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记全国供销社系统劳动模范、省优秀青年企业家赵振海
赵振海,一个在灵寿县、在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供销社系统叫得响的名字。他自1995年任灵寿县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职务以来,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的敬业精神,与县社领导班子全体同志一起,团结和带领供销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开拓前进,走活了三步棋,救活了陷入困境的供销社。结合灵寿县实际探索了具有供销社特色的“五点工作法”,使供销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他以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勤劳朴实的双手擎起了灵寿县供销社系统一片蓝天,取得了令人信服的业绩,多次受到省、市供销社系统和灵寿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他多次被评为省市供销社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供销社系统劳动模范和河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2001年被评为石家庄市优秀人民公仆;2002年被评为中华全国供销社系统劳动模范。灵寿县供销社连续6年在全县和市供销社系统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赵振海同志被誉为市社“供销社系统的一面旗帜”。
抓思想 树立必胜信念
灵寿县供销社辖属独立核算企业29个,共有干部职工1600余人,其中离、退休、遗属人员447人,接近全县工商企业离退休人员总数的一半。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尤其是国家取消供销社的棉花、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主营业务专营政策后,供销社的经营范围和阵地日益萎缩,效益大幅度下降,有的企业甚至连生存都很困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县供销社每年还要上缴养老金126万元、税金100多万元,支付在职人员工资210万元、银行利息180万元。也就是说,每年必须创收600多万元,才能勉强维持生计,哪一项完不成,就会导致县社系统乃至全县的不稳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对供销社的前途丧失了信心,有的求亲靠友“跳槽”改行;有的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有的不思进取坐等观望。为了尽快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赵振海同志和党委一班人,把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鼓舞队伍士气、树立必胜信念当作首要任务,以企业党员干部为重点,进行党性与宗旨、理想与信念、使命与责任教育,开展参加共产党为什么,在领导岗位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使大家认识到,我们这批人所处的时代和肩负的重任,就注定要比常人多吃苦、多受累、多奉献,我们共产党员不吃苦谁吃苦,我们不奉献谁奉献。困难固然存在,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拚搏,才能求生存、保饭碗、谋发展,才能自己救自己。其次是经常组织县社班子成员和重点企业领导走出去,观摩发达地区、先进供销社,参加信息发布会、人才技术交流会、商品展销会,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三是坚持和完善了县社领导分线包片责任制,厂长、经理、主任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与之相配套的八项制度,使广大干部行为有规范、工作有目标、考核有奖惩,以增强各级干部的压力,规范大家的行为,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为供销社事业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干实事 谋求事业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解决了县社系统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之后,赵振海就扑下身子带领大家苦干实干起来。
一是抓改革。1995年赵振海任县社主任后,面对全县138个零售门店大部分亏损的局面,和县社班子成员一起,一个基层社一个基层社调查了解情况,一个门店一个门店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广泛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果断、大胆地对138个门店实行了“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责任制改革,赵振海称这种经营方式为“县社无风险、经营者担风险”经营。改革增强了经营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这一改革,不仅扭转了年亏损120多万元的局面,而且当年就实现利润80多万元,并实现了每年盈利以20%的幅度增长。
二是抓项目。面对供销社经营市场萎缩,经营地盘削减的不利形势,赵振海同志把抓基建、上项目作为工作重点,紧紧抓在手上扭住不放,他任县社主任以来,共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在县城和集镇优势位置,新建了一座综合供销商厦和万利福超市,一座年产10万担的烟叶复烤厂,一个年产3600吨的AD豆奶厂,一座年设计生产能力2000吨的密封材料厂;新建和改造了47个综合经营门市部,三个高标准的烟叶收购站;新增营业面积8200平方米,增加资产3000多万元。这些经营设施的建成,不仅占领了市场制高点,扩大了经营门路,改善了企业形象,而且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年增效益300多万元,为供销社企业发展增加了后劲。
三是抓扩张。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赵振海果断提出:“抓住主营业务不放,主动向新领域扩张”的新思路。新思路带来新景象,新扩张带来新希望。几年来,县社坚持一产二产都参与,种、养、加工一齐上,年年搞开拓,年年搞扩张。先后创建了鑫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AD钙豆奶厂、维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特新高种子公司、烟叶复烤厂、药材加工、大棚菜种植等一产、二产项目,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2000年新上的高级营养AD豆奶项目,年初通过了国家部级科技成果鉴定,通过两年运作,市场前景看好。为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高级营养AD钙豆奶产品鉴定会”,赵振海与有关人员五跑北京,与卫生部、国家轻工总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中国食品文化研究会、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多次接触、广泛联系,终于促成鉴定会于2000年1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如期举办,并顺利通过鉴定。一个县级供销社竟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鉴定会,赵振海的魄力有多大!
