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24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11/9/1

作者

□文/马 勇

浏览次数

797 次

银行所有权模式对民营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提要 会计稳健性要求的主要原因产生于银行考虑企业的违约风险。本文研究银行所有权模式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通过分析不同的银行所有制类型对民营企业会计稳健性的不同影响,有助于更好地观察民营企业中不同属性的财务报告的稳健性在不同借贷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分析发现在国有银行借款的企业和在非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借款的企业在会计稳健上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区别,而从非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借款的民营企业比从国有银业借款的民营企业更稳健。
  关键词:稳健;债务合同;国有银行;非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会计稳健性要求的主要原因产生于银行考虑企业的违约风险。稳健会计是一种高效的债务合同程序,应对由于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收益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银行承担下跌风险,但没有上升潜力,他们要求保证的最低数额净资产须足够偿还合同款项。稳健会计有效地满足了这一要求,它能够及时地向下修正收益和账面净资产,进而导致及时的违反金融契约。从本质上讲,稳健会计保护银行迅速的传递从亏损企业到贷方的重要决定权。
  尽管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但绝大多数企业仍依赖于银行来资助其对资本的需求。在2001~2006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从银行获得新贷款12.5万亿元人民币,大约是来自股票市场的20倍。由于银行业在我国财政部门中占主导,是绝大部分企业资金需求的来源,因此有会计稳健的民营企业将极大地被银行影响。除了在我国经济中发挥重大作用的银行外,我国国情很独特,二类组合的所有权模式中以债务合同解决不同的会计稳健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探寻银行所有权模式对民营企业会计稳健性要求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目前,我国有两种主要类型的贷款提供者: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他们在主体功能、治理结构和银企关系方面存在差异。与非国有银行相比,国有银行很少关心和监测反映在财务决算中的违约风险。因此,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会计稳健的要求比非国有银行低。
  二、我国银行业所有权模式改革进程回顾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部门的龙头老大。尽管产权投资市场取得明显发展,但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依赖于银行满足其金融需求。在2001~2006年期间,我国企业每年从银行融资由1,250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100万亿元人民币,然而每年股票市场融资只在30~250万亿元人民币之间。
  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银行业经历了重大改革,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历史上,我国银行已成为政府实现经济目标的主要工具。在20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之间,我国主要是中央计划经济,银行担保向建立在国家发展计划基础上的国有企业贷款。1979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唯一银行,起着中央银行以及提供银行贷款和储蓄的来源和场所的双重作用。中国银行在20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开始扩展,此时确立了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双层制度。第二层包括四大完全国有专业银行(即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他们接管中国人民银行的贷款功能,在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早期,四大银行的贷款受政府导向和政策的支配,而不遵循商业规则。
  20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国有企业贷款政策导致国有银行资产质量严重恶化、国有企业缺乏激励、偿债能力弱,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需提供昂贵的公众服务。1994年为减轻政策贷款损失,政府尝试消除四大银行的贷款功能,另设立三个政策性银行。同时,创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去接管美国在四大银行的17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虽然国有银行资产质量日益恶化,但是中国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无论如何,存在一定的隐性存款保险,政府将介入去帮助国有银行解决金融困境。1995年两个主要方面的经济改革条款生效。中央银行法确认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和地方政府在发放贷款决定权上的限制;中国商业银行法正式商业化运作大型国有银行,通过在资本运作、利润、风险和流动性方面引导他们走向商业市场。此外,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也都建立了多样化的金融体系。1996年全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民生银行成立,由59个私营机构股东创建。目前,它已赢得给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的一席之地。截至2006年,中国商业银行系统包括四大银行、10个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123家城市商业银行和一些中小企业私人银行。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银行业出现了温和的自由化贷款利率。从1996年开始,政府逐步放宽条例,此时给所有企业的贷款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官方利率标准的0.9倍到1.1倍之间变化。2004年以来,滑动贷款利率范围不再根据所有权或借款规模设定。现在为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提供的滑动利率范围在官方利率标准的0.9倍到1.7倍之间变动。然而,尽管贷款利率自由化扩大,在国有银行的贷款计息仍保持很低。自2001年以来,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被提上政府工作议程。2003年一个有影响力的尝试——创建中国银监会,去监督银行改革和规章制度。政府还设立战略上指导方针,以鼓励外商投资,外商现在可以拥有任何国内银行高达25%的投资。另一项监管战略是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鼓励他们在证券交易所上市。1999年以来,70%的国有股份商业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已经上市,现在四大银行已全部在海外或我国大陆上市。
