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人力资源权益是指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参与企业权益分配的相应收益,而对此进行核算和报告便形成了人力资源权益会计。
一、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1、“人力资产”账户。用来核算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借方登记人力资产的增加,贷方登记人力资产的减少。
2、“人力资产摊销”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人力资产的摊销使用情况。企业摊销时,借记有关费用科目,贷记此科目。当人力资产退出企业时,则从此科目的借方转出。
3、“人力资产投资”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对人力资产进行的各种培训教育费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费用。发生投资时,登记在此科目的借方。
4、“人力资本”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产投资的价值总量。根据会计方程式,人力资本应与人力资产相对应。人力资本是从资产的角度核算,而人力资本是权益的角度核算。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同时人力资本应保值增值。
5、“人力资源费用”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为人力资源支付的工资及奖金、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会费、职工住房基金、劳动保险费、劳务支出、职业风险金以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税金。但不包括职工教育经费,因其属于人力资产投资。
6、“人力资源收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业务收入中应归属于人力资源创造的那一部分。贷方登记确认的收入,结转收入时则登记在借方。
7、“人力资源利润”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人力资源创造的利润,其通过人力资源收入与人力资源费用配比得出,即期末时,人力资源收入结转到人力资源利润的贷方,人力资源费用结转到人力资源利润的借方,若贷方大于借方,则企业人力资源盈利,否则,则为亏损。
8、“资本公积——人力资源资本公积”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的资本公积中应归属于人力资源的那部分。贷方登记人力资源资本公积的增加,借方登记人力资源资本公积的减少。
9、“盈余公积——人力资源盈余公积”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的盈余公积中应归属于人力资源的那一部分。贷方登记人力资源盈余公积的增加,借方登记人力资源盈余公积的减少。
10、“利润分配——提取人力资源盈余公积”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提取应归属于人力资源的盈余公积。提取时,登记在该科目的借方,结转时,登记在贷方。
11、“应付利润——应付人力资源利润”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人力资源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所得。该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
12、“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源利润”账户。此账户是与11相对应的,反应利润分配情况。
同时,企业还应设置“非人力资源收入”、“非人力资源费用”、“非人力资源利润”、“资本公积——所有者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所有者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所有者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应付所有者利润”、“利润分配——应付所有者利润”等账户,这些账户与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相同,只不过是在其中扣除了应归属于人力资源的部分。
(二)账务处理
1、人力资源进入企业
借:人力资产
贷:人力资本
2、支付提取各种人力资源有关的费用
借:人力资源费用
贷:相关科目
3、支付职工教育经费及相关费用
借:人力资源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4、摊销人力资产
借:人力资源费用
贷:人力资产摊销
5、人力资源离开企业
借:人力资本
贷:人力资产
6、确认人力资源收入
借:业务收入
贷:人力资源收入
7、结转人力资源费用
借:人力资源利润
贷:人力资源费用
8、结转人力资源收入
借:人力资源收入
贷:人力资源利润
9、资本公积增加
借:有关资产科目
贷:资本公积——人力资源资本公积——所有者资本公积
10、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人力资源资本公积——所有者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11、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人力资源盈余公积——提取所有者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人力资源盈余公积——所有者盈余公积
12、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源利润——应付所有者利润
贷:应付利润——应付人力资源利润——应付所有者利润
13、企业发生亏损
借:盈余公积——人力资源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在资产方增设“人力资产”、“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产净值”、“人力资产投资”四个项目,人力资产净值=人力资产—人力资产摊销。所有者权益中增设人力资本项目。
(二)利润表。在利润表中,要分设“非人力资源收入”和“人力资源收入”,“非人力资源费用”和“人力资源费用”,“非人力资源利润”和“人力资源利润”。两者格式完相同,最后合计利润总额。
(三)现金流量表。在现金流量表中,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增设“收回人力资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对人力资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两个项目。前者根据确认的人力资源收入由权责发生制调成收付实现制来确定,后者根据人力资产投资中支付的现金确定。
(四)会计报表附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将企业人力资源分成不同的种类,按类别分别披露人力资源的情况,包括年龄、职称、岗位、职务、工资水平、教育程度等,特别是经理层,应更详细的披露。另外,企业应披露人力资源的变动情况,由于企业人力资源变动频繁,这部分披露要求及时、准确。■(□文/李争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