2002年完成总购进1.85亿元,销售2.05亿元,实现利润126万元,入库税金330万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60%、162%、112%、275%。分别是1994年的3.6倍、3.8倍、1.5倍和5.7倍。连续四年上缴社会养老统筹金470万元,确保了县社系统离退休人员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全系统在册人员交费龄的连续计算,保持了一方稳定。灵寿县供销社已跨入全市供销社系统乃至省社系统先进行列。
强服务 带动农民致富
供销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民群众致富是供销社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带动农民致富,赵振海带领县社一班人,在强化服务上下了真功、硬功。
在强化服务方面,县社首选了烟叶生产。种烤烟在灵寿县已有20多年的历史,烟农发过烟财,种烟有积极性。同时,灵寿县供销社又有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骨干力量,只要解决好市场和服务问题,烟叶生产必将成为富民产业。为了更好地参与和服务于烟叶产业化经营,在赵振海同志倡导下,1995年成立了县烟叶公司,1996年在三个烟叶主产区组建了三个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1997年又在三个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县烟叶联合社,初步形成了联合社上连市场下连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连基地连农户的新格局。现在,全县烟叶专业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2600户,占全县烟农总户数的96%,涉及8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种植面积已达到5200多亩。三年来,县烟叶专业合作社为烟农包销烟叶450万斤,销售总值3000多万元,为烟农增收13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元。烟叶分别被市县政府列为全县主导产业和烟叶生产基地。烟叶专业合作社1999年被省委农工部、省供销社命名为全省九个三星级专业合作社之一;被市政府命名为“十大农业中介组织”,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先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001年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命名为“示范专业合作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省、市电视台,中华合作时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等多家媒体对烟叶专业合作社的做法和经验做了全面报道。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农村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省、市委政策研究室先后前来调研,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新疆、安徽、广西、广东、云南等20多个省、地市供销社主要领导率团来灵寿观摩交流。
灵寿县的烟叶生产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取得这样的成绩,凝聚着赵振海同志的无数心血和汗水。1996年夏,为了使灵寿县烟叶生产上规模、上档次,赵振海同志带领10个乡镇领导和40个植烟示范户到蔚县考察烟叶生产,获取真“经”。在考察途中,因意外车祸肋骨折断、腰部和头部严重受伤,曾在当地医院休克十五分钟,另外一位副主任伤势也很严重,经当地医院积极抢救才脱离危险。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回县医院治疗和在家卧床休养的两个月,他还时刻惦记着单位工作,经常电话询问情况,召集领导班子成员听取汇报,研究工作。为使正在建设的供销大厦十月庙前交付使用,他不听医生、家人和同事们的劝阻,每天靠妻子托起身体帮助穿好衣服,忍着剧痛,硬是由两个人托着腰扶上三楼,检查施工质量,督促施工进度,终于使大厦按时在旺季前交付使用,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交付使用、当年受益,而赵振海同志却落下了终身伤残。他这种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敬业和牺牲精神,深受广大干部职工的敬仰和爱戴。县社的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县社有这样的好领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干好工作!
在赵振海任主任的五年里,借鉴烟叶专业合作的经验,先后组建了生产资料、日用品消费、蜂蜜购销、药材等35个专业合作社和8个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提供物资、信息、技术、销售等系列服务。八年来,共为农民推销产品价值28000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8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支持和农民的广泛赞誉。(□文/胡拴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