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要保持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机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发展关系。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相互之间建立良性的循环发展关系。只有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居民收入才可能增长,才能为资本市场上资金供给提供源泉,才能支撑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也能高效的促进资本流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生机,因此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稳定的增长,在当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金融危机已成为一个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回顾亚洲金融危机的形成及蔓延,俄罗斯金融的剧烈波动,巴西金融的强烈震荡,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基础还比较脆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科技教育设施落后,教育科研队伍素质状况令人担忧;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摆脱困境,企业资产负债比率高达70-80%,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十分严重;金融业的问题和隐患较为突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比例不断上升;证券市场运行仍亟待规范,违规行为时有发生;金融债务风险日益显露,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和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休戚相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都表明,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是金融深化的主要标志。研究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转轨经济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我国金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九条建议,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国外经济学家非常重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形成了众多理论流派。麦金农和萧(McKinnon and Shaw)(1973)先后出版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和《货币、资本与经济发展》两书,深入研究了金融制度、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健全的金融制度和发达的资本市场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能刺激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扩展,落后的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抑制金融产业的扩展。费(Fry,1988)在麦金农和萧的金融发展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料证明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可持续发展产业必须建立有机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发展关系。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是指资本市场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市场参与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及不断发展的过程。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适度地开发利用金融资源,保证当代人对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实现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供需平衡和良性循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发展缺乏动力和压力。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资本市场行政化运行,首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羁绊,负面影响是将会导致资本市场危机,改革路径是对资本市场可进行市场化改革,改革目标是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以转轨经济为背景,建立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发展资金需求;协调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资本市场的运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此来构造和实施完整的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
通过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构建合理的主体结构,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强化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创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通过树立以证券市场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观,加快证券市场建设,优化监管决策体系,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通过构建金融诚信化的产权基础,强化诚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施资本市场诚信化发展战略;协调处理好资本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四大关系(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市场规模与市场结构、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市场主体规模与质量);通过坚持积极稳妥、适时适度的一体化发展原则,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制度及其监管体系,在分业基础上向一体化发展分步渐进过渡,实施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采取国际化战略,全面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坚持按四个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竞争与保护、全球化与区域化、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原则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实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战略。要保障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本取向的理念创新,努力消解计划机制的影响,避免在指导思路上的反复。作为一个在转轨时期发展的资本市场,必须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取向的理念创新,推进相关方面的改革深化,循序渐进创造条件促进市场发展。
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对资源合理的、有节制的使用。也就是说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优质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资金需求者,只有上市公司经营与其状况良好,才能给予投资者信心,才能使得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才能保持资本市场的活力,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这是支撑资本市场发展的微观基础。第二,对市场有序化运转的维护。任何一个市场如果交易秩序混乱,交易各方利益得不到保护,则市场发展无法持久。我国在发展资本市场的时候,也必须遵循有序、稳定发展的原则。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必须考虑相关措施的配合、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市场秩序地维护、市场承受能力等因素,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当今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国有股减持问题,在解决这个困扰我国资本市场良性发展障碍的时候,就必须协调好各方的关系,避免再出现股市动荡的局面。第三,对市场风险的正确理解。资本市场始终是存在风险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非常清醒的认识。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上市公司业绩、宏观经济向好来支持,如果市场和这两方面相背离,就意味着市场风险正不断积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必须预先关切。对于风险的控制,同样也只有通过市场的创新才能做到。
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明晰的产权关系是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健全经济金融法规;二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三要加快资本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资本资源的产权界定形式有三种,即法律界定、政府界定、市场交易界定,单纯依靠法律界定和政府界定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市场化的产权交易对资本市场的产权界定进行补充。因此,要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通过产权交易完成闲置金融资产或低效配置资产的收购,充分利用资本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培育多元化资本市场服务中介。单一组织形式的金融中介组织无法充分有效地满足各类经济部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单一的产权结构会阻碍金融资源流动,降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服务中介则能够适应多类型、多层次资源配置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力扶持各类中介服务企业,规范服务中介企业的市场准入管理。
3、构建合理的资本市场结构。改变单一资本市场结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从而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进一步优化股票市场结构,解决非流通股问题,加快合并A股市场和B股市场;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创业板市场,推进中小企业资本形成;建立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弥补主板市场的缺陷;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完善,适时推出衍生品市场。
4、建立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体系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第一,培育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最重要的是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第二,大力培育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主要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从硬件着手,又要从软件进行;第三,严格规范金融市场;第四,逐步开放我国金融市场。
5、健全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利率既是资本价格与资本收益水平的综合体现,又是调节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力杠杆。健全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健全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基础;第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三,加强市场化利率运行的金融监管。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和利率政策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
6、强化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第一,参阅国标监管标准,制定中国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和政策;第二,改进监管方式;第三,建立资本市场风险预警、防范、处理与补救机制。妥善处理国外资本流入,加强外资外汇管理,优化国外投资的结构,适度调整汇率制度,适当加大汇率的浮动范围。在风险事故的处理中,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风险规避和转移,减少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
7、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要依赖于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这主要包括:稳定的政治环境;高效的市场经济环境;健全的制度环境。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营要依赖于良好的制度基础,包括金融制度、信用制度、法律制度、内控制度等。资本市场组织体系(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等主体)必须加快自身的内控制度建设,按各行业组织经营范围与特点建立起适应风险防范与发展要求的内控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内各类市场主体能协调健康发展。□文/薛 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