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12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1/3/1

作者

□文/郭朝晖1 曹 欢2

浏览次数

1150 次

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提要 本文在介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难点的基础上,分析胜任力理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提出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胜任力;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xz040);湖北省软科学研究专项计划(项目编号:2009DEA06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科技强国,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而发达国家都高于70%。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科技人才创新胜任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高校作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难点
  胜任力,国内也有人译为素质、能力、才能、资质等。胜任力理论的起源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当时,智商学说遭到质疑,美国政府在甄选外交官(FSIO)的过程中也发现,基于智力因素的人才选拔测评效果不理想,早期测评成绩优秀的人才在后来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这种情况下,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应邀帮助美国政府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预测实际工作业绩的人才选拔方法。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McClelland发现,智力不是决定个人工作绩效好坏的唯一因素,而个人所具备的态度、特质、认知等胜任力才是影响个人绩效的主要因素。1973年,McClelland发表题为《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的文章,为胜任力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胜任力理论强调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除了外显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隐藏的态度、价值观、动机等内在因素。目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仍然是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对于深层次的胜任力培养往往难以触及,主要难点集中体现在:第一,浮躁的社会环境对创新型人才胜任力培养带来极大的冲击。高校教师为评职称要完成不断加码的科研任务,学生面对就业压力也急功近利地去“考证”,人才培养要达到的目标往往体现为“修完多少门课,完成多少个学分”,这就导致一些教学环节、甚至课程考试都在走过场,部分大学生毕业连专业知识都不扎实,更不用说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严谨求实的态度、钻研探索的精神等;第二,僵化的教学管理体制限制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虽然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口号喊得多、叫得响,但真正贯彻执行却面临着来自高校组织结构自身的行政阻力,主要是任何一项课程改革论证的时间长、申请的手续繁琐、审批的环节多,使得教师改进创新型人才教学方式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第三,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缺陷对人才成长带来不利的误导。一些学者早就提出人才评价要“四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但高校人才培养并没有把这种观念导入进来,大学生评奖学金、评优仍然是“重分数、看证书”,这就导致中国的大学生将学习变成应付考试,入校就热衷于进学生会“当干部”,不好找工作就去考研等一系列怪现象,而对充满挑战性的调研、发明、创造不感兴趣,即使参加“挑战杯”等竞赛也片面依赖教师的指导;第四,全球化条件下多元文化导致价值观的混乱也给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例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难以遏制和驾驭的政治腐败、文化断层、信仰危机等等,使得一些大学生陷入精神迷失的境地,缺乏方向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面对现实,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二、胜任力理论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胜任力的概念产生以后得到广泛关注,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McClelland(1973)及其项目组将胜任力定义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Woodruffe(1991)认为“胜任力是导致个体胜任完成工作的行为”;Lucia Lepsinger(1999)认为“胜任力是个体较为持久的潜在特征,它与一定工作或情境中效标参照有效的或优异绩效有因果关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广泛接受的是Spencer(1994)的定义,即胜任力是指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可以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别开来的任何个体特征。
  虽然胜任力的定义不尽相同,有的偏重特质,有的偏重行为,但基本上都承认以下三点:第一,胜任力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第二,胜任力与任务背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第三,胜任力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和业绩一般者。胜任力的概念从一开始,其目的就是面向未来、面向绩效、面向客观与可操作性,因此,胜任力理论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综合素质。胜任力包括知识和技能,但知识和技能不能够完全代表胜任力,胜任力更加强调人格、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对一个人未来的创新绩效更为重要,因此胜任力是一种特定的综合素质。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仍在知识、技能上,而对个人动机、价值观、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很少能够得以体现,如一些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经不起挫折、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应有的职业道德,而这些又恰好是社会及用人单位创新所需要的,但在大学培养计划中却很少能够得以体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分门别类突出特色。高绩效的胜任力是与组织情境相联系的,因此不存在绝对的适用于所有情境的高胜任特征。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显得过于宽泛,很多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互相套用,缺乏对本专业学生及社会需求的深入调查及分析,导致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胜任力理论要求培养的胜任力必须能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产生高绩效,这就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根据各专业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清晰而具体,不应该千篇一律。
  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应该与时俱进。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外部环境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胜任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和专业的要求,因材施教。教师要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开拓精神。目前,一些高校在强化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片面要求教学文件的完整和教学形式的规范,使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自主权,抑制了多样化、灵活化教学风格的产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三、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胜任力总结为三个维度:(1)知识水平:包括广博的综合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2)能力结构:包括洞察力、想象力、领悟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3)人格特点:包括好奇心、独立性、意志力、进取心、责任感、灵活性、冒险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表1)根据胜任力理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致力于知识水平的提升,也要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还要竭尽全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第一,知识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人才,首先是有相当知识积累的人。无知无识断难成其为人才。知识是创新之源,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绝不否定知识教学对人才全面开发的巨大作用。只是高校在组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压缩课堂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变传授知识为探索知识。目前,我国大学本科生的课堂理论教学平均每周接近20学时,而英国牛津大学每位学生平均每周上课8小时,并且由于中国高校选修课所占比例偏低,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在课堂被动接受他们可能根本就不感兴趣的知识。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学结构应该进行调整,精讲多议,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及运用知识;(2)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巧,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与热情。高校教师应杜绝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但目前中国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普遍偏大,加上科研压力,往往疏于教学。因此,改变这一局面的前提是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改革。
  第二,能力锻炼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美国一些大学提出:“一切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在于使人才具备创新能力。高校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鼓励学生课余参与跟专业相关的各种学术科技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机器人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商务竞赛、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辩论赛等,这些赛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领悟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2)支持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及课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以及通过刻苦钻研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3)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拿出一部分创新基金资助学生独立申报研究项目,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对一些发明、创造帮助申请专利,有市场前景的还可以转让专利或直接申请科技孵化。
  第三,人格塑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人格是人的理想、信念、修养、情操、气质等科学定位并日臻于尽善尽美的综合体现。人格是最难培养的胜任力,但也是创新型人才胜任创新工作最为重要的素质。2006年中国博士代表团参加世界第56届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论坛,他们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在专业知识上,而是被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品格震动和震撼。我国高校在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上,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努力:(1)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风,支持学生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独立思辨、张扬个性、甚至挑战权威。例如:哈佛大学制定并严格执行著名的“三A原则”,即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学术自治(academic autonomy)和学术中立(academic neutrality)。“三A原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3)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求真务实,探求真理。这一努力首先应从教师做起,面对不断曝光的论文剽窃事件,除了改革现行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还要强化学术自律和监督约束机制,减少学术腐败对青年学生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1.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侯文军.高校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
[2]唐宁玉.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75.
[3]陈万思.知识员工胜任力——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501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