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39期/神州风采/正文

发布时间

2003/12/3

作者

-

浏览次数

3065 次

“金珠”璀璨风采神州
  
  ——记世界大豆第一人之最赵相文
  历史,是一本厚厚的岁月档案,它将真实地记录着大千世界神奇的故事。同时,也记载着天地之间——人,这个万物之灵所留给宇宙间的一切。特别是那些看似平凡但却又做出不平凡事迹的人,更是被庄重地记上了一页,载入了光辉的历史画卷!让后人永远铭记在心中,激励他们更好地书写人生乐章!
  本文主人公赵相文,就是一位看似平凡又做出不平凡业绩的突出人物,他用短短十几年时间,精心培育出了“相文88-8”、“相文88-9”、“相文88-A”等6大系列大豆新品种,其中三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一举打破了我国5000多年产量低、品质差的大豆栽培历史。全国2003年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创造了农民大豆育种专家在中国农业史上不同凡响的光辉业绩。谁能不说他是向党和人民奉献的一份厚礼!谁能不说他这是为中国世世代代靠土地生活的农民开辟的又一条致富新路!
  赵相文,今年59岁,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10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糖尿病,为了治好母亲的病,他只身一人爬到山上去挖药材,然而母亲还是扔下了他魂归西去,使他在幼小心灵上留下抹不掉的伤痛。为了生存,他放过马、放过牛,14岁才开始上小学,后来靠自学医学知识当了三年赤脚医生。以后他又担任了吉林省长岭县88乡91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和乡砖厂厂长职务,在农村这个广阔的黑土地上摸爬滚打了半个多世纪。他以一个乡村干部和农民的双重身份,参与了我们国家体制改革,他发现大豆价格高却没有人愿意种,原因是产量太低。于是,赵相文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育种专家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他忧心如焚地说:“我们东北这疙瘩,土地这么肥沃和广阔,是盛产大豆的好地方,为什么产量这么低?为什么还要靠进口大豆来满足市场需求?难道就外国人能把大豆种好,我们中国就不行吗?”于是,赵相文以过人的胆量把敏锐的目光盯到了大豆上,与大豆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多少曲折磨难他都咬紧牙关闯过来,大豆在他心目中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图腾,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豆的科学培育和科学种植的事业中去。
  他首先选取了不同的“杂种”育在同一营养钵里,精心地掌握住时间,从根底部地表处进行贴接,然后用尼龙布包裹,使得二株本来根本不相同的大豆结为“夫妻”,成为连体大豆,内部基因进行互相交替循环。如果用普通的杂交方式6年才能解决加带方法,而用他这种新的科学培育和栽培方法,二年内便获得了成功。第三年采用广义延续杂交便可以使新育成的品种稳定定型;第四年新的品种即可推广。就这样,他命名的“相文88-8”、“相文88-9”、“相文88-A”大豆新品种便脱颖而出了。他总结了过去之所以不能高产,是因为没有充分发挥好杂交种的优势。他所培育的“杂交种”,体现出一种优势性,两个本质不同的优势杂种贴接在一起,使得大豆品质互补性非常强,可比性、增产性能特鲜明。这些品种结荚密,与秆高的杂交品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稳定的大豆新品种体系。这些大豆品种适应性强,属有限生长形,生育期100~110天,紫花、尖叶片,全株茎多达30节,以顶夹丰满为多,四粒荚占45%,百粒重达20~23克,三个品种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是“相文88-8”为20.10%、“相文88-9”为20.60%、“相文88-A”为20.8%,脂肪含量为43~45%,免疫性能好,喜水肥耐干旱,耐重茬,抗倒伏,抗逆性强,抗病虫害、抗低温,年需活动积温2350度,不宜密植,多分枝,一般株高1米以上,部分能超过1.5米,特殊株高达2米以上,单株结荚80~100个,大部分百个以上,少部分200~300个荚,在收割前不炸荚,公顷保苗16-18万株,一般产量可达近万斤。合亩产500~700斤,最高地块亩产可达800斤以上。
