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轻便、安全、节能、无噪音、无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最近三年里市场销量连年翻番。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这种表面的繁荣掩盖之下,却隐藏着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一、阻碍电动自行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1、行业门槛过低,大量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充斥其中。据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的销量从1998年的近5万辆到2000年的29万辆,再到2002年的近百万辆,发展速度极快。目前全国生产电动自行车的厂家有500多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投产的。从生产规模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大陆鸽、腾羚、千鹤为代表,这些企业成立较早,有一定设计能力,产品款式有代表性,质量较稳定,品牌知名度较高,有中国自行车协会信誉标志;第二层次:以英克莱、绿源等为代表,这类企业产品款式的开发或市场定位比较成功,经营思路较好,公司发展潜力大,销量也比较大;第三层次:作坊式企业,规模小,无技术力量,以组装低价位车为主。
在所有家用电器中,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环境最恶劣,工作条件最苛刻,需要有极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大量的检测设备才能保证生产出与该产品使用环境相对应的优质产品,因此电动自行车行业本该形成极强的技术壁垒,通过最终消费者货币选票阻止企业数量的无理性扩张。但事实却正好相反,源于产销事实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本行业内充斥着大量的“三无”式作坊企业,它们仅仅看中眼下的市场利好,并无长远考虑,这样的介入,必然导致价格恶性竞争下企业对产品质量、技术研发的忽视,严重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2、价格竞争严重无序,影响本行业可持续发展。电动自行车市场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行业想象利润和良好的目标预期,使得众多企业一哄而上,纷纷把资金投入到该行业中去,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企业已达500多家,生产能力接近200万辆,但市场销售不足100万辆,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这种供给过剩状况导致生产能力难以达成规模效益,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更值得忧虑的是电动车市场尚未成熟就引发了价格大战,从最初的3500元到现在的1000多元。小企业以低质低价抢夺市场;大厂,不愿偷工减料牺牲品牌形象,但迫于市场压力,也不得不咬紧牙关搞有限让利。目前,1500元一部的电动自行车已是屡见不鲜,这种低价不是来自于规模生产、先进技术的采用,而是在产品质量、产品的售后服务上做手脚,包括使用低质配件、减少或根本就没有售后服务等,而这些对消费者都是伤害,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一种打击。
3、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企业缺乏核心创新能力。尽管生产电动自行车的厂家很多,但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在创新上有质的突破,表现在造型上的雷同,专利技术的盗用等。不仅小厂的产品都是仿造品,甚至具有一定规模的月产量在1千辆以上的厂家其产品也是仿造品。也就是说大部分整车厂家还停留在抄袭的水平上。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制止,不但会严重挫伤一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创造新款式车型和新技术的厂家的积极性,而且必将对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影响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
4、产品本身存在问题。一是电池太大太重,就如当初手机的“大砖头”一样。现在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重量在13公斤左右,搬抬非常不便。二是电池的性能、寿命也差强人意。现在电池每充一次电只能跑50公里,很多消费者希望充电时间能够更长一些,这样就不必每天都给电池充电;另外电池用一年多时间就得更换,寿命太短。
5、产品定位出现“异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轻摩托化”倾向,如速度上超过规定的标准,即20公里/小时;出于车型美观需要,许多厂家将电瓶从车架前身移至鞍座后方,致使车架前后受力不匀,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轻摩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速度过高带来安全性的降低,这也是部分城市限制电动自行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推进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的途径
1、企业应在认真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给产品准确定位。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市场,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给电动自行车一个正确的定位,特别在产品属性上将其与电动助动车、电动摩托车等区分开来,而不应一味注重产品速度。在款式上电动自行车应建立在自行车的基础上,朝着轻巧、便捷的方向发展,真正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适应广大百姓的代步、休闲、娱乐的环保型产品。
2、企业应以高质量和领先技术掌握市场的主动权。要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必须拥有可靠的质量和领先的技术这两大法宝。电动自行车虽已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但仍有不少质量和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突破。如电动自行车“四大部件”的问题,比如电机,是有刷、无刷、高速、低速都有待于实践中比较,优选。充电器、控制器也是如此,电池更应有一个突破性进展,达到更轻、续行里程更远、使用寿命更长。因此电动自行车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深度,在不断改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研究、开发、生产出具有很好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相当观赏价值的轻量化电动自行车,而不能仅仅是做表面文章或是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这样的做法对产业发展有害无利。
3、确立创新理念,走品牌经营之路。一个企业的产品开发不应总跟在别人后面模仿,应该务实创新。所谓电动自行车创新,是指在设计、功能、新材料应用等方面要有新的创举。企业应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就以其需要的品牌和车型来满足,坚实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将企业竞争战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4、完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水平反映着厂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成就,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厂家的选择。因为,电动自行车与其他商品的差异点表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也是不断修理的过程,没有好的服务质量和好的服务态度,消费者将望而却步。
5、走规模化、专业化道路。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是“多、小、散”,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全国年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也不过4~5万辆。没有强势龙头企业,在科研、技术开发方面自然无法增加更多的投入,进而影响电动自行车技术的提高和新材料的采用。企业并购具有时效快、资金省、效益高的特点,它能使优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获得经济效益,推动资金的优良组合。应考虑对该行业进行一些整合,对一些无技术、生产条件落后、产量极低的作坊式企业,实施兼并和重组。
总之,电动自行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然而作为一种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产品,有着辉煌的未来。(文/赵瑞君 刘艳君)
参考文献:
1.《北京禁令的启示》、《中国自行车》,余世光,2002.12
2.《电动自行车发展的两大关键》、《中国自行车》,黄宣俊,2002.12
3.《第五届电动自行车交流会论文集》,谷德才、朱杏根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