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43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12/5/30

作者

□文/丁宇峰

浏览次数

814 次

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提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立足于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挖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努力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6日
  中小企业是当今社会经济运行最活跃的主体之一,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发展成长的核心问题。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出台了大量支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然而“融资难”依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金融业相对落后的河北省而言,最有效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并不适用。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发展现状同样不乐观。
  一、河北省中小企业及其融资方式与现状
  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企业是中小企业。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规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标准。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其中,河北省有一些中小企业是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转制而来,或者从原来的大型国有企业中脱胎出来,这两类企业可以获得国有大型企业的担保或者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关系密切,因而基本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我国中小企业标准界定中的“小企业”,其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资产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这样的界定能使本文的分析更有针对性,更具有现实意义。
  截至2011年底,河北省中小企业数达235.95万个,比上年增加19.75万个;从业人员1,804.6万人,比上年增加102.1万人;实现增加值15,2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63.1%,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达65.5%,首次突破60%。民营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整体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伴随着的就是融资难问题。
  根据融资理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性融资具有融资成本低、不改变公司控制权、方便快捷等优点,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内源性融资的规模要受到企业的规模、盈利水平以及企业积累水平的影响,不可能无限制扩张。一般随着企业的发展,内源性融资的规模逐渐下降。因此,当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无法满足需要时,就要采用外源性融资方式。外源性融资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外源性融资不受企业规模限制,因此,外源性融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最主要渠道。外源性融资按照融资媒介不同,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根据河北省的情况,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由以下四种具体方式:
  1、股权融资及企业债券。这是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但由于河北省金融行业发展不成熟,股权融资及企业债券并不是主要融资方式。至2012年3月30日止,全省只有20多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这还不到中小企业数的十万分之一。
  2、银行贷款。这是河北省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最重要的方式。2012年3月23日,省工信厅、省工商联与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等10家商业银行签订政银支持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2012年10家商业银行将向河北省中小企业提供4,76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政府计划“十二五”期间,全省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对4,665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有70.93%的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其中,56.46%的企业流动资金稍显不足,14.47%的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调查还显示,68.1%的企业有融资需求,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64.24%的企业融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35.76%的企业融资需求无法满足。同时,在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企业中,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企业占到73.04%。
  3、政府扶持及国家专项资金。河北省2011年争取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共计1.81亿元。虽然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在“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出,今年将积极协调和督导市县政府,按照要求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设区市2,000万元、县(市、区)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逐年扩大规模。但是专项资金数额相对中小企业需求,并不足以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二、从博弈论角度分析
  从以上论述中,银行贷款是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融资困境的症结。本文以下将用博弈论分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
  在用博弈论分析前,设定以下假设:第一,经济系统中存在银行,企业等行为主体;第二,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第三,博弈行为主体间是动态博弈关系;第四,银行、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第五,银行的贷款本金M,贷款利率为r,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为r’,担保费率为a;第六,企业获得贷款后的期望收益率为b,企业不偿还贷款的违约成本为W。这是因为企业与银行间的联系不是一次博弈,而是多期博弈。企业的违约行为会导致银行在后期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行动。
  首先,传统经济条件下,只存在银行和企业两者,企业为扩大自身生产经营实力向银行借款,而银行通过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及其他外部因素,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表1)
  如果企业申请贷款,并且银行同意贷款,则两者的收益分别为P(bM-rM)+(1-p)(M-W)和prM+(1-p)(-M)。如果企业不申请或银行不提供,则分别获得所各自损失的机会成本。如果企业不申请,银行不提供,双方收益均为0。若,P(bM-rM)+(1-p)(M-W)>0,prM+(1-p)(-M)>-rM,且r>0,b>0,则(申请,提供)成为双方的纳什均衡解。系统中企业与银行获得纳什均衡需满足以下几点:一是贷款定价要随企业的违约损失率的变化做相应调整,以保证银行获得合理的风险收益;二是使企业违约成本要足够大,如果(W-M)是负数,将使b<r,企业必然违约,银行将不予放款。
  再加入大企业后,银行面临的选择多了向大企业进行贷款。补充假设大企业如期还款的概率是q。由于资产规模、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相同数量的资金在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收益率是不同的,在博弈过程中表现为b1和b2。一方面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违约成本也是不一样的,两者的违约成本分别用W1和W2表示,且W1<W2,其原因在于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仍主要依靠银行融资为主,如果一次违约后,则可能造成所有银行均拒绝发放贷款的严重后果;而大型企业可以进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方式的选择,对金融产品的运用比较多样,所以大型企业存在贷款不良记录后,仍有可能继续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同时,大企业资金雄厚更可能得到国家或政府的担保支持,政府信用也直接偏向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在现实经济中,河北省中小型企业因缺乏完善的公司管理和财务制度,人员素质差,市场整体抗风险能力偏弱等原因,往往被赋子较高的违约概率1-p,直接导致贷款利率的提高,使河北省中小企业承担了较大的融资成本。因此明显的q>p,于是,在同等条件下,即大企业与小企业同时向银行申请同样数额的贷款,由于从理性人角度出发,银行一定会向大企业贷款[qrM+(1-q)(-M)>prM+(1-p)(-M)]。
  这就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银行贷款对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偏向性。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建立,应该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利器,但现实恰恰相反。地方商业银行通过有控股的大型银行开始竞争,争相向大型国有企业贷款,使得有限的资金更加快速地流向大型企业,恶化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博弈中再加入政府,政府的作用在于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更重要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中小企业如期还款的概率p。
  三、扩张融资渠道以及“河北模式”
  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融资方式,而开辟新兴渠道就成为必然选择。根据河北省的具体情况,可以设计出以下方式,如表2所示。(表2)
  以上几种方式更好地发挥作用,要依靠政府在立法上予以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担保支持。
  2011年河北省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出一种“河北模式”。即将河北融投控股集团作为支持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搭建的综合性融资担保平台。通过国资引领、财政助推,社会资本参与,注册资本由创建之初的2亿元增至23.5亿元,社会综合融资能力提升到300亿元,为全省近1,0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约200亿元。所谓“河北模式”,是坚持“一体两翼、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通过“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香港公司+投融资促进会”五大板块有机联动,同时引领海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合理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梯形融资服务体系”。
  “河北模式”的长期效果有待观察,但通过政府引领,依靠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道路是必须贯彻下去的。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安易.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济南:山东大学,2008.
[2]陈颖.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经营管理者,2009.3.
[3]段卫平.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
[4]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金发奇,陈晓红,土金升.发展担保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与完善监管体系探讨.现代财经,2006.
[6]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7]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8]川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
[9]刘秀丽,郭彦卿.民营企业投融资难的化解途径探寻.现代财经,2006.
[10]吕乐天.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现代商业,2008.
[11]宋柯.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化解思路.西南大学,20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0832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