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43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2/5/30

作者

□文/刘玉川 王金玲

浏览次数

932 次

秦皇岛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提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对于现代生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深入研究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进行科学测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科技进步贡献率;索洛余值法;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4日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秦皇岛的经济迅速发展,年均增长率接近12%。根据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经济的增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过去30年,秦皇岛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是集约型增长方式?要回答此问题,需要对秦皇岛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另外,秦皇岛于2010年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秦皇岛“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因此,科学的测算秦皇岛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成为一项紧迫的重要课题。
  一、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选择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反映在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三大作用的相对关系。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索洛余值法、隐性变量法、前沿生产函数法等。其中,索洛余值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要素贡献率后的剩余作为科技进步贡献率。隐性变量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一个隐性变量,在检验数据平稳性和协整性的基础上,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做极大似然估计来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而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一般过程是:先利用观察样本估计出前沿生产函数中待估参数,然后根据Kumbhakar(2000)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分解,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四个部分,最终测算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尽管多年来人们对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颇有微词,但索洛余值法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还是被广泛认同的,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还直接以索洛余值法来计算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OECD赞成发达国家使用索洛余值法。我国在199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中,也推荐使用索洛余值法。因此,本文选择索洛余值法计算秦皇岛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索洛余值法的基本公式是:
  rt=yt-?琢kt-?茁lt (1)
  式中yt为第t年的经济增长率,kt为第t年的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率,lt为第t年的劳动力增长率,rt为yt第t年的科技进步增长速度。?琢和?茁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索洛余值法的假定是,在假定没有科技进步的情况下,劳动力和资本存量(加权)平均每增长1%,经济产出也应当相应增长1%,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科技进步是广泛存在的。因为有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率一般要大于资本存量增长率和劳动力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经济增长率减去资本存量增长率和劳动力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后的余值,就是科技进步增长速度。根据科技进步贡献率(用EAt表示)衡量的是广义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即在第t年产出增长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EAt=■×100% (2)
  二、数据的选择及测算结果
  (一)产出数据。对于产出指标,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但是按当年价计算的GDP变动包含价格变动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本文根据《秦皇岛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当年GDP指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调整计算各年的GDP。
  (二)劳动投入数据。对于劳动投入,一般有两种指标可供选择,一是从业人数;二是全社会劳动报酬(或工资)。从业人数各年数据可直接用于对比,但是忽视了劳动投入的质量差异;而采用劳动报酬作为指标,不仅考虑了劳动投入的数量,也考虑了劳动的质量因素。但由于劳动报酬受到物价、工资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目前尚无法取得可比价的劳动报酬资料,同时劳动报酬的高低与劳动力素质之间不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影响劳动报酬的因素除了劳动力的素质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故本文采用从业人数进行测算。
  (三)资本投入数据。这里使用的资本投入数据,是存量而不是流量,是物质资本而不包括货币资本。现行统计中没有全社会口径的物质资本存量指标,资本存量需要在统计资料的数据基础上进行估算。测算资本存量的基本方法是由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本文采用这一方法。其基本公式为:
  Kt=(1-?啄)Kt-1+■ (3)
  Kt、It、Pt、?啄分别代表第t期的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额、价格指数、折旧率。在本文中,基期资本存量K0为15.0196亿元,折旧率取值为8%。
  (四)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在应用增长速度方程研究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大小时,首先必须确定资本产出弹性系数?琢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茁。在估算之前,我们首先利用Wald检验方法来检验规模收益不变,即?琢+?茁=1的假设。Wald检验是利用无约束回归方程Ln(Yt)=c+?琢Ln(Kt)+?茁Ln(Lt)+?着t的OLS回归结果,对Ln(Kt)和Ln(Lt)的系数进行线性约束检验,具体结果如下:



  P>0.05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我们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秦皇岛经济在1980~2010年间处于规模收益不变。这样,我们通过约束回归方程的OLS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Ln(Yt/Lt)=7.7822+0.4621Ln(Kt/Lt)+0.0368t (4)
  t=(26.91) (3.21) (2.57)
  ■2=0.9965 DW=1.64 F=4312.59
  以上回归结果较好,由此我们认为?琢=0.4621,?茁=0.5379,将?琢、?茁、实际产出增长率、劳动投入增长率和资本存量增长率代入(1)式,便得到了秦皇岛1981~2010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具体结果见表1。(表1)
  三、测算结果的分析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981~1990年秦皇岛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波动幅度比较剧烈,这是由于当时经济体制和市场条件发生剧烈频繁变化所导致的。如农业农村改革、国营企业放权让利等制度变迁,使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从而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在某些年份(1983年和1988年)很高,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一些制度上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从而制约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使得某些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有的年份甚至为负值。总体来看,这十年间,秦皇岛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增长,是一种较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1991年到2000年,秦皇岛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虽然也有波动(最高的年份为82.90%,最低的年份为-36.47%),但大多数年份较高,其中1991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0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超过了50%。1999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负值,其原因是:当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增长过快,没有很好的科技进步作支撑,有限的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时,虽然产出有所增加,但增长率低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率,表现出来就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但这十年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平均值为47.19%,这表明,在秦皇岛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比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大增强。
  进入21世纪后,秦皇岛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出较稳定的状态,近十年来,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平均值为52.45%,比20世纪九十年代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了秦皇岛经济增长的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渐明显,持续性逐渐增强。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兵.我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
[2]赵志坚.我国科技投入对GDP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数学,2008.1.
[3]辛永容.要素产出弹性与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管理科学,2009.2.
[4]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J].经济研究,1991.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0413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