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39期/神州风采/正文

发布时间

2003/12/3

作者

-

浏览次数

2612 次

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益尝试
  
  ——法库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秘书长许铁昌一席谈
  作为农民,我们处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如何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又怎样加快致富步伐迈入小康社会?有没有更先进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措施帮助我们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降低市场风险?让我们更有效地享受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使我们由各家各户松散经营方式转变成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经营方式?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让农产品进入市场、提高我们农民组织化程度,成立一个我们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辽宁省法库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就是在全省率先组建的县一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简称:法库县农联,是我们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8月28日,笔者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到了位于法库县晓东街的“法库农联”,秘书长许铁昌同志热情地接待了笔者。许秘书长60左右岁,稳重干练,热情和蔼,言谈中不时流露出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的认真,对信念的坚定。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许秘书长向我们介绍了法库农联的情况。
  法库县农联成立于2003年1月24日,省农业厅副厅长王振威、省农经总站副站长刘启明、市农发局和县领导及会员代表160多人出席了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法库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聘请了名誉理事长,提出了2003年度工作要求。会后,沈阳市农发局对法库农联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霍忠侠副局长作为课题专门调研了法库农联的工作,并给予了及时指导和帮助。
  近年来,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形势,在外地农民的启发下,在当地党组织的引导下,由一些经营大户牵头,法库县农民相继组建了果业、瓜菜、林苗、药材、食用菌,以及养牛、养羊、养禽等专业合作社或协会,选择致富项目,解决买难卖难问题。还有一些企业以龙头形式,吸收和带动农户加盟,组建了合作社或协会。到2002年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40多个,加入合作社或协会的农民已在2000人以上,联系农户8900多户,涉及产业有种植、养殖、加工、科研推广、销售服务等11个门类。可以说,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初步提升了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做了有益的尝试。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产品基地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农联的建立,主要是考虑到: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5%以上,实现小康社会,首先要解决这个庞大的群体步入小康。而目前,由于历史、经济和观念等原因,我县农业、农村和农民与先进地区相比还相当落后,主体产业没有做强,产业化水平很低,农民还在从事低效益传统的农事活动,生产出的初级产品又面临市场准入和绿色壁垒考验,处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很重,困难很多。从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的经验看,大力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载体,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超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是谈不上产业化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其意义也就在于此。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在成为推进我国农业企业化的重要中介。各类协会(合作社)把原有个体农户简单的农产品种植、技术应用提升到开展农产品销售、创建品牌、加工等经营性业务,提高和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脱了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由经济利益把大家吸引在一起,形成了巩固的经济联盟,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并成为实现公司与农户有效对接的重要载体,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地良性发展。基于此,为了把农民更好地组织起来,按照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由县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朱恩华牵头,组织人力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决定因势利导,将全县分散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联合体,统一制定章程,有序地开展活动。
  许秘书长说:“我们按照国际先进经验,创办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县‘农联’,其宗旨是:组织会员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及时对会员进行信息、技术、物资服务,形成利益共同体去闯市场,达到农民组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最佳组合,加速小康目标的实现。”
  “法库县农联是以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户为主体,机关企事业、其它有关团体为辅助,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建立起来的地方性、联合性组织,对会员进行经济和技术服务,依照法律法规,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增加会员的经济收入,农联对会员的各种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对此,我们欢迎全县广大农民朋友加入到自己的农联组织中来,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在谈到法库农联的主要业务有哪些时,许秘书长介绍说:“法库县农联根据会员的需要,实行无偿、低偿的方式,开展以下服务:1对会员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建设标准化的示范基地,开发、引进、试验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举办技术培训、示范,开展技术交流,组织内外技术合作。2帮助采购会员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行三优一保证,即:协会为会员直接从厂家采购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优先供应、优质承诺、优价销售,并保证维护会员的消费权。3帮助推销会员生产的农产品。4兴办会员生产经营所需的贸易、加工、运输、储藏等经济实体。5接受与本农联有关的单位和部门的委托,办理代销、农贷等业务,帮助会员实行资金互助,把闲散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6向会员提供有关经济、技术信息,开展会员所需的法律、保险、担保等服务。7提高农联会员农产品质量,努力开拓新的品牌,制定和检测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注册商标,设立销售网络,筹建交易市场。8经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本联合会可以整体或一部分与其它国有、集体、个人、外资等经济实体进行合作。9对外签订合同,开展与经济部门、科研单位及其它经济组织的合作。10办理本农联成员的文化、福利事业,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当谈到半年来农联工作进展情况时,许秘书长高兴地说:虽然法库农联成立时间不长,但经过我们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已有56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3190户农村科技经济示范户入会。还有一些组织和农民正在开始申请入会。得到了辽宁省农业厅、市县农业局指导和著名大豆专家、国家级研究员、吉林奥林公司经理赵相文的积极支持。先后帮助组建了“法库县国新养鹅合作社”、“法库县特种果业合作社”、“法库县肉鸡产销合作社”、“法库县天和草业公司”、“沈阳三农科技有限公司”、“法库县大豆协会”、“法库县蔬菜协会”等新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们还举办了两次订单农业项目发布会,已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农业订单20万亩。对此,省农业厅主管领导、农经总站领导、市农业局领导等对我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和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这是落实十六大精神,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具体举措,具有方向性的意义,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佳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法库远离城市工业区,没有重污染,发展绿色食品得天独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今年县绿办积极组织对86万亩耕地进行了环评(全市300万亩)。开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基地15万亩,目前申报无公害、绿色品牌6个(蔬菜、杂粮、大米、花生、葡萄、鸡蛋),实现了我县“绿标”零的突破。并创办了首家绿色阳光超市,开通了“绿色110”咨询服务电话。
  关于今后的发展前景,老许说:“今年3月1日开始推行的新修订的《农业法》第二章,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法律地位、组织原则,以及职责做了明确规定。可以说,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各级组织的支持下,法库农联会越办越好,将真正成为‘农民之家、会员的港湾、政府的桥梁、奔小康的希望。”
  服务就是市场,服务就是发展,由此才能换来丰硕成果。法库县农联诚心诚意地为农民服务,必将对法库县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尽快致富奔小康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法库县农业发展特色优势,加快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促进法库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刊记者:刘成武)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43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