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知识的社会,知识就是生产力,信息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了老生常谈。今天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人才的进步是至关重要的,而在现代图书馆人才构成中,青年馆员是图书馆新生代的主力军,是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队伍,培养和利用好青年馆员的力量,对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青年馆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11日
一、图书馆现状
图书馆是一个慢慢形成和完善的机构,它是信息集合的地方,图书馆的出现、发展是始终同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的,并随着人类文明的成熟而发展。从一个历史的概念出发,图书馆也经历了一个古代、近代、现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从古代皇家或私人藏书楼的传承性图书馆慢慢地往近现代开放性的图书馆转变。自从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在新工业文明的促使下,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时期,科学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人们对知识的诉求逐渐加大,一些公益性的图书馆开始出现并得到了普及。这些图书馆的出现和普及,就逐渐成了我们称之为的传统图书馆。古代和近代的图书馆,相对于现在图书馆来说,具备物质上的真实性,是实体的图书馆。
当图书馆发展到现当代,图书馆同其他门类一样,必须与现当代的现状相互融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密度的存储技术和便捷的通讯技术等促使了图书馆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图书馆在管理上、组织构成上都出现了新的内容,除了单纯的文献收集、整理和一般传统的利用外,还要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数字化信息系统,服务方式上更加的广泛,信息更加的整合和更加多的资源共享利用。图书馆正在走向一个集合,实体图书馆藏的传统图书馆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图书馆相互融合的更加复杂的图书馆形式。
现代图书馆在物质的构成上,一般有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和丰富的馆藏资源,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数字化管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馆藏外,要有数字信息检索、浏览、查询的设备。相对于这些物质上的构成,图书馆的现代意识和功能就显着更加重要。现代图书馆在信息的处理上更加便捷,加快了检索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一个更加广泛和更加时效性的平台正在建立,图书馆的形式也从实体的、单一的逐步走向更加多元的信息共享。图书馆的服务性质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从被动的收藏借阅管理到一个更加主动的信息检索开发提供,使图书馆服务人员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是信息得到更加便捷利用的前提。从而,现代图书馆的构成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读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图书馆的服务本质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是否做好读者的入馆教育,对提供图书馆的利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图书馆受历史变迁等传统的影响,仍然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传统的图书馆对图书的编目、借阅流通等工作相对简单,对工作人员的知识要求不高,并且在长期的这类工作中,养成一种堕落的陋习,与时俱进思想缺乏,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难适应图书馆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所有的图书馆都在想办法来保持图书馆持续的发展,比如说加强在职老员工的职能技术培养、新引进高素质的人才等。在提高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有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那就是工作在图书馆中的青年图书馆员力量,这部分人大多都是后来引进的人才,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文化程度高,年轻而有朝气,可塑性强。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们,在理解和接受现代事物时,会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对于图书馆的革新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因素。
二、青年馆员的优势与不足
伴随着大学教育的迅速蔓延,当下的青年一代更多的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在各个图书馆广泛吸纳人才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历和知识水平不断地被提高。就现在图书馆的招聘来说,也大多在本科研究生以上,这部分年轻人的注入,直接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面貌。从青年馆员的自身特点来看,青年馆员大多总体素质较高,受新时代的熏陶,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水平能力,思想觉悟比较高,在图书馆的工作中,比较容易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逐步走向融合,学科之间、各门类之间交叉渗透的越来越深入,作为信息集散中心的图书馆,更是门类庞杂。如此,也便衍生出了一个问题,即现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70%的管理员都不是出自图书情报专业,而图书情报专业又是一门管理专业,这些人如何胜任图书馆的工作是一个问题。在信息如此庞杂的现代社会,图书管理员如何提供更加准确有力的信息支援,又是一个问题。在现在社会背景下,图书馆需要的是更加复合的图书管理员,一方面要懂得图书情报方面的学问;另一方面又要对某一些专业有深刻的理解,以便在读者需要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在美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具有图书情报学和专业学位双学位的高级知识分子。作为现在的图书馆现状,面临的就是如何把具有各个专业专长的图书馆管理员同图书馆的工作结合起来。
