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37期/农业产业化/正文

发布时间

2003/11/11

作者

-

浏览次数

1614 次

在为农服务中实现民富社兴
  
  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合作社,是实现为“三农”服务和助农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在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供销社如何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适应市场,把握关键环节,促进民富社兴,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提升供销社的综合实力
  供销合作社应该对新世纪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销社职能进行全新定位,即“立足三农、综合服务,创新体制、激发活力,整合业态,重组网络,开放办社,提高效益”。做到在为农服务上形成新特色。
  1、推进社属企业的改革与重组。核心骨干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造,实现配置市场化、资产股权化、产权多元化、责任有限化;使供销社的利益与职工和经营管理者的切身利益真正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同样也使供销社的命运紧紧与职工和经营管理者的命运联结在一起。其它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有进有退、分类指导的原则,完成改制和重组,最终使直属企业构建良性发展的体制框架。
  2、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或集团。建立一批具有合作经济特色、以重要商品和优势资本联结为纽带,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社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建立新型的社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对社有资产的统筹规划,有效运营,科学监管,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把企业改革与资产重组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行社有资产的开发重组,扩大增量资产,盘活存量资产,促进有效资产向控股优势骨干企业转移。
  二、积极参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供销社具有比较完善的流通网络,比较健全的为“三农”服务组织体系,在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中有独特的优势。实践证明,供销社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要,也是供销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加大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导向型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提高购销型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1依托和挖掘当地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等多种途径,集中发展龙头企业;2面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推动农副产品购销型龙头企业建设。3以提升产品结构和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4不断优化龙头企业经营结构,加大市场运营力度,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的规模和实力,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更大作用。
  2、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在“自愿、自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合作,共御风险,共求发展。1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要依托当地的资源和经营优势,在系统内和系统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组织农民进行生产经营;2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系统化服务、合作化组织,规范化运作,发展和壮大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增强服务功能。3要努力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范围,积极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千家万户的农副产品和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有效衔接。
  三、用现代营销方式重塑和整合供销社的传统经营网络
  按中央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农村逐步发展农资和日用工业品的连锁经营,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要求,采取各种方式对系统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再造系统联合优势,是新时期,新阶段供销社实现为农服务和社农共荣的关键。
  1、建立组织网络体系,创新农村经济组织方式,构筑机制通道。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在各级联社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乡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专营公司,通过开放办社,大力扩充农民经纪人队伍,整合供销合作社零售服务网络,发挥供销社引领农民进市场的组织功能。
  2、建立农产品、日常生活用品营销体系,构筑购销通道。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和农民经纪人为主体,构筑起覆盖城乡的购销网络。积极引进现代物流方式,整合供销社的农村网点,通过采取连锁、配送、总代理、总经销、集团化经营等形式,在市、县建立配送中心,延伸销售网点,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模经营,把农村供销社的网点整合起来,形成社会化服务网络优势,开辟国内外两个市场,用市场引导农户,牵动生产。
  3、建立科技、政策、法律、咨询和服务体系,构筑信息通道。依托基层社、庄稼医院和农村综合服务站,开展新品种引进,科技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搜集和发布,开发多元新型服务,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张贵堂)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2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