  三、银行所有权模式对民营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一)相对国有企业而言,银行更关心民营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稳健会计是一种高效的债务合同程序,用于解决由于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收益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银行承担下跌风险,但没有上升潜力,他们要求保证的最低数额净资产须足够偿还合同款项。稳健会计有效的满足了这一要求,它能够及时的向下修正收益和账面净资产,进而导致及时的违反金融契约。从本质上讲,稳健会计保护银行迅速地传递从亏损企业到贷方的重要决定权。
  在银行关心违约风险的假设下,会计稳健性的要求会随着公司没有足够的净资产来偿还债务的可能性而增长。当国有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时,他们期望政府提供额外资金,这种现象称为软预算约束。在转轨时期,为保障社会稳定,政府将不会允许国有企业破产。此外,除了那些在经济改革之后成立的国有企业,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会从以前的体制中继承某些政策负担。由于这些政策负担往往会造成损失,国有企业会针对一些事前政府优惠政策,如获得低息贷款、减税措施、关税保护与政府讨价还价来弥补损失。如果获得优惠政策,国有企业仍然资金困难,他们将再次希望政府能给予事后财政援助,这就是规范的软预算约束。由于民营企业没有政府的隐性保险,经营风格更像现代西方模式的公司,当他们无力以足够的净资产支付他们承诺的款项时,银行将遭受合同金额的贷款损失。因此,相对国有企业而言,银行会更多关注民营企业的下跌风险,同时民营企业对纳入债务合同的稳健会计的要求更高。
  (二)相对国有银行而言,非国有银行更关心民营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我国的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在主体功能上存在根本差别。国有银行的客观性和社会职责主要体现在社会的和代理行政两个方面。从社会角度看,国有银行最大限度的增强社会责任,而非国有银生追求最高利润。而建立公共金融机构是为了治愈金融和信贷市场的市场失灵。因此,国有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和解决公司融资难的问题。从代理角度看,建立公共金融机构是为了治愈市场失灵和寻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假定公共金融机构面临多重的和不可测度的目标,他们的管理者往往具有低效率的激励。尽管国有银行能优化资源配置,但由于在权利上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导致他们的管理人员与非国有银行相比付出甚少。
  国有银行在监测反映在财务决算上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方面比非国有银行要低效和冷漠。在1994年至2003年之间,在四大国有银行、非四大国有银行、国内私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效率方面,外资银行最具高效益,紧接着是国内私营银行。国有银行,尤其是“四大”,效益最低。除了在主要职能上的不同,以信息为基础的银行业务关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外资银行在高品质要求和“过硬”(如金融)的信息方面能超过国内银行。外国银行不能够处理地方企业的“软”(如非金融类)信息,因为他们在东道国规模小,而且总部设在另一个国家。因此,外资银行与稳健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更大。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违约风险都应关注。因为,非国有银行一般对经济利润比国有银行更感兴趣,在准于贷款后,当估算潜在款项和评估违约风险时,非国有银行对稳健会计信息要求更谨慎。由于民营企业在陷入金融困境时不期望得到政府资助,他们比国有企业更关注下跌风险。国有银行的目标是发展和商业目标的结合。他们激励民营企业产生经济利润去弥补贷款给国有企业造成的损失。与国有银行相比较,非国有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商业化自己的行为,像许多西方模式的银行一样,非国有银行坚持在风险约束下实现预期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因此,从非国有银行借款的民营企业比从国有银行借款的民营企业采用更稳健会计体系。
  综上所述,由于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履行的功能职责不同,所以在以充裕净资产偿还借款的要求方面也不同。相对国有企业而言,银行更关心民营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相比国有银行而言,从非国有银行借款的民营企业比从国有银行借款的民营企业采用更稳健的会计体系。
  (作者单位:南阳大阳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Aharony,J,C.J,Lee,and T.J,Wong.Financial packaging of IPO firms in China[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0.38.1.
[2]Ahmed,A.S,B.K,Billings,R.M,Morton,and M,Stanford.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4.
[3]Bai,C,D.D,Li,Z,Tao,and Y,Wang.A multitask theory of state enterprise reform[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0,28.4.
[4]Bai,C,J,Lu,and Z,Tao.The multitask theory of state enterprise reform: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96.2.
[5]Ball,R,A,Robin,and J,Wu.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3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25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