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49期/企业战略/正文

发布时间

2004/7/6

作者

-

浏览次数

1642 次

从权变观念看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
 
  网络经济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总和。20世纪末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正在彻底改变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因素,传统经济赖以存在的价值观、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也悄悄地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作为经济体系细胞的企业,其组织形态在这场革命性的变革中不可避免地从形式到内容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权变观念中的企业组织环境因素
  权变理论认为,权变的最基本原由是变化的环境,企业组织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选择新的组织或改革旧的组织时,必须对这些权变变量予以充分的考虑,然后才能依据权变变量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组织模式。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权变变量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构成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决定着企业组织的稳定性,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商业模式、政府政策、劳动力结构、价格水平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当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追求成本效益,往往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但当经济环境风险高、多变化时,结构简单的小规模企业的适应力反而比大企业强。
 2、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通过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组织形态变化,一方面影响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理念(以生产为主还是以市场为主),另一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如沟通方式和激励方式等)。
 3、技术因素
  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它所对应的生产过程,决定了企业组织的结构和规模,技术改变与创新会促使企业组织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使企业组织形态向虚拟化方向转化。
  4、员工素质
  价值观、智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属于员工素质。当员工素质提高时,其本身的工作能力和需求就会发生变化。对于高素质的员工,管理制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如采取更具弹性的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场所、较多的决策参与权以及有吸引力的薪资福利计划等。
 5、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影响着企业的地域分布和授权管理方式,企业地域分布广时,集中管理有难度,宜采取分权的组织模式。此外,自然环境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总之,任何企业都有特定的生存环境,环境的变化是决定管理者采取权变原则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动态性越来越大,企业组织不断与客观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企业新的组织形态是上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网络经济影响下企业组织环境的新变化
 管理之父德鲁克指出:“信息革命改变着人类社会,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的组织和机制。”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清醒认识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环境变化。
 1、自然资源约束软化
  互联网的延展性和灵活性使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对企业的约束化于无形,市场可以无限制地延伸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市场对所有企业平等开放,每一个行业的企业都发现它们正面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竞争对手和顾客,并且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扩张速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例如,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较准确地掌握顾客的偏好和产品的销售情况,将企业内部业务环节通过内部网达成整合,能够缩短产品的周转周期,减少库存和浪费。另外,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对全球各地工厂的实时监控,真正做到全球一体化经营,这在以前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的。
 2、核心价值观转变
  随着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产品的价值逐渐降低,适合企业和用户个性需求的服务的价值逐渐升值。信息技术提供的核心价值,正在经历一个以厂商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即以产品和技术为核心价值转变到以向客户提供过滤过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信息为核心价值。
 3、企业内部要素关系简化
  在网络经济塑造的虚拟世界里,有形市场的问价、报价、看货、比较、签约、信用保证、发货、支付等活动都能在网上进行。这种业务流程的变化改革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源结构和人们之间劳动组合的关系,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提升,管理架构将更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并趋于简化。简单重复的工作急剧减少,庞大的机器体系可以完成更多的机械工作,员工承担的几乎都是充满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企业内部要素关系的变化直接要求企业组织从原来庞大、复杂、刚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4、劳动力资本化
  网络经济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环节”的重要性越来越降低,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变得相对容易,工厂流水线上的劳动力逐渐减少。与此相对,决策、营销、设计、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特别是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增加,为企业造就了一种新型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比例的增加,不仅改变了企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改变了企业的法人结构。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再是完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而是完善企业中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有序流动,开始成为企业管理制度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5、游戏方式的变化
  在网络经济中,一家企业独霸行业的历史将不复存在。产品以价值链的形式而存在,除了终端产品,每个产品都是后续产品或关联产品的价值基础,不同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仅占有独自的细分部分,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敌对状况被合作或兼并所替代;市场的争夺变为技术创新与获得知识和信息的竞赛,市场占有率和利润额不再是实力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成长率。

  三、企业组织变革的新取向
  面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等级森严的企业组织在网络经济时代显得臃肿,信息传递与决策缓慢造成对变化反应迟钝。为在网络经济时代求生存和求发展,企业组织应从下面5个方面的取向来摆脱传统程序化的束缚,进行企业组织变革。        
  1、经营战略适时而变
  网络经济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加速传递,造就了许多新兴产业,面对挑战,传统企业和新型企业都必须清楚自己在未来新环境里所要扮演的角色,并把这个角色定位通过经营战略表现出来,用新的思路指导企业发展。作为传统企业典型的溢达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衬衣生产商,它最早经营单一产品服装,后来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不仅创建了世界罕见的从棉花种植、纺织、染整、成衣制造到成衣营销的一条龙纺织生产体系,还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化企业内部流程、改善企业管理,在传统产业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取得了骄人成绩。它的经验就是:“经营战略不为过去所累,设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与传统企业一样,处于新兴产业前端的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经营战略。                       
  2、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企业经营流程
  网络经济为企业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整合企业经营流程能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如沃尔玛公司与宝洁公司合作建立的一套自动补货系统,使它的收银机通过网上跟宝洁公司的电脑库存系统连在一起。当顾客在沃尔玛购买了宝洁的产品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订单并处理两个公司之间的货款,这样该系统就将两家公司的工作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两公司的库存水平和物流成本,还给宝洁带来了快速收回货款的益处。企业经营流程的整合衍生出新的价值,并塑造了新的竞争优势。
 3、构建虚实结合的组织结构
  企业以互联网和信息流为基础,构建“虚”和“实”相结合的新的组织形态。“虚”是指企业通过生产外包、销售外包、研发外包、策略联盟等方式与其他企业形成业务关系;“实”是指企业通过企业本身强劲的品牌运作能力、强大的培训机制、及时捕捉需求、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形成与众不同的竞争力,进而形成以企业为核心、跨越时空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有虚有实的经营网。许多传统企业正是以“虚”和“实”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快速增长。恒源祥是中国著名的毛线品牌,它旗下的毛线生产企业有二十多家,但它们并不隶属于恒源祥,他们之间只是合作关系,恒源祥让所有的加盟企业都接受它的理念、科技手段和系统的管理模式,而这些企业则成为恒源祥的联营工厂,使用恒源祥品牌,这种虚实结合的企业结构和经营方式自1997年以来创造了每年十多亿元的销售收入。
 4、员工队伍建设人力资本化
  由于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资源,大都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网络经济时代人才不再被视为“成本”,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带来价值增殖的“资本”。企业间对知识和技术的激烈竞争主要体现为对“人力资本”的争夺。因此,从营造持久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构建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留住人才,对企业具有深远的意义,这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像员工持股、员工培训等战略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公司吸引力,而且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将员工的流失率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5、提高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
  企业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进行组织变革的基础。企业要拥有持续的学习创新能力,需要在组织中植入一定的灵活机制。定期举办跨部门的“脑力激荡会议”、制定具体的奖励政策鼓励创新、从截然不同的其他行业里借鉴最佳实践做法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不断挑战现状,勇于学习,善于学习,企业组织就能获得无穷的创造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许多内外因素都在急剧变化。企业应该运用权变的观念看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变革,企业经营战略适时而变,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经营流程进行整合,构建虚实结合的组织结构,实现员工队伍建设人力资本化,同时不断提高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以适应网络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文/金 毓)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880709 位访客