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34期/经营管理/正文

发布时间

2003/7/14

作者

-

浏览次数

1741 次

如何规范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公正评价和使用干部,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推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许多亟待规范和完善的地方。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1、经济责任审计的立法滞后于实践。经济责任审计已开展了十几年,但其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而且从时间顺序上讲,则滞后于实践。1999年5月24日,两办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2000年12月,审计署颁发了12号文件,公布了两个实施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空白,但经济责任审计毕竟是作为一种审计制度在全国推广,仅以两办制定的暂行规定作为法律依据,其理由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既不是党纪,也不是国法,其法律地位不明确;两个实施细则虽然对审计的内容和程序做了一些规定,但离实际操作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理论上讲,法规具有权威性、严谨性与稳定性,但经济责任审计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依法性。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立法滞后于实践,导致了审计实践与法律地位的不相称。
  2、“先审计、后离任”制度不能完全落实。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正确评价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为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依据。按照规定,企业领导干部在任职期满或因提拔、调动、离退休、辞职、免职等原因离开现职前,应先审计,后离任,未经审计不得离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得不到坚持,致使经济责任界定出现许多困难,经济责任审计失去了应有的实际意义。
  3、经济责任审计缺乏计划性。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按计划进行。以供销社为例,每年年底前应当确定下年度经济责任的项目计划,列入内审工作序列。但由于社有企业改制工作力度大、推进速度快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形成了事实上的交办型审计。
  4、审计重点不突出,工作不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目的、重点、时间、结果处理均区别于其他审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审计人员常把经济责任审计等同于财务收支审计或资产负债审计,往往忽视了对业绩及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评价;还有的误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责任人全面的考核,工作中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在工作中还存在操作上的随意性等不规范行为。
  5、审计评价和定性难。审计评价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过程中所查明的结果,对照审计标准,对所发现的问题及被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所作的结论性评定。但由于不少单位会计资料失真,会计责任很容易转化为审计责任,引发审计风险;企业领导者任期内的政绩和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定性,审计评价往往模棱两可,客观性原则得不到很好的坚持。
  6、审计内容不完善。有些经济责任审计只是停留在账面上,而对于企业潜在的生产要素和影响因素不深究。如商誉和特许权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前,对现任领导进行业绩评价和对企业有效资产认定时,往往对其忽略不计,使社有资产无端流失;再如企业对外担保、未决法律诉讼等,实际上是企业将来需要承担的潜在债务,这些问题在账面上体现不出来,在审计时也往往被忽视,容易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二、改进的方法
  1、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应把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写入《审计法》,明确其法律地位,为经济责任审计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各地区、各部门应坚持不懈地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2、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各级供销社内审机构,应认真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审计方法,健全审计计划、审计评价、审计报告等工作规范,逐步规范审计操作。
  (1)时间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是离任审计,必须坚持“先审计、后离任”原则,个别“先审计、后离任”的确有困难的,可采取“先离任-后审计-再安排”的做法。这样,既能减少被审计人员在位时的干扰,又能取得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的积极配合。
  (2)内容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经济责任期内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财务收支、资产负债及效益情况,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重大投资经营决策情况,重大违纪、违规、损失浪费情况等。需要指出的是,在对资产负债进行鉴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无形资产审计的全面性和或有负债审计的完整性。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时,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和特许权,应依法评估作价,确保社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社有资产的落实,应在企业出具有效证据的基础上,按照审计规范进行认定。
  (3)处理规范。一是正确处理审计结果。明确认识审计认定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二是正确运用审计结果。通过落实审计决定,分析研究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审计质量。首先要改进组织方法。充分发挥供销社联合合作优势,对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的审计任务,可以集中一级联合社范围内的审计力量进行攻坚,以加大工作力度和推进速度;要充分利用以往的审计成果或是将正常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以减少重复审计;具体操作时,要审深、审透、不错、不漏,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客观取证,公证评价。其次要提高审计质量。一是要把握每一个审计环节,特别是取证和评价环节的工作质量;二是要把握审计结果的质量,即审计报告质量和审计结果报告质量;三是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
  4、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专业素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高风险工作,一是政治性强,二是业务性强,三是审计评价难,四是有些会计资料失真,审计客观环境不理想。因此,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依法开展审计;要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自身素质;要建立内审人员工作责任制,落实审计责任,严格审计纪律,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向更规范和更完善方向发展。(文/何宝岗 腾家林)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938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