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25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1/9/1

作者

□文/吴子国 赵艳萍

浏览次数

1049 次

谈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要 本文提出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六大体系建设,即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畅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体系、建立强有力的培训保障体系,并从六个方面提出农民工培训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
  课题项目: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03247)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员。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农民工培训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培训的政策和行动计划,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农民工职业培训尚未制度化、体系化,因此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已成为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重任。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六大体系建设
  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省、市、区县和乡镇各级农民工培训专门工作机构,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推进落实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发挥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各部门职能,协作抓实农民工培训工作。
  2、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创新培训教学思路,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中把握“三个结合与三个侧重”:即培训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侧重职业资格证书;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侧重职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与就业准入制度相结合,侧重就业准入制度。建立企业“农民工培训记录卡”制度,允许企业根据不同岗位和用工情况采取灵活方式进行培训。实现农民工培训、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制度,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3、畅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乡三级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培训机构资源库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库,开通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利用网络和电话等信息传递手段实现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4、构建“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构建以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城市适应性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就业培训要针对农民工就业行业的特点,重点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建筑业、服装、电子等加工制造业,以及各种服务业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创业培训要以“培训、引导、扶持”为方针,让受训农民工掌握创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运作规程,引导帮助受训农民工选准投资项目,并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使受训农民工能把企业办起来;城市适应性培训要让农民工适应城市主流价值观,了解如何适应周边事物,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减少他们的适应成本。

  5、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体系。根据农民工的需求,统筹城乡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学校的优势,积极鼓励支持社会教育机构承担农村劳务输出的专业技能培训任务,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格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做到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如,“阳光工程”模式、MES模式、“订单加定向式教育”模式、富平模式、终身教育模式等。
  6、建立强有力的培训保障体系。一是为农民工培训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制定一系列管理条例和办法,建立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就业培训的健康发展起到正确引导和指明发展方向的作用;二是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合格的师资保障。合格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培训时不仅要选择优秀的培训人员,还要加强对培训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跟上最新发展,并能在培训工作中不断创新,开发出新的培训课程。教师可以由经验丰富的各行业的精英担任;三是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投入机制。解决农民工培训资金不足的关键是建立农民工培训投入分摊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扶持力度;其次,农民工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增强能使其所在企业直接受益,企业应增加对农民工的培训投入;再次,农民工参加培训可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有助于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谋求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因而农民工应该积极参加培训,在费用合理并且自身可以承担的情况下,可以分担小部分培训费用。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认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战略意义。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认识有待提高,政府层面要破除“重数量、轻质量”、“重转移、轻培训”的思想,把培训工作作为全局任务和转变农民工命运的大事去抓实;企业层面要发挥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阵地作用,避免企业对农民工重用轻养,甚至是“竭泽而渔”;同时,也要引导农民工转变观念,认识到参加技能培训的重要性,鼓励广大农民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积极踊跃参加培训。
  2、加强组织立法,完善政策和规范。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农民科技培训的专门的法律法规,现行法律虽然对农民教育培训做了一些规定,但太笼统,不系统、不具体、不明确,不易操作,使农民教育培训缺乏法律依据,难以适应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要求,致使农民科技培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规范性,常常是以阶段性、临时性的培训为主,不能适应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要求。
  鉴于此,建议全国人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法》,加大农民职业培训的法规建设工作。如暂时不具备立法条件,建议各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培训的要求,依据国家《农业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国家有关法律,研究制定类似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条例》这样的法规,把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使农民培训工作在法制保障下正常有序地开展,这是建立农民工教育培训保障机制的最重要措施。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使全社会都深刻认识到农民工培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以取得全社会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支持和认同。同时,注重宣传农民工培训后的就业、创业典型,通过宣传典型示范,树立“长期发展靠教育、短期增收靠培训”的思想。通过舆论宣传,形成全社会知晓农民工培训这一重要工程的良好氛围,提高农民工的积极参与热情。
  4、多方筹集培训资金,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和农民工共同承担以及社会力量捐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有关文件落实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并按当地GDP增长水平逐年加大投入;企业是农民工工作、生活的依靠,对农民工的培训应承担主体责任,可以尝试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农民工培训经费,职工培训经费可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农民工可以承担小部分的培训费用,以引起他们对培训的重视。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民工培训,放宽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准入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融资渠道。
  5、输入地与输出地联动,使农民工培训一体化。农民工的经常性流动导致了他们常常不在同一个区域,因此,在农民工转移过程中,对农民工的培训仅依靠某一个区域完成越来越不现实。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农民工培训规划时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不仅要考虑本地区所属农民工,同时还应考虑外地流入的农民工,确保农民工培训一体化,不留死角。
  6、校企联合,订单培养,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校企联合,订单培养,既可以根据企业所需岗位进行定向培养,又便于理论与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促进农民工技能与素质同步提高。最好的方式是在地方政府统筹下,企业与驻地高中等职业院校、技校、培训学校联合,政府和企业将培训补贴给相关学校,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设计培训内容,以确保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就业岗位相衔接,符合企业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奉越.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成人教育,2009.2.
[2]长子中.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今日中国论坛,201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568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