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43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2/5/30

作者

□文/刘 峰 殷蓓蕾

浏览次数

490 次

基于工学结合的《Photoshop图像处理》研究现
  [提要]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学习过程和结果基本不受其他课程的影响,然而它又是一个实践性、就业导向性明显的学科,与实践结合较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不仅仅是传授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改革;Photoshop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3日
  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现今网络及数码产品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非设计专业的学生也有学习这门课程的需求。例如,目前热门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制作网页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但由于没有美术专业基础,这些学生学习起Photoshop这门课程就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在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上必须进行调整,着重引导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学校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社会已成熟运用的技术,对未来技术的发展只能推断与展望,或者说是更实用的知识,必须靠学生自学完成。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代人必须拥有的学习理念,优秀的学习方法能更好更快捷地掌握所需的知识。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或任务,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各种工具,制作出一些图像处理效果。包括对基本绘画技能、图像的颜色校正、图层和图层样式的运用、蒙板和路径的特殊运用、运用滤镜的各种效果的后期处理、运用ImageReady制作Gif网页动画,最终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好的作品。基于上述培养目标,我们在每学期末都布置一次大作业,可以自己出题目设方案,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的成绩是按作品的复杂程度定分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世界高职教育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双元制、CBE、TAFE、BTEC、教学工厂和国内的行业办学、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双证书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005年8月19日,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在天津召开。教育部周济在题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的讲话中对教育研究机构提出了高要求,指出“加强国内外比较研究,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要在重大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在适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实践模式上有所突破”。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之后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合作教育”模式,与英国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基本相同。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美国成立,协会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影响越来越大。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便于理解。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即“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相比国外而言,我国实行“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这一设想最早由刘少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1964~1965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多次号令全国推广“半工半读”教育制度,他设想:把部分工厂、村庄、机关、军队改革成半工半读工厂、半农半读村庄、半政半读机关、半军半读军队。可惜后来极左思潮歪曲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意,导致“半工半读”设想破产,直到2005年8月教育部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的讲话和2005年11月温家宝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再次提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已时隔40多年。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之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2006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提出了要在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10月又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更深层次、更为关键和核心的领域。目前,国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主要形成以下几种模式:
  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合格标准再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和制定教学计划,学校与企业利用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
  2、“集团化”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以一所高等职业学校为核心,采取联合的形式,将若干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相关主管部门联合起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行纵向沟通、横向联合,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近年来,各地职业教育集团纷纷涌现,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2005年4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江苏建筑职教集团,形成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联姻、产学合作、集团化办学”的鲜明特色。
  3、股份制办学模式。股份制办学模式是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由多方共同投资按股份制运作的一种办学模式。如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一体双元”校企合作模式就属于此种模式。
  4、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境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指依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吸引境外教育机构和其他组织与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一是通过引进境外资金,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问题:二是通过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熟悉国际准则的人才。此种模式以浙江为典型,早在1995年就开始实施,至今浙江已与境外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的高职院校有10多所,它们主要与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韩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境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
  5、连锁式办学模式。连锁式办学模式是指以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龙头,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通过“辐射”带动其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学模式。连锁式办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办学水平较高、具有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作为连锁办学的主体,依托其他学校的资源,主要通过品牌和特色专业的“复制”,把示范性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等辐射到其他学校。
  尽管“能力本位”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目前我们对“能力”这个舶来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按照英语对能力的理解,强调结果,看中通过考核鉴定可以确定的技能和绩效;有的则接受德国概念,强调能力的形成过程。
  目前,企业对职业院校不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对企业所需人才来说仅仅是个半成品。要想让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满意,职业院校毕业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其前提是能在校学习期间系统化地完成过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因此,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不再仅仅是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更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也只能从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三、教学改革与研究基础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高职教育注重的是操作性和实用性。面对学生水平不一、志趣与审美差异等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并让学生很好地掌握Photoshop知识却很不容易,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知识设计实现简单的图像处理系统。该课程理论性很强,同时对实践性要求也很高,其所涉及的基础课程偏多,在学生的专业培养和知识获取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后续相关课程重要的理论基石。自2005年开设以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改革探索,逐渐形成了内容合理、方法多样、手段先进、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
  我院自2005年开设软件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专业,2009年开设网站规划与开发专业以来,《Photoshop图像处理》作为这些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实施的软硬件方面已有较多的积累,具备了较好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这些专业目前有校内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基地3个,可以为专业的课程实训提供充足的场地和条件。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传统授课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缺乏实践操作训练,不利于相关专业学生掌握就业后所需的关于平面设计等方面的技能,并由此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本课题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应具备的课程能力,工学结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采用新型的实践教学方法,并设计相应的课程模拟实践资料,用于课程的日常授课和教学实习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适应社会所需具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1418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