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目前国内CPI居高不下,食品类物价不断上行之时,蔬菜滞销现象却时有发生。虽然目前我国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对于被寄予厚望的冷链物流企业提高运营效率,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改进运营方式的办法。
关键词:冷链物流;现状;解决方案
基金项目:蚌埠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安徽省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与农民利益研究”(2010SK22)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构想
收录日期:2012年6月30日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发生蔬菜滞销的现象,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对农民增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目前国内CPI居高不下,食品类物价不断上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而提到冷链物流就不得不提到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不过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相比较上世纪而言,现在的物流行业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物流企业的总体实力已经有了很大规模的提升,基本脱离了单凭几辆卡车和一个仓库的旧有发展模式,可以说已经走过了“鸟枪换炮”的过程。冷链物流属于物流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包含了我们所熟知的蔬菜、水果、禽蛋、鱼肉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物资的运输。
一、冷链物流介绍
所谓冷链物流,是一种专业物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全程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物流现象。相比较常规的物流方式,冷链物流对基础设施显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对所涉及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直到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各方面的要求极为苛刻,所有环节都必须在低温下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天通过冷链物流送到百姓餐桌上的牛奶、蔬菜、瓜果、肉制品等食品的新鲜安全。就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而言,还很难做到整个物流链全过程都在低温下进行,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冷链物流行业还面临着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的情况,现有运力已经无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对食品安全的追求。
二、我国冷链物流现状
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各项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对果蔬类食品的质量追求也是越来越高,这也就对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虽然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总体经济实力相比较老牌发达国家而言还是有差距的,而在具体的经济指标上差距就更加明显了。目前,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相当落后的,总体水平只达到了国外20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目前,国内现有冷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冷藏保温运输车辆约4万辆,铁路冷藏保温运输车辆近7,000辆。而目前我国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也在逐步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而目前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达到100%,蔬菜、水果的冷链流通率也达到95%以上,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然在常温下流通。由此可见,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三、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冷链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数字看似很庞大,但相比较我国的市场需求而言则是相去甚远。因此,我国的冷链物流必将在“十二五”中得到长足发展,整个物流行业水平势必将有很大的提高,而目前国家的政策方向也是积极推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的。我国从事冷链物流的相关企业的业务量在此期间也将有很大的提高,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硬件问题,即基础设施薄弱。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做到解决的问题,更何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行业的需求会逐步提高,这也就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基础设施建设可能赶不上冷链需求量增加的步伐。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物流企业普遍遇到诸如用地困难、资金短缺等问题,无法独立进行冷库建设以及运力的大规模提升。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这些问题,政府发挥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国务院将物流产业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面对建设冷库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的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于物流企业用地需求应该给予满足,而所给予的土地资源一定要在现有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以方便物流设施及时投入使用,并节省一笔建设费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集中建设成配套设施齐全的物流园。关于冷链物流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企业现有的融资平台,配以政府的引导政策相辅助,必要时可以由政府牵头进行大规模的地方融资。目前,我国民间闲置资金还是相当充足的,在政府的投资政策引导下必然会有大规模的资金进入物流领域,政府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就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利用这些资金投资于物流企业运力的提升。届时我国物流行业落后的面貌可以得到最直观地改变,在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的物流行业产值也会节节攀升,利润空间也会得到极大的扩张,这对于物流企业和民间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第二,物流企业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有人曾说过“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而随着物流行业规模的扩大,诸多物流企业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企业管理无法适应业务的快速扩张。企业管理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面对我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尤其是冷链物流企业面对还有很大业务提升空间的时候,诸多企业决策者首先想到的资金问题,而后才是管理的问题。企业管理问题是众多经济研究学者向往的“天堂”,但是物流企业需要的人才又不同于其他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对普通的物流人才要求则更为专业。他们不仅需要具有物流知识的人才,更需要这些人才具有食品保鲜安全、食品营养价值等专业性更强的知识,同时也就对人才提出了全方位发展的综合要求。就目前而言,提供给冷链物流企业的专业人才在数量上还有很大缺口,并且大多数人才进入企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如果是应届毕业生的话,适应时间就会更长,并且还毫无经验可言,需要企业从头开始培养,况且人才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就急需企业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出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计划,双方加强沟通与协调,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高校培养的后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培养出来的人才则可以优先进入其进行实践的物流企业并可以作为企业的战略储备人才,这样将产、学、研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冷链物流企业向专业化方向迈进。