前文说过,图书馆的青年馆员大多学历较高,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相对的,在图情方面就会有所欠缺,青年馆员需要的就是在图书管理方面加深学习。
三、青年馆员的教育意义
图书馆的工作是一项单调而乏味的工作,但又是一个庞杂而内容广博的工作。图书馆归根结底是一个服务的部门,“读者第一”是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如何为读者提供必要的服务是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宗旨。学科馆员制度,是一门如何提高专业服务能力的制度,它是为适应新的环境,适应不断深入的各个学科需要而提供的更加专业的读者服务。学科馆员一般具有一门或几门比较专业的学科,能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现在的青年馆员,图情专业的馆员或缺乏某一专业的深入认识,某一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又缺乏图情方面的知识,从这一方面来说,图书馆进行相互的教育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弥补在知识体系上的缺失,使高学历的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的工作中,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图书馆的工作,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新进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学历高、年轻而有朝气,在图书馆工作中容易表现出不安分,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想法,这在图书馆的工作中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说,对青年馆员入职前的图书馆职前教育是有必要的,使青年馆员在工作过程中,认识到本职工作的意义,从而更加有利于图书馆的工作。
四、青年馆员的教育途径
现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地进行再教育。青年馆员自身有着诸多有利因素,比如年轻有朝气、接受能力强等。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引入正常有效的青年图书馆员再教育制度,对提高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注重青年馆员的职业素养教育。良好的态度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图书馆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图书馆的服务是“读者第一”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要时刻为读者着想,细心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应对在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纠葛。青年馆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长期以来家庭社会的安逸生活给青年馆员带来容易烦躁、不耐心的特点。加强新进青年馆员的职前教育,使新进青年馆员快速进入图书馆的工作状态,更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第二,加强青年馆员的技能教育。上面提过一个问题,就是当前图书馆馆员的现状,具有图书馆情报学基础的馆员只占所有馆员的1/3。从这个问题出发,当前图书馆馆员就有再教育的必要,现代的图书馆正在走向更加的复合,人才知识构成需要更加广泛。对图情专业背景的青年馆员进行专业知识培养,有利于拓展对读者服务过程中服务的层次和深度,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对各专业的青年馆员进行图书馆情报方面的教育,使青年馆员迅速掌握对图书的编目、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使这部分馆员快速地融入图书馆的工作中来。来自各个专业的青年馆员在图书馆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过程中,具备学科方面的优势,弥补他们在图情方面的不足,能使这部分馆员快速地融入到图书馆的工作中来。
第三,为了适应当前网络化进程的需要,青年馆员应该加强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教育。现在的图书馆正处在一个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并存的时期。虚拟图书馆以其利用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正逐步发展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方式。现代的青年图书馆员,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提高对现在网络知识共享的认识,加强信息检索能力和获取能力,积极开发和创造新的服务方式,推进图书馆在现代状态下的服务方式多元化和信息服务能力,为图书馆的服务树立新的品牌。
第四,图书馆应制定有效和长期的体制,保证对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再教育。青年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注重对青年人的培养就是对未来发展的可靠保证。对青年图书馆员再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组织青年馆员的脱产学习,邀请图书馆方面的专家办讲座,组织图书馆馆员的外出考察参观等等,通过这些“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时地更换青年馆员新鲜血液,从而提高青年馆员对图书馆的认识水平,激发青年馆员的创造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第五,在现代社会大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图书馆日常事务中,应当加强对图书馆管理的革新。青年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在职青年图书馆员的培养。因材施教,发掘青年馆员的创造力,使青年馆员尽快的成长起来,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馆员自身具备诸多的有利因素,加强青年馆员的再教育,对加快图书馆的革新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扬新娥,石晶杰.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职业与教育,2006.8(中).
[2]李小菲.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青年馆员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电力教育,2009.3(下).
[3]陈丽静.论高校图书馆发展与青年馆员培养.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8.5.
[4]祝晶石.试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商界,2009.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