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34期/以人为本/正文

发布时间

2003/7/14

作者

-

浏览次数

4511 次

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赢得了人才就赢得了事业,有了人才便有了一切。
  所谓“人才”,从狭义上说,是指有专长、有才能的人;从广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人才,关键在于他(她)能否找到属于他(她)自己发展的天地,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大批各种类型的管理人才,需要能运筹帷幄、具有战略决策能力的高级人才,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一流科学技术专家,需要开拓进取的企业家,需要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等等。树立人才观念,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潜藏在群众中的智力资源开发和发挥出来,确保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做到适才适用,人尽其才。
  然而,人才从哪里来呢?有的认为,用高薪去外地招聘人才,可收到吹糠见米之功效,而培养一个人才,少则三年,多则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抱菩萨洗澡——费神费力”。有的认为,花了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或远走高飞,或被别人以重金“抢”走,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的舍近求远,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宁可不惜代价引进,也不愿留神内部开发,对本地人才视而不见,见而不用,用而不当,认为“本地姜不辣”。于是,竟相制定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策略,一个比一个优惠,待遇一个比一个高,掀起了“人才抢夺大战”的热潮。
  不可非议,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引进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知识的超常价值,重金求才也不是坏事,但纵是亿万财团,又能罗网多少豪杰?人才的流动,犹如数学中等式的某项移项一样,等式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人才的总数亦没有增加,社会需求的人才仍然是匮乏。就人才观而言,人类应当鼓励他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高质量分子,“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非好兵”,便是这个意思。不但不要屈才,而且还要鼓励人才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这样,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才能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
  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匮乏的局面,笔者认为,应该把求才的厚币“因式分解”出部分因数作为自己单位、行业、地区的发掘:一是植苗培养。把有前途的青年,选送到大中专院校培训,选送到对口的大中型企业或发达地区跟班学习。二是就地取才,岗位锻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将大中专毕业生安排到生产一线岗位,为他们提供成才的广阔舞台。三是借才养才。开展科技横向联合,采取由专家、技术人员结对子、带徒弟、传知识、教本领的方式,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年轻技术骨干队伍。四是对现有的人才,要象对待引进的人才一样,各方面予以尊重、关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使“鸿雁”不再“东南飞”。(文/刘 涛)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939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