第三,冷链物流行业缺少一个专业性的交流平台。物流行业应该重新组织一个全行业参与的产业链性质的协会,搭建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首先,此协会也可以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指引方向,加强各个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同时可以合理配置行业现有的各类资源,如人才、设施、技术等,并为行业发展争取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比如,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国内企业的专业人才出国考察学习。其次,协会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向全社会展现物流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再次,通过协会与政府的沟通,可以促进政府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并适时扩大冷链物流企业的运力结构,提高运力产能;也可以适时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引导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等企业改进,重点可以放在衔接全国各类资源上,有效地组织物流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应用工作,促进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尤其是冷链物流企业加强企业自身的组织管理建设。
物流协会可以通过引导校企合作,组织冷链物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前往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或就业,并可以协助制定相关的企业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可以深入校园,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入职培训,以及通过与高校合作引导物流技术的研发,并且及时应用到物流行业中,辅助政府部门进行物流技术的开发引导投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熟悉物流行业发展的优势,让我国的物流技术发展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完成百姓期望的建设安全、快捷物流的目标。
第四,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法规缺失。监管不到位等造成物流企业乱象丛生,同时也加大了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加大了全国人民的生活负担。就目前而言,在各个物流企业的高运营成本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用来支付各类违章罚款的,而冷链物流企业不仅要支付金钱成本,还要付出时间成本。因为冷链物流商品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鲜活农产品,消费者对这些产品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影响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采摘之后到消费者餐桌的时间跨度,所以要尽可能地减少运输时间。路政与交警部门对于上路行驶的冷链运输车的违规行为,可以让其改正后先放行再交罚款,不过这个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在物流车在上路运营前即由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在合格后方予以上路,并在车上明显的地方张贴相应的安全行车证明。该物流车在路上相关运行所遇到的相应常规检查一律放行,可以节约时间,并减少乱罚款等现象的发生,变相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但是,这些缩短运行时间的方法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配合,也需要制定相关法规,更需要物流企业本身的规范化经营,约束自身行为,让企业更好地运作。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这些改进之后的冷链物流会更加快捷,普通百姓可以吃上更安全更便宜的鲜活农业产品了,在现如今物价居高不下的时代不失为一种降低CPI的好方法,也有利于食品类物价的稳定,保障百姓的安居乐业,共同创建和谐社会的新型特色冷链物流。
第五,冷链物流企业信息化及自动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物流企业的ERP系统还停留在简单的货源配置阶段,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整合。这是影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这对于本来运力及仓储条件就很差的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弱点。同时,对于企业来说,面对着国内冷链物流市场这样一个硕大无比的蛋糕,却形成了一种极大的反差——企业因为“吃得过多反而造成营养不良”,对现有运力的运用存在严重的不足,形成了运力紧张,产值不大,利润率也很低。这样,当企业再想发展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扩充自己的运力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种方式在前期会带来企业产值的攀升,但企业的利润率不会有太大提高,并且还有大幅的下降。所以,冷链物流企业在现阶段必须通过对自身进行信息化及自动化的改造,研发真正适合自身的专业化的ERP系统,同时也可以对仓储管理软件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相关系统进行整合。这个过程可以借鉴欧洲和日本相关物流企业的先进经验,并开发出符合企业自身平台运作的信息系统,让冷链企业可以做到合理运输安排、深层次挖掘现有运力的潜能等。同时,物流企业还要多关注企业内部的“软件”水平提高,应该有计划地安排企业员工接受信息系统的培训,让企业自己的员工能够充分了解信息系统运用的目的何在。只有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才能将信息系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为冷链物流运输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飞跃。通过这些“软实力”的提高,必然会带动企业运营成本的大规模下降,这样会大幅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为企业带来竞争新市场份额的资本。这样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稳定的冷链物流支持,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生产力的进步,给百姓带来更好的安全食品,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为百姓带来更多安全有营养的生鲜农产品。
四、总结
冷链物流在我国是一个朝阳产业,在今后数年内必然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会存在差距。同时,冷链物流作为一个专业性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以及高校等的密切合作才能将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些将有助于冷链物流的高效运作,降低CPI指数,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尽一份力。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松岭.探析冷链物流企业发展之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
[2]董秀科.基于供应链的食品行业物流研究[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董鹏等.基于供应链中不确定性的生产计划研究[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2.
[4]王志刚等.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