁西糖炒板栗销售点,这家企业第一个向县板栗协会申请授权广州市只有他们一家可以使用“迁西板栗”证明商标,并统一使用县板栗办印制的包装袋和制作的服装进行销售,各销售点也均统一打“迁西板栗”品牌,以防止非迁西板栗以假充真,损害迁西板栗信誉。这家企业从2002年10月开业到2003年1月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销售板栗70吨,日销量1吨多,产品成功打入广州宏城超市及所属25家连锁店。当然,据这家企业的经销人员讲,由于迁西板栗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名牌效应,销售伊始,由于糖炒迁西板栗比其他产地板栗价格高出许多,消费者难以接受。后来,通过访商家,走超市,串市场,不厌其烦地为经营者及消费者面对面地介绍迁西板栗的特点,让他们当面品尝,终于使他们认可,糖炒迁西板栗销售一天比一天好。如果迁西板栗成为人人皆知的名牌,那么试想,国内销售的道路就会平坦许多。当然这靠一、两家企业是很难办到的。扩大内销还需政府支持,需在抓好经纪人队伍、龙头企业等营销组织建设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迁西板栗”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
  5、提高板栗加工的科技含量。目前,从鲜板栗到糖炒板栗、板栗肉、板栗酱、板栗汁,板栗的价值显现得越来越明显。但美中不足的是,迁西板栗从口感、口味、包装设计到广告宣传,再到市场开拓,仍大有潜力可挖。因此,需要有一个具有实力的企业带头,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具有轰动效应的品牌,让“中国板栗数京东,京东板栗在迁西”在全国乃至世界唱响。(文/周定奎 吕纪水)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97435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