  赵相文靠他的执着和不懈的苦苦追求,用辛勤的汗水把大豆系列品种培育成名牌后,使许多农民通过种植他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而一举甩掉贫穷的帽子,过上了小康生活。吉林省公主岭市和气乡农民乔昆,在未种赵相文的大豆前,家庭非常困难,刚上大学的儿子得了一场重病,为了给儿子治病,乔昆求亲靠友借了2万多元,这期间,他又种了别的品种大豆,又赔了1万多元,这真是雪上加霜,破船又遇冲天浪。乔昆精神都要崩溃了,曾发誓一辈子也不种大豆了。可当他获悉赵相文那优质高产的大豆时,他又从心头升腾起一些希望来。经过慎重考虑,他种了15公顷,到了秋收季节,乔昆一下子获得10多万元的收入。看到这大半生头一次获得的天文数字一般的巨款,老乔欣喜异常,他逢人便说:“赵相文的大豆是金种子,撒到哪里,哪里就能生金……。”
  曲忠胜是山东省宁津县农村青年教师,经济收入十分微薄,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次,曲忠胜从《中国农村科技》杂志上看到了赵相文的报道,当时他还没有下决心种大豆,几天后,当他从中央电视台“星火科技”节目中再次看到赵相文和他的大豆故事时,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种了20亩大豆,当年便脱贫致富了。他说:“赵相文的大豆,犹如一把金钥匙,它帮我打开了致富大门……”如今曲忠胜已成为在宁津县销售推广种子的总代理。
  辽宁省法库县在2001年种了3000亩相文品种大豆,喜获丰收,引起了法库县政府副县长杨树范的高度重视,成立了“法库县振兴大豆工程指挥部”,于2003年在全县种植了15万亩。同时,又设立了由杨树范任主任、赵相文任副主任的“赵相文大豆基金委员会”,在辽宁省成立的惟一县级农联组织中,赵相文又被聘为荣誉理事长。
  如今,赵相文培育的“相文88-8”、“88-A”等系列大豆新品种,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陕西、江苏、新疆、江西等全国众多省份落户。同时,还得到俄罗斯、朝鲜、韩国的青睐,并已与俄罗斯签订了3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的协议。
  大地是公正的、大地是最慷慨的,只要你付出心血和汗水,它一定会赐予你累累的硕果,给予你十分丰厚的回报。几年来,经赵相文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培育出的“相文88-8”、“相文88-A”等大豆新品种,先后获得了吉林省首届农民科技节暨农用物资展示交易会“农民增收致富奖”、“农民致富优秀奖”,被吉林省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科普大集组委会评为“最受广大农民欢迎的产品”,在第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被评为“优秀展示奖”,被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评为金奖、“名牌产品”,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信息中心授予“全国质量跟踪重点保护品牌”、“全国大豆惟一推广示范品牌。”赵相文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育种专家。
  2001年7月28日,赵相文这位中国农民大豆育种专家,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原国家农业部部长何康,中国科协副主席、我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原农业部副部长王连铮,中国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潮等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国家农业部原副部长、著名大豆遗传育种专家王连铮说:“一位来自农村基层的农艺师在大豆育种事业上取得这么高的成就,的确不简单!”
  鉴于赵相文在大豆育种事业上取得的卓越成就,陕西省科技管理学院聘任他为研究员。近日,美国世界名人科学院授予他“院士”职称和“世界大豆第一人之最”的称号。
  赵相文,中国农民大豆育种专家、高级农艺师、研究员、院士,你是中国农民的骄傲!你是中国农业辉煌的铺路石!我们衷心地祝愿您所培育的大豆良种像“金珠”般的璀璨,在神州大地这块沃土上不断地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文/本刊记者刘成武 汪英杰)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759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