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22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1/8/2

作者

□文/王红娟

浏览次数

960 次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提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富有活力的细胞,其作用不可小视。在探索如何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区域经济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法,加强与地方高等教育的合作就是一个有效途径。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是在一个大环境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两者通过良性互动可以实现双赢。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的崛起具有必然性。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正越来越多地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势和速度,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浪潮中,高等教育也正以其前所未有的作用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的基地,高等教育已步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众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总之,高等教育有责任、也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资金等关键的发展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共同繁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1936年2月,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他首次采用“费用-效益”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因能力提高而使收入增加的情况,进而计算教育的收益率。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都是生产的投入要素,同样可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并带来收益;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通过投资形成的。
  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在广度上、深度上均有一定的发展,尤其对于教育成本及其分担、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个人收益率,以及政府对学校拨款方式、教师供求及工资等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高等教育的经济学研究方面,也有大量的科研成果。
  (二)国内研究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才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197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提出建立我国的教育经济学,1981年8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交流会,于光远、许涤新、董纯才等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在会上倡导建立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罗海丰(2004)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之,国外学者对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在前面。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并且主要集中在整个国家的背景之下进行研究,对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还处于定性分析的多,定量分析的少的状态。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只有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满足广大大学生的求职需求,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在区域经济的研究分析中,发现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着不均衡性。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各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出现了很大的差距。现在通过图1对比来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明显的非均衡性。(图1)可见,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东部、中部明显高于东北和西部,以广东和陕西为例,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要远远超过陕西,然而这两省的高等教育状况差别却并不明显。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
  1、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不均衡。(表1)由表1可知,我国部分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协调态势,即经济发展发达的省区,其高等教育并不发达,而高等教育较发达的省区,其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譬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的东部地区的省份如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却并不位于全国的前列,而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高等教育发达而经济并不发达。
  2、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不均衡。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不均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科技转化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科研基本只“听命”政府拨款和职称评聘,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我国许多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二是高级人才与经济需求错位。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常常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经常出现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毕业就失业,而另一方面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又供不应求的错位现象。
  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2、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校为中心的小经济;其次,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是受到区域经济整体状况的限制的。要增大高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相应地改善高校周边的经济环境。要以高校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再次,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具体措施:一是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和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高校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据估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年均消费额至少在5,000元以上。如果一所大学的在校人数达到10,000人,就意味着该校学生对周边地区经济产值的增加至少直接贡献5,000万元。若再考虑各个不同部门的产出乘数,该贡献将至少达到上亿元。
  3、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从世界范围来看,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生产,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法宝,如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硅谷)、波士顿工业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其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4、高校基建投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如果增加1名学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设费3.8万元左右。基础建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建过程中原材料的就近便宜采购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从而增加了当地的居民创收。高等学校的新校区建设也是如此,推动了当地的餐饮业、零售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等等,这些无疑都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等院校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包括高等院校的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等因素。例如,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可以很好地将当地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1、区域经济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由于规模庞大,耗资甚巨,其发展规模愈来愈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现代社会中愈来愈明显。高校新区的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地方经济实体的大力支持是解决高校发展瓶颈的有效支撑。高校只有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市场,才能自加压力、永葆动力、增添活力,才能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也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相对比较落后,尽管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到该地区,但是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并未得到更快地发展。这就充分说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3、区域经济推动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调整,其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也将随之进一步优化。例如,宁波大学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了18个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省、市重点扶植学科,在综合性上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实行大幅度扩招后,随着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人才市场超载成为当今就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将产生直接作用。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也使其有能力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教育成为可能。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高等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样区域经济受制于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孤立于区域经济发展之外,而要同区域经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要适度,如果高等教育发展慢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受到人才不足、技术水平低下、经济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等因素的限制,而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很有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从而从整体上影响到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五、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对策思考
  在知识经济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高等教育更不可能超然于任何一个区域和社会的发展之外,躲在真空似的“象牙塔”内,而应该着力于以自己特有的形式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知识、技术服务于地方及国家,积极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从中受益。
  (一)政策支持。政府应该从政策等各方面给予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巨大的支持,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人才和资金参与西部大开发。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在西部地区建立一些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地方性大学,为当地培养人才,提供技术,使落后地区具有“造血”功能。这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宏伟绩业。除此之外,还要鼓励东中部发展较好的省市再接再厉,继续探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路子,争取实现更大的发展。当然,区域经济要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还不仅仅指政府部门提供资金,当地企业、公司也要以各种形式帮助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包括资金、合作科研、设立奖学金,等等。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要担负统筹规划,调拨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落后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区教育的历史使命。
  (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从规模上转移到质量上来,应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要合理,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要根据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适时开设新专业。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有关知识技能,对预计数年后可能遭淘汰的专业要及时停办。高等教育发展应主动参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培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三)加快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园区的建设是当今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互动的重要纽带,是产生于美国的杰作。在美国,围绕着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研究型大学,分布着7,000多家企业公司,尽管它们所处地域狭小,然而,1995年的收入却高达850亿美元。企业与大学合作,教育生产力较快地转变为企业生产力,生成经济效益,大学和区域经济实现了双赢和互动发展。我国近年来也兴办了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但数量还少,科技含量也不够高。未来,我们要在全国各省市,特别是高校密集的省市,筹建更多的科技园区,以此为龙头充分发挥科技经济园的带动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四)制定激励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有效合作的政策。区域发展的巨大需求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为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高校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思路和步骤,确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区域经济的功能和特点出发,重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制定激励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有效合作的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产业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高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共同探索加强合作、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主管部门及高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高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建立必要的奖励制度,报酬、奖励和荣誉要贯彻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要充分保护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那些在高科技产业化中做出贡献的人先富起来。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高校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邑平中.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美]布鲁贝克.郑继伟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张莉.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互动理论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8.5.
[4]肖艳玲.谢玲珠大庆市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J].大庆社会科学,2008.12.
[5]程晓强,陆晓武.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以南通为例的实证简析[J].南通大学学报,2006.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599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