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16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11/5/3

作者

□文/张喜东

浏览次数

1067 次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其原因
  提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重要。目前,由于监督的失控和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以及部分领导与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市场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会计信息;危害;失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重要,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对单位的微观决策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家的宏观决策与调控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由于监督的失控和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完善,以及部分单位领导与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单位的微观决策、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国家的有效运行。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会计实务中,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
  (一)原始凭证失真。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它不仅能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还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件。原始凭证是原始会计信息,是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始记载。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如,外部取得的发票业务真实但票据为非法票据;票据为合法票据但反映的业务内容不真实;自制的原始凭证内容不真实;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等等。
  (二)财务账目管理混乱。现实生活中不少单位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及《会计法》的有关要求来设置会计账,账目混乱,总账、明细账不全,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等。
  (三)会计报表虚假。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它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一些单位及个人视国家的法律与法规如儿戏,明目张胆地造假,具体表现为:编制虚假报表,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致使国家有关部门无法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导致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缺乏真实的依据,也会造成有些单位偷逃国家税款。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故意失真与无意失真。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违反客观性原则,故意伪造会计凭证而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事实不符的现象;无意失真是指会计人员由于外部会计环境的影响或自身业务能力的制约,造成对有关会计政策法规理解、运用不恰当或账务处理错误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无论是故意失真或是无意失真都会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危害。
  (一)传递错误信息,影响经济决策。会计信息的影响在经济生活中是巨大的,它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或控制等。例如,对一项投资决策,首先要参考过去的一些经济业务数据,并对这些经济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如果这些经济业务数据不真实,势必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所谓盲目建设、新建项目效益不佳等,与此不无关系。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的失真可能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并涉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二)损害各方利益,导致经济倒退。会计信息失真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如,企业对产品销售收入方面造假。众所周知,如果企业隐瞒收入,降低利润,就会减少税金,影响国家税金的征收,也就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再如折旧的计提、费用的摊销、存货的计价等会计方法的改变都是按照某种利益需要而进行的。更为严重的是,某些跟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人员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传递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企业亏损、倒闭。
  (三)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会计信息失真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如乱摊成本、搞“两本账”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的背后就是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利用“小金库”贪污受贿等就是很好的例证。笔者认为,经济秩序混乱是经济犯罪活动产生的温床,失真的会计信息是经济犯罪的护身符。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验证、检查、监督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但监督作用的发挥并不理想。目前,监督机制虽然包括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但由于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有现行的《会计法》,但由于条款不够具体而缺乏操作性。如,《会计法》中单位负责人的具体法律责任与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的定位明显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法律责任的安排,除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外,并没有涉及民事责任。笔者认为,对造假者惩罚而言,民事赔偿责任将承担巨大的成本风险,其作用绝不是行政处罚所能替代的。另外,对监督不作为或监督效力低下应承担什么责任并没有涉及,这种对有责任风险的会计行为实行无风险的监管,监管就很难真正到位。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进口把关不严,一些业务素质不高的人也进了会计队伍,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虽然国家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会计主管部门检查不严,许多会计人员并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缺少持续的继续教育机会,整天忙于日常工作,无时间充电,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一些年轻的会计人员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同时,不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现实生活中,不少会计人员不敢坚持原则、严格执法、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相反,不少会计人员只会阿谀奉承,与违规违纪者同流合污,主动为违规违纪者出谋划策。因此,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准入的素质把关,适应新形式不断提高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人民出版社,2007.
[2]余应敏.论会计和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5.
[3]孙铁强,胥青晏.会计重要性原则的理论和实务探析[J].会计之友,20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319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