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43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2/5/30

作者

□文/吕蕴红

浏览次数

403 次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图书馆文化服务研究
  [提要] 城乡统筹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是城乡差距最小化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借助城市的资源优势、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农村文化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的文化差距。
  关键词:城乡统筹;图书馆;文化服务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区域集群式信息服务研究”(编号:HB12TQ0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6日
  一、城乡统筹发展及其必要性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现“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为什么要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二、农村文化服务发展现状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多农民特别是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在经济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改善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迫切希望能够像城市居民一样平等享有文化权益,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种种影响因素,农村文化建设相对城市而言仍显得落后。
  (一)农村文化服务设施落后。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文化建设也存在很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较好;经济落后的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则被忽视,“锣鼓响不响,庄稼照样长”,基层领导对文化建设的忽视,导致农村文化设施配备落后。
  (二)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稀缺。农村的文化活动场所主要是村文化活动室,而调查显示,有些偏远山区村文化活动室迟迟未能建立,因此很难就近找到文化活动场所。加之文化活动本身不被村民们重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活动基本上是远离农民生活的。
  (三)农村文化生活贫瘠。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与农村文化生活贫瘠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年来农村不注重文化生活的观念根深蒂固,文化资源缺乏造成农民文化生活的稀缺,这有悖于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
  三、图书馆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
  现代意义的图书馆本身就是因公共需求而产生的,即满足大众对文化知识的需要而产生。图书馆本身就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性工作,总体目标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在农村的发挥,在农村公文文化服务中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传播文化知识。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偏远地区。在农村5亿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到技能培训的仅1%。这就是我国农民的文化现状,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图书室作为最基层、最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阵地,是农民获得终身学习的场所,它的兴办对于增加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开阔农民视野,提供农民文化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农民生活。农民自身的经济条件所限,文化消费能力比较低,导致农民想读书、多读书的愿望难以实现。农村图书室这个办在农民家门口的图书馆,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知识,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在农闲时,农民无事可做导致聚众赌博等恶习,农村图书室填补农民的空余时间的同时,也使农民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盛宴。
  (三)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与城市居民的文化差距。农村图书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窗口的作用,通过图书室向农民传授农业科学技术,农村法律法规,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健康讲座,这些都很受农民的欢迎。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也是缩小城乡文化差异,实现农民文化享有权利的重要途径。
  四、图书馆服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
  根据建设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在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为了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农民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应通过构建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全民共享,最终实现城乡文化的统筹发展。
  (一)整合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农家书屋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政府实施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创新形式,虽然具体主导部门不同,但都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相似工程。农村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整合它们提供的相关资源,提高农村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这也是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资源共建、共享的体现和要求。
  (二)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制度的规范。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区县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相应制度,如农村图书室管理制度、农村图书室图书借阅制度等,使农村图书室管理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在农村的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实现农民文化权利的均等,保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农村图书室的人气
  1、举办适合农村的展览活动。展览是较为直观的一种宣传形式,群众可以通过其丰富的内容、精美的画面学习和认识新事物、新知识。展览内容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特点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知识服务与经济宣传相结合,如民俗文化、科技兴农等,既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要,也增加了农民的科技水平。
  2、举办各种讲座。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教育阵地,建立教育培训功能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普及科技知识。农村图书室可以通过与县、市级图书馆联系,不定期组织一些优秀农业科技专家、优秀作家等深入农家书屋基地,举办各种讲座。
  3、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图书馆有较丰富的读书经验,农村图书馆可以和县市级图书馆联合,举办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读书活动。也可以在县市级图书馆的支持下成立读书会,吸引爱读书的农村居民入会,使书籍在农村得到重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总之,以图书馆为媒介,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海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解读.图书馆建设,2008.10.
[2]张丽香.浅谈如何建设乡村图书馆.晋图学刊,2008.4.
[3]张铁.试析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路线图.图书馆建设,2011.4.
[4]王畅.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情报探索,201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0816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