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梨林信用社扶持民族经济发展动真招
河南省济源市水运庄回族民族村,共378户,1800口人,1500亩耕地。过去这个村一直以农业为主,集体经济薄弱,生产效率低下,村民生活十分贫穷。1998年以来,梨林信用社把扶持民族村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该村经济的发展。截止2003年5月底,对水运庄村发放的各类小额支农贷款余额已达406万,人均贷款余额2200元。五年多来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500余笔5000余万元,平均每年发放1000万左右。该村已成为现阶段梨林小额贷款最多、效益最好、贷款频率最高的村庄,步入了济源市“十强”明星村。
一、落实政策措施,把发展民族经济烙在心上。梨林信用社共有24名职工,三个网点。为改变水运庄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们会同济源市民族宗教局有关领导及乡镇干部一道到水运庄村深入调查,走访群众,理清工作思路,制定规划措施,为水运庄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
二、制定优惠贷款方案,扶持民族经济发展。他们本着“以农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大胆提出了“唱响支农主旋律,营造民族小康村”的口号,在贷款政策上给予特别优惠和倾斜,为民族群众贷款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民族群众贷款提供服务。为方便民族群众贷款,他们积极开展作风整顿,改变过去的“官办衙门”陋习,实行贷款公示制、公开制,将贷款程序、贷款品种、贷款效率给民族群众讲清楚,公布支农监督电话,设立贷款门市专柜,上门为回族农民集体办理信用小额贷款证和担保小额贷款证。
四、转变经营理念,拓宽管理渠道。小额农贷是一件利国、利民、利社的好事,但真正把好事办好,决不是一贷了之,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做好贷后的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和信用社增效的“双赢”目标。梨林信用社在积极扶持民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好“贷前情况摸的清,贷后管理跟的上”的节拍,转变经营理念,适时跟进管理,不断拓宽渠道,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五、开展帮扶结对,为贫困民族群众出谋划策。水运庄村大多数的村民富裕,并不意味着没有贫穷。2001年调查发现,村里仍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民族群众,发展没有计划,致富没有项目,不愿贷款或不敢贷款,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还有极个别贷款户,不能归还贷款。针对这一情况,他们采取区别对待,帮扶结对、引导发展等多种措施和办法,实实在在作了大量的工作,摸索出了一条帮扶贫困的新路子。据不完全统计,梨林信用社累计为民族群众提供各种有用信息上千条,介绍、引进并中介营销业务上百次,间接地扶持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文/任树伟 王 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